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分析
出处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1122-1122,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二级参考文献8
-
1康格非 巫向前.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4.
-
2王昆.实用诊断酶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23.
-
3贾春华.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总胆汁酸、前白蛋白的检测[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25(4):492-492.
-
4沈伽弟 张玲叶 张秀明 李健斋 魏明竟 等主编.胆碱酯酶及其同工酶[A].张秀明,李健斋,魏明竟,等主编.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C].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074-1089.
-
5詹海勇,邱杰文,刘卫东.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1999,15(1):25-26. 被引量:13
-
6秦艳玲.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病诊疗中临床意义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1,23(4):737-739. 被引量:4
-
7张卫卫,王学清,李岩.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1):673-674. 被引量:76
-
8孙宏勋,顾洪涛,李宏峰.血清丁酰胆碱酯酶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1):47-47.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23
-
1王丹峰.血清前白蛋白与胆碱酯酶检测对肝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 被引量:6
-
2罗江龙,方静.晚期血吸虫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结果与超声检查对应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5,3(2):102-102.
-
3曹卫红,柴家科,孙天骏,沈小鹏,杨红明,贾晓明,盛志勇.血清胆碱酯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状态评价中的意义[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14(1):22-25. 被引量:11
-
4陈丽峰,马增煌,吴琴.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胆碱酯酶的实验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4):30-32.
-
5罗江龙,罗庆礼,方静,沈继龙.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晚期血吸虫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8(3):193-194.
-
6龙显科,唐任光,黄宏全.肝癌患者血清血脂和胆碱脂酶检测水平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74-1575. 被引量:12
-
7臧素纲.不同黄疸程度时前清蛋白检测在肝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7,36(22):2284-2284. 被引量:1
-
8王大愚,赵有璋.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生理生化常值的测定[J].家畜生态学报,2007,28(6):54-57. 被引量:16
-
9黄新次.使用四种不同底物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7):632-632. 被引量:1
-
10彭雪莲,杨根妹,江石湖.血清胆碱酯酶和补体C_3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胃肠病学,2009,14(6):362-364. 被引量:5
-
1周铁成,于文彬,索丽萍,肖鹏涛.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对肝病的诊断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5):528-528. 被引量:2
-
2李兴武,柏平,杨沛.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1996,12(8):509-510.
-
3许建新,齐为民,刘茂贤,吴晟.肝病776例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1997,26(2):108-109. 被引量:28
-
4兰敬芳.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对脂肪肝诊断意义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1,8(11):845-845.
-
5张有江,徐勤,袁飞.脂肪肝患者血脂及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5):557-558. 被引量:8
-
6马彧旻,贾晓辉.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对肝硬化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100-1100. 被引量:2
-
7孙秀爱.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对肝病的诊断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1995,2(3):161-162.
-
8李晓灵.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J].四川医学,2005,26(10):1169-1170. 被引量:1
-
9沈效杰.病毒性肝炎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5):559-560. 被引量:7
-
10周晓晴,陈杰,杜宗汉,陈福敏.肝硬化患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J].四川医学,2004,25(1):86-87.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