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制造存在的幻象——对格非小说《戒指花》的一种阐释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5期52-53,共2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参考文献5
-
1亚里士多德 陈中梅译.《诗学》[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8、29页.
-
2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
3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见《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四篇论文》,内布拉斯加1965年版,第12页.
-
4《新时期小说流派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
5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34页.
共引文献75
-
1张丹.“结尾”解构之后文学批评意义何在[J].甘肃社会科学,2004(5):45-46. 被引量:6
-
2吴跃章.判决书的叙述学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4(11):53-59. 被引量:4
-
3阎立峰.观演距离的消长与审美空间的重组——略论20世纪西方三大戏剧家的戏剧观[J].戏剧艺术,2002(3):55-62. 被引量:6
-
4冉东平.评凯泽的表现主义戏剧《从清晨到午夜》[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1(1):27-30. 被引量:6
-
5阎立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阿尔托戏剧距离观之比较[J].外国文学评论,2002(2):67-73. 被引量:7
-
6张沛.比较:作为认知基本方法的隐喻机制——兼论比较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2(1):43-55. 被引量:4
-
7凌建侯.巴赫金言语体裁理论评介[J].中国俄语教学,2000,19(3):47-53. 被引量:6
-
8吴卫光.风格与经营:中西建筑史学中的两个概念[J].新美术,2002,23(2):68-73. 被引量:2
-
9王万尧,邓文河.对贺岁片“热”的“冷”思考[J].当代文坛,2005(4):98-101. 被引量:2
-
10汪黎黎.用美的力量升华悲情——对灾难新闻的美学思考[J].传媒观察,2005(11):47-48. 被引量:6
-
1王中忱,格非.“小说家”或“小说作者”[J].当代作家评论,2007(5):100-110. 被引量:17
-
2吕东亮.几多心泪《戒指花》——简议格非的小说《戒指花》[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5(5):27-29.
-
3郭洪雷.“向死而生”:诗或者堕落——对格非小说《戒指花》的一种解读[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5(5):29-32. 被引量:1
-
4李学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空”——读格非短篇小说《戒指花》[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5(5):33-35.
-
5华敏.被忽视的民间生存和童心世界——格非《戒指花》细读有感[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10):53-55.
-
6魏家骏.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苦难与不幸——解读格非的《戒指花》[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0(3):49-52.
-
7骆志方.从《戒指花》看格非小说的先锋与持守[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3):166-167.
-
8贺松青.古代戏曲心理描写的民族特色及成因[J].阴山学刊,2002,15(6):17-18.
-
9姚昌炳.从元杂剧“关目之拙劣”看其诗化特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7):8-9. 被引量:2
-
10甘浩.诗意的解构——读格非的短篇小说《戒指花》[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