期刊文献+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为前提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了当代最富特色的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信息的形式及效用、委托代理理论与激励机制设计、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市场信号模型、搜寻与价格离散、拍卖与投标、最优税制理论等内容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本学科的学术价值可以从以下至少三个方面的创新中得到阐释:方法论的创新,基本假设的创新和研究主题的创新。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实践中,迫切需要发展成熟、诚信的市场经济,真正解决某些领域存在的市场效率低下甚至市场失灵问题,而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有益的政策指导。
作者 高红阳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28,共6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金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4QN010):"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前沿基础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高红阳(1972-)。女。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谢康.国外信息经济学研究[J].科学决策,2000(4):41-46. 被引量:16
  • 2Akerlof, George. 1970. “Til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 : 488 - 500.
  • 3Spence, Michael. 1974. “Market Signal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4Stigler, G. J., 1961.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9(3) :213 - 225.
  • 5Stiglitz, J. E. , 2000. “The contributions of Informat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economic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4.
  • 6Mark .J. Machina., 1987.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Problems Solved and Unsolv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1 (1).
  • 7Mirrlees,J.A.1971 .“An exploration in the theory of optimum income tax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 8Grossman S. J. ,Stiglitz J.E.1980.“On the impossibilityof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marke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0(3) :393 - 408.

共引文献15

同被引文献240

引证文献30

二级引证文献10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