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32Case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Venesection and Ventouse Together With Chinese Her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报道了采用刺络拔罐并配合中药治疗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结果治愈率为78.1%,总有效率为93.8%。并对其病因病机及疗效机现进行了讨论。
作者
樊莉
蒙昌荣
李伟雄
文幸
朱晓平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05年第9期42-44,共3页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刺络拔罐
中药
脑梗死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543.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尚德俊 王嘉桔.中西医结合实用周围血管疾病学[M].海口:海南出版公司,1995.63.
2
崔峻,章美琼,魏稼,陈人骏,佘运初.
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5,15(1):37-40.
被引量:26
3
周国平,徐得平,王哲天.
“手十二井穴”放血对脑缺血家兔脑血流图影响的初步研究[J]
.天津中医,1989(5):22-24.
被引量:24
4
郑学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5例[J]
.陕西中医,2004,25(6):507-508.
被引量:3
5
田长安,郝金风.
刺络放血法对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02,18(7):27-28.
被引量:15
6
张建斌,徐斌,何崇,姜亚军,芦慧霞,董桂兰.
刺络放血疗法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1-3.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津,魏岗之,周茗.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纤溶激活系统系列观察及临床意义[J]
.综合临床医学,1995,11(3):126-128.
被引量:2
2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被引量:6144
3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93
4
杨秀娟,张和媛,路绍祖,何承钰,熊芳丽.24例血淤证刺络前后甲皱微循环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7(04).
5
吴勇杰,周尔凤.血小板激活因子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03).
6
李承晏.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红细胞电泳与血浆成份测定[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03).
7
史荫绵,郑惠民,田桂琴,刘潜心,张亚霏,郑尊,夏愿耀.“血瘀”动物实验模型的初步研究[J]中医杂志,1982(08).
8
张新华,李世远,吕成韦,李爱群,朱秀清,黄振坚.
脑梗塞患者、老年人和年轻人几项凝血和抗凝功能指标检测及意义[J]
.中国急救医学,1998,18(6):38-39.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00
1
宗秋林,胡燕,饶晓明.
梅花针治疗中风后手足瘀肿51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8):729-729.
被引量:1
2
刘智艳,姚小红.
针灸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2):48-49.
被引量:6
3
杨小琴,刘晓辉,商鹤玲.
指尖放血与补阳还五汤合用治疗中风后遗症36例[J]
.陕西中医,2004,25(10):920-921.
被引量:5
4
陈久亮.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2例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9):1021-1022.
被引量:1
5
丁晶,郭义.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初起患者意识状态影响的临床对比观察[J]
.中国针灸,2004,24(10):673-676.
被引量:55
6
王秀云,李积胜,郭义,刘公望,潘荣菁,李桂兰,韩煜,王强,张果忠.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对MCAO模型大鼠大脑皮层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2):39-41.
被引量:21
7
李浩杰,张建强,王淑卫,张素杰.
中药熏洗为主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81例[J]
.河北中医,2004,26(12):900-901.
被引量:11
8
杨晓波,郑魁山.
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机理分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4):718-719.
被引量:3
9
金英爱.
刺血疗法治疗多发脑梗塞性抑郁症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刊,2005,23(4):752-753.
被引量:3
10
叶小雯,戴文军.
点刺井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活动不利27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8):740-74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9
1
王艳.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0,0(1):83-85.
被引量:4
2
林杏娥,曾庆波.
补阳还五汤结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依从性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14,46(2):55-57.
被引量:2
3
姜伟.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BDNF、NGF、NSE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2):85-88.
被引量:17
4
汪晗.
针药并用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的有效性分析[J]
.环球中医药,2017,10(2):228-230.
被引量:23
5
杨绪栋.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阿司匹林片对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9):987-989.
被引量:8
6
文贵斌.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血管新生以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0):1427-1430.
被引量:16
7
张铭铭,杨杰.
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2):2232-2234.
被引量:24
8
韩旭,董联玲,曹娟.
益髓活络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7):934-936.
被引量:7
9
赵永利.
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
.系统医学,2018,3(11):137-139.
被引量:5
10
周晶晶.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8):63-6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韩康怡,杜佳琦,杨燕冰.
刺络拔罐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2):81-8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田国宾,张超,姜珊,李琛琦,李萌萌.
中药联合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非危重)患者症状评分及肺功能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5):59-62.
被引量:2
2
庹玲玲,董科,卢威,段张慧,黄小平,邹龙.
芪七醒脑片制备工艺的优化[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3):450-456.
3
李玉群,欧小萍.
奥塔戈运动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自我跌倒效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24):4548-4551.
4
张振,张燕,谷雪峰.
基于Cox-IMCHB模式的综合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5,44(4):663-668.
5
张燕.
表里两经推拿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在脑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5,6(5):28-30.
1
王玉明,张秦.
雷公藤多甙片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7):60-61.
被引量:9
2
李正宇,张慧萍,江林,何廷能.
炮制辅料中微量元素的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1):25-27.
被引量:1
3
李红坤.
刺络拔罐辅助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8):181-182.
4
李静,张金相.
刺络拔罐辅助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光明中医,2015,30(5):1091-1092.
5
李丹.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25例[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9):146-147.
被引量:2
6
张世俊,何克强.
刺络拔罐合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07,25(11):103-104.
被引量:11
7
叶祖明.
刺络拔罐对哮喘持续状态PaO2,PaCO2的影响[J]
.哮喘与肺部疾病,1996(2):35-37.
8
叶祖明.
刺络拔罐对哮喘持续状态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2003,20(1):36-37.
被引量:2
9
杜娟.
刺络拔罐、针刺配合中药联合治疗下肢丹毒28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6):137-137.
被引量:1
10
李刚.
刺络拔罐辩证分型治疗痤疮36例疗效观察[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32(2):78-79.
被引量:4
中医药导报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