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降落区概念的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Analysis of Landing Impact Force of Aircraft Landing Gears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Landing Ae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飞机跑道上引入降落区的概念,建立了飞机在该降落区上降落时的简化分析模型;推导出了基于该分析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相关参数的表达式,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解出飞机分别以正常着陆速度2 70m/s和非正常着陆速度3 545m/s垂直撞击地面这一过程的动态响应,给出机身载荷-时间历程曲线和地面垂支反力-时间历程曲线等。与原模型分析结果相比,正常着陆时机身受载和地面垂支反力最大值减小45%,非正常着陆时机身受载和地面垂直反力最大值减小49%,有效减小了冲击载荷。 The new conception of landing area is introduced, and a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conventional oleopneumatic landing gear during the process of landing impact on the landing area is established. The mathematic model is also derived.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landing gear landing vertically with initial velocities of 2.70m/s and 3. 545m/s a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via Runge-Kutta procedure. Simulation results for both original model and this new model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new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two cases, the maximum of the impact loads on airframe is reduced 45% and 49% respectively.
作者 魏小辉 聂宏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72025) 航空基础科学基金(00B52028)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825)资助项目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降落区 数学模型 起落架 飞机跑道 vibration and wave landing area mathematic model landing gear runway
作者简介 魏小辉(1978-)男,河南洛阳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飞机起落架装置设计、飞机起落架自适应控制技术。电话:025-84892791;E—mail:weixiaohuinuaa@hotmail.com 聂宏(1960)男,安徽芜湖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博导,199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专业,1997年9月至1999年6月德国航空宇航研究院“洪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飞机起落架装置设计、结构疲劳与断裂、飞机起落架自适应控制技术等。电话:025—84892411;E—mail:hnie@nuaa.edu.c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5

  • 1高泽迥.半准备机场及双气室减震器设计[J].航空学报,1987,8(12):585-593.
  • 2祁载康(译),工程优化原理及应用,1990年,250页
  • 3张淑兰,飞机设计,1989年,3期,41页
  • 4高泽迥,航空学报,1987年,8卷,12期,585页
  • 5张淑兰.优化设计减震器技术研究[J].飞机设计,1992(3):41-5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71

同被引文献73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1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