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物权概念二要旨:对物支配与效力排他——评物权法草案关于物权定义的规定及相关制度设计 被引量:7

Concept of jus rerem: jus in re Control and Exclusive Valid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物支配与效力排他是物权概念中不容偏废的两个要旨。我国物权法草案在物权的定义规定中,不当地回避或者模糊了物权的“排他性”要素,并在与此相关的一些制度设计和条文表述上出现了偏差。在物权法中应当单设一条规定物权的定义,其妥当的表述是:“本法所称物权,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并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与此相应,我国物权法在物权变动问题上应采用公示要件主义为原则、公示对抗主义为例外的效力模式,物权的客体问题也应单设条文加以规定。
作者 刘保玉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0,共8页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作者简介 刘保玉(1963-),男,法学博士,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日]近江幸治著 祝娅译.《担保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第16页.
  • 2梁慧星 陈华彬.《物权法》(第二版)[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 3孟勤国.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J].法学评论,2002,20(5):85-98. 被引量:51
  • 4.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换届暨2004年年会《会议简报(一)》[EB/OL].中国民商法律网,.
  • 5梁慧星.《对物权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的修改意见》[EB/OL].中国法学网,.
  • 6尹田.论物权的定义与本质从一种方法论的角度[J].中外法学,2002,14(3):281-291. 被引量:8
  • 7[日]田山辉明著 陆庆胜译.《物权法》(增订本)[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以下、第30页以下.
  • 8[日]我妻荣.《物权法》[M].岩波书店,1952年版.第9页.
  • 9郑玉波.《民法物权》[M].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14页.
  • 10郭明瑞.《民商法原理》(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二级参考文献8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 2郑玉波.《民法物权》.台湾三民书局1982年版,第70页.
  • 3北川善太郎.《民法总则》.有斐阁1993年初版,第105页.
  • 4于保不二雄.《日本民法债权总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页3.
  • 5刘志扬.《民法物权》上卷第2章第1节,1948年版.
  • 6.《法国现代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页13.
  • 7舟桥谆一编辑.《注释民法》(6),有斐阁1967年版,页6.
  • 8于保不二雄.《物权法》,有斐阁1956年版,页9.

共引文献84

同被引文献71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