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黑小斑蝥繁殖习性初报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报道了黄黑小斑蝥的性行为表现、产卵、交配等习性。
作者
张含藻
胡周强
薜震夷
机构地区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10-11,共2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关键词
黄黑小斑蝥
繁殖习性
斑蝥
分类号
S865.49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0
1
方宇凌,谭娟杰,马文珍,刘举鹏,刘珣.
芫菁科不同种类成虫体内斑蝥素的含量[J]
.昆虫学报,2001,44(2):192-196.
被引量:19
2
胡周强,张含藻,韦波.
斑蝥幼虫生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J]
.中药材,1993,16(2):9-12.
被引量:9
3
胡周强,张含藻.
斑蝥幼虫与食量的关系[J]
.中药材,1994,17(5):9-11.
被引量:6
4
张志勇,李定旭.
中华豆芫箐成虫的药用资源价值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1):34-37.
被引量:7
5
张含藻,胡周强,韦波,刘先齐.
南方大斑蝥饲养密度与繁殖的关系[J]
.中药材,1995,18(11):546-551.
被引量:5
6
杨兆芬,丁在富.
红头豆芫菁成虫芫菁素含量的研究[J]
.Zoological Research,1995,16(2):161-165.
被引量:17
7
黄人鑫,张桂林,邵红光,侯艳君.
新疆芫菁科的区系组成及药用价值(鞘翅目:芫菁科)[J]
.昆虫学报,1995,38(1):61-66.
被引量:12
8
谭娟杰,章有为,王书永,邓正己,朱传先.
中国药用甲虫──芫菁科的资源考察与利用[J]
.昆虫学报,1995,38(3):324-331.
被引量:46
9
张含藻,胡周强,薛震夷.
大斑芫菁生殖习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5):18-19.
被引量:9
10
张含藻,胡周强.
黄黑小斑蝥种群动态的初步调查[J]
.中药材,1989,12(1):16-1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4
1
颜增光,蒋国芳.
斑蝥及其药理研究概述[J]
.广西科学院学报,1998,14(1):4-7.
被引量:4
2
殷幼平,靳贵晓.
芫菁体内斑蟊素的合成、转移和生物学功能[J]
.昆虫学报,2010,53(11):1305-1313.
被引量:12
3
刘旭,罗孝贵,杨刚,刘昌华,陈松,陈庆东,李超,易春燕.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眼斑芫菁生长发育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12):2896-2899.
被引量:1
4
陈庆东,刘旭,刘昌华,杨明,郝员敏,易春燕.
药用昆虫斑蝥的人工大规模饲养研究进展[J]
.四川农业科技,2022(7):53-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王宝山,孙丽娟,王英磊,郑长英.
土壤干旱胁迫对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的影响[J]
.应用昆虫学报,2023,60(1):245-253.
被引量:3
2
黄兰,游文玮.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9,36(9):246-248.
被引量:6
3
黄涛,李旭辉,邹春平,李修成,冯殿鹏.
艾迪与多柔比星联合对骨肉瘤细胞杀伤协同作用的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9):658-662.
被引量:6
4
姜鸣,霍棠,吕淑敏,张雅林.
细纹豆芫菁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昆虫学报,2012,55(7):860-868.
被引量:2
5
蒋国芳,颜增光,何达崇.
小稻蝗卵营养成分分析[J]
.广西科学,2000,7(3):235-236.
被引量:1
6
孙文博,刘中一,张雅林.
去甲斑蝥素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7):79-84.
被引量:6
7
刘中一,孙文博,张雅林.
斑蝥素类化合物对小菜蛾胃毒作用的构效关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7):85-90.
8
付楠霞,翟枫,姜鸣,吕淑敏,张雅林.
锯角豆芫菁法尼基焦磷酸合酶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273-283.
被引量:6
9
杜洪飞,曾瑶波,张毅,刘晓玲.
斑蝥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基本概况和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4):869-875.
被引量:10
10
何杰,张水寒,李跃辉,万丹,黄江波.
不同产地斑蝥超微粉体的HPLC指纹图谱及斑蝥素的含量测定[J]
.中国药房,2014,25(35):3302-3304.
被引量:3
1
常祖光.
斑蝥养殖潜力大[J]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6(10):32-32.
2
邓正已,朱传先.
四川斑蝥豆芫青的野外调查初报[J]
.四川中草药研究,1991(2):21-23.
3
胡周强,张含藻,韦波.
斑蝥幼虫生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J]
.中药材,1993,16(2):9-12.
被引量:9
4
田世鸿,李梅霞.
应用斑蝥治疗破伤风的体会[J]
.青海畜牧业,1995(1):43-43.
5
刘长有.
斑蝥锭治疗牛放线菌病[J]
.中兽医学杂志,2001(4):21-22.
被引量:2
6
胡周强,张含藻.
斑蝥幼虫与食量的关系[J]
.中药材,1994,17(5):9-11.
被引量:6
7
胡周强,张含藻,韦波.
斑蝥幼虫捕食习性的初步观察[J]
.中药材,1996,19(2):65-66.
被引量:3
8
邵文艳.
斑蝥的药用价值与养殖要点[J]
.中兽医学杂志,2014(4):52-53.
被引量:3
9
陈仕江,程地芸,曾纬,任凌燕.
斑蝥成虫食物及投食方式探讨[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5(1):64-64.
10
龙武生.
9种动物药材加工方法[J]
.农村新技术,2007(12):38-38.
中药材
198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