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古生代轮藻类的演化和分类 被引量:4

EVOLU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ALAEOZOIC CHAROPHY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古生代轮藻类群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认为Trochiliscus和Moellerina具有不同的起源。前者藏卵器包围细胞右旋具横脊,底部结构两侧对称,起源于Sycidium;后者的左旋轮藻类包围细胞简单,底部结构辐射对称,源于具简单直立包围细胞的Xinjiangochara。根据底部结构的对称性,将轮藻门划分为Sycidiphyceae和Charophyceae两个纲。Sycidiphyceae包含Sycidiales和Trochiliscales两个目,Charophyceae包括了Chovanellales,Moellerinalesord.nov.和Charales三个目。
出处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2,共12页 Acta Micropalaeontologica Sinica
关键词 轮藻 分类 演化 古生代 charophytes,classification,evolution,Palaeozo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杨国栋,周修高.塔里木盆地北部早石炭世轮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90,36(3):269-276. 被引量:7
  • 2卢辉楠,张善桢.中国古生代轮藻类的新发现[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0,7(1):9-17. 被引量:4
  • 3卢辉楠,塔里木盆地轮藻化石,1990年
  • 4王振,微体古生物学报,1986年,3卷,3期,273页
  • 5卢辉楠,微体古生物学报,1984年,1卷,2期,155页
  • 6王振,微体古生物学报,1984年,1卷,1期,49页
  • 7李志明,地球科学,1982年,16卷,49页
  • 8王振,古生物学报,1980年,19卷,3期,190页
  • 9张捷芳,中南地区古生物图册.4,1978年
  • 10王振,古生物学报,1976年,15卷,2期,175页

二级参考文献10

  • 1罗其鑫,微体古生物学报,1987年,4卷,2期,231页
  • 2吴秀元,古生物学报,1986年,25卷,4期,406页
  • 3王振,微体古生物学报,1986年,3卷,3期,273页
  • 4卢梅楠,微体古生物学报,1984年,1卷,2期,155页
  • 5王振,微体古生物学报,1984年,1卷,1期,49页
  • 6赵喜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甲种专刊,1982年,15页
  • 7张善桢,古生物学报,1980年,19卷,3期,220页
  • 8王振,微体古生物学报,1986年,3卷,3期,273页
  • 9王振,微体古生物学报,1984年,11期,50页
  • 10高联达,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地质研究所分刊,1980年,1卷,1期,49页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2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