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断面积的理论初探》一文的审稿意见
被引量:3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5期10-10,共1页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同被引文献17
-
1吴明佳,杨春海,丁丽霞,张会英,邢方针.应用模拟样地进行天然林抽样调查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6,21(3):10-11. 被引量:2
-
2鄢前飞.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断面积的理论初探(之一)[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5):5-10. 被引量:9
-
3鄢前飞.对杨茂先生提出的“对《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断面积的理论初探》审稿意见”的答复与商榷[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5):11-14. 被引量:2
-
4杨茂.乘法法则对“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的破解[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6):35-36. 被引量:3
-
5鄢前飞.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断面积的理论初探(之二)——误差分析与修正系数[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1):11-16. 被引量:7
-
6鄢前飞.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胸高断面积的理论初探(之三)——方法与特点[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5):9-12. 被引量:6
-
7柳树城,王沛,苗静.对角规测树精度与效率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1997(1):46-50. 被引量:6
-
8蒙彬.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公式在随机抽样中的理论论证[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6(3):58-61. 被引量:3
-
9李崇阳.实用数理统计方法[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
10林业部调查规划院.森林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引证文献3
-
1蒙彬.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公式在随机抽样中的理论论证[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6(3):58-61. 被引量:3
-
2李炳凯.对《乘法法则对“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的破解》的看法[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6(4):68-68. 被引量:1
-
3孙丽娟,张国蓉,刘涛,岳彩荣,张良实.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与角规、标准地法测树特征的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6):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
-
1李炳凯.对《乘法法则对“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的破解》的看法[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6(4):68-68. 被引量:1
-
2孙丽娟,张国蓉,刘涛,岳彩荣,张良实.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与角规、标准地法测树特征的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6):1-6. 被引量:2
-
3周梅,王新华,李春干,杨承伶.不同样地面积对人工林林分参数的影响[J].西部林业科学,2018,47(1):110-116. 被引量:2
-
4刘明星,鄢前飞,李明诗.100倍圆法和角规测定林分株数密度的性能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11):23-28.
-
1鄢前飞.对杨茂先生提出的“对《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断面积的理论初探》审稿意见”的答复与商榷[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5):11-14. 被引量:2
-
2杨茂.乘法法则对“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的破解[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6):35-36. 被引量:3
-
3李炳凯.对《乘法法则对“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的破解》的看法[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6(4):68-68. 被引量:1
-
4鄢前飞.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胸高断面积的理论初探(之三)——方法与特点[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5):9-12. 被引量:6
-
5孙丽娟,张国蓉,刘涛,岳彩荣,张良实.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与角规、标准地法测树特征的对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6):1-6. 被引量:2
-
6任达,张芸香,郭晋平,王建让,陈顺治.基于目标树中心样圆法的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抚育间伐生长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8):11-15. 被引量:10
-
7鄢前飞.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断面积的理论初探(之二)——误差分析与修正系数[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1):11-16. 被引量:7
-
8鄢前飞.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法测定每公顷断面积的理论初探(之一)[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5):5-10. 被引量:9
-
9蒙彬.林分平均胸径100倍圆公式在随机抽样中的理论论证[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6(3):58-61. 被引量:3
-
10丁瑞军,楚景月,王雪民,张莹.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经营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0,23(3):106-10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