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提取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
64
Study on Technology of Extraction of the Soy Protein ISO l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采用碱法工艺提取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确定了提取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即pH值9.0、浸提温度50℃、固液比1∶10的条件下浸提50min,提取率可达79.35%。
作者
邵佩兰
徐明
机构地区
宁夏大学农学院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7-48,51,共3页
关键词
提取
大豆
分离蛋白
分类号
TS22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作者简介
邵佩兰(1963-),女,亍夏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保腱食品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通讯地址:(750021)银川市兴厌区胜利南街587号5—4—40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56
引证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436
参考文献
5
1
马永强,石彦国,高红岩.
纤维素分解菌对提高大豆蛋白溶出率作用研究[J]
.食品科技,2001,26(2):25-27.
被引量:2
2
甄妙.大豆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全脂脱腥大豆蛋白粉[P].中国食品报,1995—06~28.
3
刘大川,张维农.
大豆蛋白制取工艺的进展[J]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1996(1):1-6.
被引量:6
4
沈蓓英.
提高大豆蛋白抽提率的加工方法[J]
.大豆通报,1994(4):28-29.
被引量:1
5
石彦国 任莉.大豆制品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刘大川,齐玉堂,张宏强,李道平,罗光永,余健之,余安甫.
大豆脱皮、浸出粕低温脱溶工艺研究及大豆蛋白产品的开发[J]
.中国油脂,1993,18(4):3-9.
被引量:15
2
陈莹,沈蓓英,刘复光.
大豆与大豆蛋白制品[J]
.中国油脂,1994,19(5):3-10.
被引量:11
3
李书国.
大豆综合深加工的研究[J]
.食品科技,1997,22(2):44-45.
被引量:16
4
江连洲.国内外大豆食品加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大豆加工新技术研讨会讲义[M].,1998,8..
5
陈文麟,张丽平,侯书一.
生产“大豆蛋白仿生肉”的简化工艺[J]
.四川粮油科技,1999,16(1):29-30.
被引量:5
6
高红岩,石彦国,马永强.
纤维素酶解对高变性大豆蛋白溶出率影响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1,26(1):22-2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7
1
韩宗元,江连洲,李杨,齐宝坤,隋晓楠,王胜男,刘琪,王梅.
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油茶籽蛋白中五种酶的比较及响应面优化的工艺的研究[J]
.大豆科技,2019(S01):241-246.
被引量:1
2
李龙,高荫榆,陈才水,韦俊胜.
组织化大豆蛋白(豆筋)方便面条生产工艺及复水性能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1,22(6):33-35.
被引量:3
3
郭尽力.
大蒜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5,18(2):130-136.
被引量:6
4
陆恒.
大豆蛋白质的价值优势及其现代制品开发利用研究[J]
.食品与机械,1997,13(1):7-9.
被引量:14
5
赵毅,马永强,石彦国.
大豆蛋白水解物促进乳酸发酵的作用[J]
.食品与机械,2000,16(1):22-23.
被引量:9
6
韩宗元,江连洲,李杨,齐宝坤,隋晓楠,王胜男,刘琪,王梅.
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油茶籽蛋白中五种酶的比较及响应面优化的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151-155.
被引量:10
7
王金贵,庞瑶,于冬悦.
黑苦荞茶中6种微量元素溶出率的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41-4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56
1
陈霞.
不同生态区域环境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1,20(4):280-284.
被引量:30
2
萧正春,张卫明,顾龚平,张广伦.
燃油植物橡胶树籽的开发利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5):13-15.
被引量:16
3
熊拯,谈天,石晶.
影响大豆分离蛋白提取率因素及实际解决方法[J]
.粮食与油脂,2007,20(1):24-25.
被引量:12
4
李艳,郑亚军.
杏仁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57-59.
被引量:31
5
朱宏达,张慧,张美荣,刘玉花.
黑豆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1):86-90.
被引量:21
6
王章存,王雷,董吉林,李昌文,张培旗.
酶法预处理对花生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287-290.
被引量:10
7
黄敏,操庆国.
腰果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J]
.食品工程,2009(1):27-29.
被引量:9
8
陈复生,程小丽,李里特.
不同萃取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6):131-135.
被引量:12
9
曾晓房,于新,林宏文,李小华.
响应面法优化山毛豆蛋白质提取工艺[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6):53-56.
被引量:9
10
田海娟,刘晓莉.
紫苏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6):3951-395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4
1
李艳,郑亚军.
杏仁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57-59.
被引量:31
2
李加兴,孙金玉,陈双平,王小勇,邓其海,秦轶.
猕猴桃籽粕蛋白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6,6(6):14-18.
被引量:7
3
张丽华,张东杰,张桂芳.
响应面优化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中蛋白干基得率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5):177-181.
被引量:7
4
朱峰.
生产中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得率因素的分析[J]
.粮食加工,2007,32(6):52-54.
被引量:7
5
李大鹏,赵睿.
低温脱脂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7(12):22-24.
被引量:9
6
郑应华,宁正祥,许克勇.
豆渣碱溶解特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3):117-119.
被引量:6
7
黄诚,尹红.
桐粕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8(7):11-12.
被引量:9
8
张华江,迟玉杰,苏瑛杰.
复合大豆蛋白薄膜配方及其性能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09,30(2):17-20.
被引量:1
9
俞雅琼,于辉,高蕾,陈旭,杨海燕.
新疆甜杏仁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9,32(4):31-34.
被引量:8
10
张华江,迟玉杰,穆莹.
可降解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薄膜制备技术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9,24(8):32-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36
1
高琦,刘梓蘅,耿艺,金小乂,吴嘉乐,卢雅婷,张倩,薛友林.
响应面优化花生叶可溶性蛋白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分析[J]
.核农学报,2020,0(4):796-804.
被引量:10
2
邹慧,李丹丹,陈静,劳雪芬,曹铮,尚秋辰,许小琴.
富硒女贞子对热应激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2015,46(6):1047-1054.
被引量:6
3
刘宁,朱振宝,仇农学,陈绍晶.
苦杏仁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氨基酸分析[J]
.中国油脂,2008,33(1):26-29.
被引量:33
4
黄诚,尹红.
桐粕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8(7):11-12.
被引量:9
5
宋娜,刘学文.
杏仁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08,29(4):30-32.
被引量:3
6
郭兴凤,陈定刚,闫秋丽.
超声辅助提取黑豆蛋白质的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10-13.
被引量:13
7
林金莺,曾庆孝,安琪,赖建平.
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火麻仁蛋白的研究[J]
.粮油加工,2009(2):62-65.
被引量:12
8
王秀娟,赵东欣,卢奎,朱其从.
酸枣仁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J]
.粮油加工,2009(6):121-124.
被引量:6
9
娄海伟,迟玉杰.
挤压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6):285-289.
被引量:31
10
俞雅琼,于辉,高蕾,陈旭,杨海燕.
新疆甜杏仁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9,32(4):31-34.
被引量:8
1
沈生文.
大麦芽淀粉碱法提取工艺的研究[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6,34(1):14-17.
被引量:4
2
马力,陈永忠,陈隆升.
茶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J]
.农产品加工(下),2010(11):11-13.
被引量:21
3
史高峰,李娜,陈学福,苗长林.
枸杞中色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10):276-280.
被引量:6
4
徐安书,何庭萍.
浸出大豆油的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J]
.农业机械,2011(14):59-62.
被引量:2
5
钟立人,向智敏,张骊.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3(4):31-38.
6
蔡彬新,周逢芳,姚玲灵.
海带多糖的提取工艺[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9):80-82.
被引量:9
7
沙金华,马晓军.
豌豆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7):262-263.
被引量:14
8
高莉,刘捷,张平,田义静.
从马齿苋中提取叶蛋白工艺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7,23(1):90-92.
被引量:5
9
赵梅,张绍铃,齐开杰,衡跃进,陶书田.
梨幼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6):268-271.
被引量:6
10
刘彩芬,许海阔.
向日葵叶绿茶复合饮料的开发研究[J]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5,33(5):19-23.
被引量:1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