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
被引量:
3
On Chia - ying Yeh's Poetics from a Cross - Culture Field of V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朱巧云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0-134,共5页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叶嘉莹
跨文化
诗学研究
中西融合
贡献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简介
朱巧云(1971-),女,宁夏人,暨南大学中文系讲师;暨南大学文艺学2004届博士毕业生,指导教师:饶芃子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M].长沙:岳麓书社,1992..
2
李虎子.
二十世纪王国维文学批评研究综述[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18(3):17-2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傅杰编校,王国维.王国维论学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4
1
李庆本.
《红楼梦评论》的现代学术范式——纪念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一百周年[J]
.中国文化研究,2004(2):119-126.
被引量:7
2
哈嘉莹.
试论唐宋词中女性形象特征[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32-37.
被引量:3
3
高淮生.
王国维《红楼梦》研究的评价与反思述论[J]
.红楼梦学刊,2005(6):204-227.
被引量:1
4
杨守森.
艺术境界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5):26-35.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1
1
宋亚伟.
论叶嘉莹词学理论中的“歌辞之词”[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0(5):99-102.
被引量:1
2
蔡宏.
佛教般若思想与叔本华意志哲学比较[J]
.宗教学研究,1999(2):117-121.
被引量:1
3
马斗全.
“漂亮”的叶嘉莹[J]
.东方艺术,1997,0(5):22-23.
被引量:6
4
邓乔彬.
叶嘉莹词学研究的“兴发感动”说[J]
.中国韵文学刊,2005,19(1):64-69.
被引量:3
5
何春环.
叶嘉莹先生诗词学中的“兴发感动”说[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6(2):67-72.
被引量:7
6
曹庆鸿.
诗词与人生——谈迦陵师的古典诗词之路[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610-616.
被引量:3
7
黄立.
女性主义文论观照下的词学研究——叶嘉莹词学小议[J]
.文艺理论研究,2007(2):77-81.
被引量:2
8
叶嘉莹.
论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及反思与世变之关系[J]
.文学遗产,2008(4):16-24.
被引量:13
9
尽心.
叶嘉莹:弱德之美[J]
.文学自由谈,2008(4):84-90.
被引量:5
10
熊开发.
谈谈叶嘉莹诗词评论的特点[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8(4):42-4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刘萍,欧阳翔.
山东家庭“家国情怀”教育探析[J]
.潍坊学院学报,2020,20(3):96-99.
2
韩硕.
浅论叶嘉莹传统词学研究的独特视野——以《论词学之困惑与<花间>词之女性叙写及其影响》为例[J]
.长安学刊,2020,11(5):80-83.
3
宋亚伟.
论叶嘉莹词体分类的理论贡献与局限[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5):19-23.
1
聂姗.
存在主义与神秘主义——先锋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
.南方论刊,2008(6):87-88.
2
周丽.
姚鼐“神理气味”说探赜[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541-545.
被引量:2
3
张兰芳.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艺术创作风格[J]
.电影文学,2014(20):100-101.
4
刘大先.
2008年《民族文学》阅读报告[J]
.民族文学,2009,0(1):117-128.
被引量:2
5
华建铭.
宋代杂体词研究综述[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86-92.
6
霍志军.
唐代弹劾文文体及源流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98-106.
被引量:1
7
王羽西.
陌生化与陌生化翻译研究综述[J]
.文学教育,2015(4):50-51.
被引量:3
8
李春梅.
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客观性——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实践谈起[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5):63-65.
9
尚广辉.
非自然的意识再现:叙事中的“社会心理”[J]
.广西社会科学,2017(2):164-168.
被引量:2
10
林毓莎.
宋代莆田六桂方氏家族及文学考论[J]
.临沂大学学报,2015,37(2):92-96.
被引量: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