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马克思之迷与国有经济治理的缺陷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试图揭示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论述的真实涵义以及在当前国有经济改革中贯彻这些涵义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马克思所要强调的是在公有制经济中以民主管理权和利益分享权等形式体现的个人所有权。这不仅是公有制性质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公有制企业效率的内在要求。传统国有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个人产权的疏忽。改革的根本方向就在于落实个人产权,实行国有经济的公众治理。
作者 初玉岗
出处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8,共7页 Economis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32

共引文献389

同被引文献13

  • 1袁友军.创建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和谐的企业理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3(5):86-90. 被引量:1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第59页.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M].,.第442页.
  •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8~929页.
  •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272页.
  • 6张维迎.《中国证券报》2001年8月6日.
  • 7张春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阶段:调整改革思路和政策的苦干建议》.2003年7月13日上海法律与经济研究所研讨会论文.
  • 8刘永信.《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苇214-236页.
  • 9颜鹏飞.《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 10奥村宏.《日本经济学家谈股份制的内在矛盾和缺陷》[J].环球视野电子杂志,200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