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接受美学对古典文学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
5
A Shallow Discuss to the Revelation from Receptive Esthetics to the Teaching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古典文学在美学原则上和接受美学暗合之处,是把接受美学运用到古典文学教学的前提。古典文学教学可以借鉴接受美学一些观念,展开新的教学思路。重视学生的接受要落实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上;开展教学活动的着眼点要多放在文本的“空白”处;把“第二文本”当作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一个突破口。
作者
周红波
机构地区
咸宁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9期108-109,152,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古典文学
“期待视野”
“空白”
“第二文本”
分类号
I109.9 [文学—世界文学]
作者简介
周红波(1968.5-),女,咸宁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周宁.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
王夫之.姜斋诗话、清诗话(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3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凡例[M].北京:中华书局,1964.
共引文献
5
1
常晶.
从传播学角度对汪国真热的分析和反思[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2):44-46.
2
赵东升.
论接受美学视野下阅读者的“劳动”[J]
.文教资料,2006(14):19-20.
3
王东,王鉴棋.
试论谢晋电影的接受美学特征[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3):66-68.
4
田华.
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翻译的审美再现[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44-46.
被引量:3
5
李新朝,张璘.
重译中的误读和误译——基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6):116-12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徐朝晖,叶红珠.
基于接受美学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J]
.语文天地,2007(5):51-54.
被引量:6
2
何树.
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讲解法[J]
.外语研究,1994(1):62-64.
被引量:3
3
张洁.
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76-79.
被引量:2
4
陈小英.
写意——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J]
.中学语文教学,2006(4):43-45.
被引量:1
5
龙其林.拭去文学表层的尘埃[N].中国教育报,2008-04-03(7).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19-6-13.
7
贾海燕.
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空白”与召唤结构之异同[J]
.宁夏社会科学,2007(6):223-225.
被引量:2
8
曹海明.语文教学解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9
颜亚名.接受美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反思[M].漳州:漳州师范学院,201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引证文献
5
1
侯晓芝.
读诗人的诗和读诗中的自己——浅谈古典诗词教学[J]
.语文教学之友,2007(12):19-21.
被引量:1
2
黄强.
试论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策略[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8):62-64.
被引量:3
3
于永妍.
浅谈讨论法在日本古典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42-43.
4
李胜建.
略谈话题式阅读教学中的话题选择[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4(3):5-7.
被引量:1
5
吴科喜.
接受美学视野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J]
.俪人(教师),2014,0(22):129-12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董迎春.
论中学语文古诗词的情境教学[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2(7):37-37.
被引量:2
2
代丽萍.
探究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古典诗歌教学[J]
.课外语文(下),2015,0(6):115-116.
3
王雪晴.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6(6):26-27.
被引量:6
4
吴忠湘.
接受美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古诗词教学策略浅析[J]
.才智,2019,0(5):18-18.
被引量:3
5
李琛.
IGCSE中文阅读测试特点及启示[J]
.课外语文,2018,0(7):131-131.
1
王国富.
差异性在阅读与欣赏中的体现[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11):110-111.
2
解跃芳.
用读者反应批评解读托妮·莫里森的《秀拉》[J]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2):142-145.
被引量:2
3
欧阳翠凤.
《婴宁》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经验——兼谈文体分析对教学的启示[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3):27-29.
4
赵先政.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审美教育[J]
.文学教育,2011(13):26-27.
被引量:2
5
周骁捷.
解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
.文学教育,2012(9):27-29.
被引量:1
6
陆钦.
研读帝王诗词,乐享晚年生活[J]
.中国老年,2012(22):28-28.
7
梁冬梅.
“意见领袖”的“第二文本”阐释——文学接受视阈里的张爱玲[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1):100-102.
8
郭冬勇,南英.
简评《诗人的魂路图——雷平阳论》[J]
.文学教育,2016(19):109-111.
9
李遵进.
批评对象──一个旧命题的新阐释[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26(4):23-29.
10
黄桂凤.
新批评与清真词的含混美[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3):50-52.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