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05年,在世界物理年里,中国物理学界痛失栋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于7月6日与世长辞。黄昆走了,科学界扼腕,但同时闻讯的许多普通公众相当茫然:黄昆是谁?在科学界赫赫有名,在公众面前却是陌生人。“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公众享受着科学家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道科学家是谁”,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原所长胡亚东说。一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胡亚东坦承,不仅是黄昆,几乎所有科学家,特别是搞基础领域研究的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公众对基础科学的陌生?
作者 杨学祥
出处 《科技潮》 2005年第9期23-26,共4页 Science & Culture
作者简介 杨学祥教授。男,1947年10月生,山东黄县人。1982年2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一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球各圈层能量交换过程与全球变化的关系(No.49774228)。2000年11月27日,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吉林省第六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枝术人才。2004年被聘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9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