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营养米和功能米
被引量:
13
Brief Talking on Nutritional Rice and Functional R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营养强化米的强化方式,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功能米的技术途径,旨在使人们对营养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作者
迟明梅
方伟森
机构地区
广东省东莞市大田米业公司
出处
《粮食加工》
2005年第5期26-29,32,共5页
Grain Processing
关键词
大米
营养强化
功能食品
分类号
TS213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作者简介
迟明梅,女,黑龙江省海林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农产品储藏与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90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71
参考文献
9
1
祝健.
营养强化米的生产[J]
.粮食与油脂,1998,11(4):5-9.
被引量:6
2
郑建仙,高孔荣.
功能性食品及其在我国的开发前景[J]
.食品与机械,1994,10(3):6-10.
被引量:11
3
章钰.开发功能性食品应具有科学评价[J].食品技术,.
4
葛慧,王桂兰.
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上海轻工业,1995,26(3):6-7.
被引量:2
5
王仲礼.
强化大米 充实主食营养[J]
.中国稻米,2004,10(3):28-29.
被引量:3
6
綦翠华.
生物转化的营养意义[J]
.卫生研究,2001,30(2):127-128.
被引量:8
7
江澜.
微量元素铬(Ⅲ)的生理功能[J]
.渝州大学学报,2000,17(4):74-76.
被引量:7
8
徐桂花,潘太安,王玲.
老年食品的研究与开发[J]
.宁夏农学院学报,1994,15(1):68-70.
被引量:1
9
金增辉.
略论功能性大米的开发[J]
.西部粮油科技,1998,23(3):45-4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李玉莲.
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J]
.食品与机械,1992,8(4):19-20.
被引量:2
2
张宗岩,苏朝文.
中老年奶粉及营养成分的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1993,14(5):60-65.
被引量:3
3
周爱梅,卢寅泉.
大有发展前途的“芽品”食品[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4,10(A12):6-7.
被引量:7
4
郑建仙.
功能性食品基料[J]
.中外技术情报,1995(5):43-45.
被引量:28
5
R 霍斯尼.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
6
托斯托古佐失.人造营养食品.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7
张梅申,熊晓辉,沈爱光,沈昌.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1997,18(5):3-7.
被引量:32
8
朱莲珍主译.人和动物的微量元素营养[M]青岛出版社,1994.
9
谢永泉.
铬的生态效应及人群保健[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8,5(4):13-15.
被引量:7
10
张欣欣,钱凯先.
ω-3多烯脂肪酸在鸡蛋蛋黄中的积累研究[J]
.营养学报,1999,21(1):51-5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8
1
胡国荣,刘学文.
膳食纤维饮料稳定性的探讨[J]
.食品科技,2004,29(6):80-81.
被引量:8
2
赵建军,邴建国.
稻谷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现状与前景的探讨[J]
.现代化农业,2004(11):42-44.
被引量:8
3
迟明梅,方伟森.
浅谈营养米[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9):62-64.
被引量:4
4
韩涛,王璘,李丽萍,金文林.
红小豆纤维饮料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1996,17(3):20-22.
被引量:32
5
徐招兵,郭茜妮,金龙飞.
生物转化法由三氯化铬制备含铬功能性材料的研究[J]
.食品工程,2006(2):54-56.
6
蔡丽明,高群玉.
大米营养强化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6,19(8):20-22.
被引量:13
7
吴红艳.
胡萝卜醋发酵工艺的试验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6,31(11):23-24.
被引量:3
8
王茂学,刘小涛,陈贤晋.
保健多糖的生产实践[J]
.农产品加工(下),2007(6):42-43.
9
肖海芳,李欣,向进乐,牛飞.
苹果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J]
.农产品加工(下),2008(10):48-49.
被引量:5
10
马利华.
乳酸菌发酵对槐花营养及抗氧化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5):200-20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90
1
周新桥,陈达刚,郭洁,刘传光,陈友订.
高抗性淀粉水稻研究现状与展望[J]
.核农学报,2020,0(3):515-520.
被引量:13
2
金增辉.
营养强化米及其加工方法[J]
.粮食与油脂,2004,17(9):40-43.
被引量:18
3
陈正行,王韧,王莉,黄星,罗小虎,陈中伟.
稻米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4):355-364.
被引量:36
4
安红周,金征宇,陆建安.
进料水分对挤压人造米理化特性和物性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9):55-58.
被引量:16
5
李晨,涂从勇,刘军,潘大建,周汉钦,范芝兰.
一份富铁栽培稻新种质的发现[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5):67-68.
被引量:15
6
王领军,王立,姚惠源,赵刚.
大米淀粉的性质、生产及应用[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11):22-25.
被引量:27
7
万建民,翟虎渠,刘世家,江铃,杨世湖,陈亮明,王春明.
功能性专用水稻品种W3660的选育[J]
.作物杂志,2004(5):58-58.
被引量:26
8
王忠华,吴殿星,周美园.
稻米功能性成分的分子改良[J]
.食品科学,2004,25(10):361-366.
被引量:4
9
金增辉.
人造米及其加工工艺[J]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3(6):5-7.
被引量:10
10
周定福,陈春玲.
人造米生产技术[J]
.粮油食品科技,1993(5):25-2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3
1
孙定红.
我国功能性稻米及其食品的研究进展[J]
.粮食加工,2006,31(5):20-23.
被引量:8
2
李昌文.
加强对营养强化大米的认识[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4(4):56-57.
被引量:3
3
李维强.
配方米加工工艺探讨[J]
.粮食加工,2010,35(5):42-44.
被引量:5
4
杨宗海.
我国营养强化大米的工艺现状和发展[J]
.粮食加工,2011,36(1):29-30.
被引量:3
5
刘仲华,李来平,曾海燕,曾霞娟,马杰文,翁志强.
国内外功能性稻米研究进展[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0,17(12):13-20.
被引量:10
6
陈厚荣,阚建全,刘甲,李学琼.
挤压营养强化米的贮藏稳定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11,32(10):283-287.
被引量:9
7
刘强,侯业茂,张虎,郑坤,张娟.
浅议大米的营养强化[J]
.粮食加工,2013,38(2):30-32.
被引量:1
8
韩延丽,谭学林,谭亚玲.
比色法测定稻米γ-氨基丁酸含量的体系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29-4630.
被引量:9
9
Mingjun YU,Min XIANG,Hechun HUANG.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f Functional Rice[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6,8(10):97-100.
10
阳树英,邹应斌,刘少坤,赵则胜,李铮,彭茜.
彩色稻含氮化合物与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研究[J]
.中国稻米,2015,21(2):8-1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张家秀.
浅谈我国优质稻米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J]
.粮食加工,2008,33(3):49-50.
被引量:8
2
王正刚,周望岩,李永飞.
稻米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技术[J]
.粮食加工,2008,33(4):26-28.
被引量:12
3
刘仲华,李来平,曾海燕,曾霞娟,马杰文,翁志强.
国内外功能性稻米研究进展[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0,17(12):13-20.
被引量:10
4
刘兴信.
关于稻谷适度加工问题的探讨[J]
.粮油食品科技,2012,20(1):1-6.
被引量:13
5
石安迪,钟恩意,曾霞娟,麦紫欣,翁志强,邹泽红,周汉钦.
粤航一号稻米及其亲本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2,19(5):51-54.
被引量:1
6
刘行丹,邱颖波,刘红梅,刘建丰.
功能性水稻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2013(3):37-40.
被引量:6
7
刘强,侯业茂,张虎,郑坤,张娟.
浅议大米的营养强化[J]
.粮食加工,2013,38(2):30-32.
被引量:1
8
黄维,谷燕,甄炯,刘燕,李豪.
食品营养强化的研究进展[J]
.轻工科技,2013,29(8):7-8.
被引量:3
9
马文,李喜宏,刘霞,贾晓昱.
稻米淀粉对重组营养强化米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13,38(12):199-203.
被引量:5
10
马文,李喜宏,刘霞,贾晓昱,罗金山,陈兰,王伟,张轶斌.
不同干燥方式对重组营养强化米品质调控效应[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4):208-212.
被引量:6
1
迟明梅,方伟森.
浅谈营养米[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9):62-64.
被引量:4
2
李代,张月梅,陈剑彬,吴迪,马俊杰,顾广伟,吴文忠.
酸奶中CLA-TG油与CLA-TG微囊粉强化方式的比较[J]
.中国乳品工业,2011,39(11):10-12.
3
颜海燕,李疆,詹萍,陈永霞.
富铁山楂果冻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74-77.
被引量:4
粮食加工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