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辩证运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方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激励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属于稳定因素,工作积极性是不稳定因素,而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又取决于激励力量的大小.要全面辩证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提高激励水平,做好高校教师管理工作.
作者
马丽娟
机构地区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0-32,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师管理
激励方法
教师管理工作
高校
辩证
不稳定因素
工作能力
工作绩效
激励力量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作者简介
马丽娟,女,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硕士。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1
谌新民.新人类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
母国光 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5..
3
曾玉清.
激励机制与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6):55-57.
被引量:10
4
王勇明,赵永清.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理论构建[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80-84.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赵凤敏.
激励及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12(1):33-35.
被引量:13
2
王培军.
试论高校教师管理的激励职能[J]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0(2):93-97.
被引量:4
3
[6]陈文中.公共组织的人事决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4
刘敏.
试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激励机制问题[J]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13(3):38-40.
被引量:2
5
陈伟国.
试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J]
.华东经济管理,2001,15(4):157-158.
被引量:18
6
马跃如,李娟.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内陆高校激励机制问题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02,18(1):80-82.
被引量:16
7
徐宏毅,周祖德.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模式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6):601-604.
被引量:29
8
范克危,赵霖平.
高校教师的效用函数及激励机制设计[J]
.高等建筑教育,2003,12(2):102-104.
被引量:3
9
王喜春.
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4(2):24-2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79
1
韩琦.
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柔性化管理[J]
.文教资料,2007(12):36-37.
被引量:1
2
李红钦.
对高校教师需求和激励模式的分析——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J]
.消费导刊,2008,0(2):172-173.
被引量:9
3
于全,王希,范恺洋,谢长勇,李小娟.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及思考[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2):161-162.
4
王利荣.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及其质量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8):39-41.
被引量:3
5
赵正兵.
完善高校教育督导制度的理论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7):239-240.
被引量:4
6
康宏.
清末民初大学教育制度的演进与学术转型[J]
.辽宁教育研究,2005(11):34-36.
7
郗福兵,陈世体.
对我区高校内部收入分配制度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59-61.
8
曹叔亮.
论当代高校外部公共关系[J]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144-145.
被引量:5
9
朱中华.
高等工科院校系级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J]
.化工高等教育,2005,22(4):84-86.
被引量:2
10
吴方领.
教学秘书管理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22(2):60-6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闫祯.
试谈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S1):185-187.
被引量:9
2
王学.
国际贸易课程中英双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探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S2):248-249.
被引量:36
3
郑焰英.
高校教师管理的激励机制初探[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90-91.
被引量:14
4
刘爱萍.
影响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情感因素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92-93.
被引量:22
5
王颖,岳娟娟.
推进双语教学 拓展国际视野[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3):32-33.
被引量:30
6
金南顺.
高校双语教学适应性研究[J]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86-88.
被引量:4
7
霍宝柱,赵熔,文庠.
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性研究[J]
.江苏高教,2009(4):69-71.
被引量:23
8
石伟平,唐智彬.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3):20-24.
被引量:147
9
王莉颖.
美国双语教师发展及其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2):67-69.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4
1
黄亚红.
试述高校教师管理的激励策略[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2(4):51-53.
被引量:4
2
洪必纲.
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的教师激励研究[J]
.硅谷,2009,2(10):101-102.
被引量:7
3
王兰英.
浅析民办高校专、兼职教师的合理配置[J]
.学理论,2009(28):214-215.
4
王颖.
论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的激励和改革设想[J]
.商情,2014(30):181-18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刘金平.
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五位一体”模式的思考[J]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4):148-152.
被引量:9
2
高鹏飞.
浅析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J]
.考试周刊,2010(57):13-14.
被引量:1
3
庄羽.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探讨[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204-206.
被引量:10
4
施楚.
激励制度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224-224.
被引量:2
5
黄锦华,陈彦君,李娟溪.
商务英语课程双语教学调查分析[J]
.学园,2012(15):13-14.
6
黄剑,储节旺.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2):246-248.
被引量:3
7
曹广民.
高校教师管理激励机制的健全与完善策略研究[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9):141-141.
8
吴莉婧.
地方高校研究生双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7(1):236-238.
被引量:9
9
陈曦,符昕昕,丁玲琳,戴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思考[J]
.改革与开放,2012,0(07X):173-173.
被引量:2
10
郑梦颖,赵斌杰.
高校教师激励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初探[J]
.才智,2018,0(6):18-18.
1
顾金光.
论评课的基点与角度[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10(7):36-36.
2
马丹,肖雪.
薪酬差距问题的研究:回顾与展望[J]
.现代企业,2016,0(2):11-12.
被引量:1
3
汤正康.
运用激励理论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J]
.天津教育,1996,0(4):22-24.
4
陈晓芬.
唤醒 激励 利用——也谈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J]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2(4):12-12.
5
肖毅.
多措并举,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J]
.新课程,2015,0(10):4-4.
6
赵民,商志哲.
教育激励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10(3):97-97.
7
蒋祥龙.
浅析教师信念与教师科研[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2X):57-58.
被引量:1
8
沈配功,杨候勤.
学校管理中的奖惩问题[J]
.甘肃教育,1994(5):8-9.
被引量:1
9
王亚伟.
略论激励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9,26(6):94-96.
10
何荣宗.
班级管理中期望理论运用的策略[J]
.文教资料,2006(36):189-190.
教育与职业
2005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