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湟源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被引量:2
Agro-restructuring in Huangyuan County
出处
《青海农技推广》
2005年第3期6-7,共2页
Qinghai Agro-Technology Extension
同被引文献7
-
1林瑛.种植业结构调整要创新[J].青海农技推广,2004(3):11-13. 被引量:1
-
2马寿福,刁治民,吴保锋.青海青稞生产及发展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61-2662. 被引量:24
-
3李计,李峥嵘,李孔浩,黄守营.小麦“3414”施肥试验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42-143. 被引量:2
-
4林瑛,李秀.湟源县耕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麦类作物平衡施肥[J].青海农林科技,1999(3):55-56. 被引量:2
-
5曾兴权,颜士华.西藏冬小麦、春青稞肥料最佳施用比例研究与示范[J].西藏农业科技,2000,22(1):24-29. 被引量:8
-
6陈占全,薛泉宏,张荣.湟水流域农田土壤养分及肥力评价分析[J].青海科技,2003,10(2):29-32. 被引量:4
-
7王得元,马国福.湟源加大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措施[J].青海农技推广,2003(2):25-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4
-
1孙文越,刘轲,次仁央拉,刘鑫.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青稞白粉病早期感染高光谱遥感监测[J].中国农业信息,2023,35(5):24-37. 被引量:4
-
2李影,张福财,杜尚敏,李昕一.北镇市粮食作物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与施肥建议[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4):31-33. 被引量:2
-
3潘灿红.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业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0(4):243-243. 被引量:3
-
4杨有霖.不同播种量和肥料用量对青稞子粒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536-1539. 被引量:11
-
5朱明霞,白婷,强小林,王建平,许建业,马长寿,闽康,陶明娟,杨开俊.青藏高原区域青稞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J].作物杂志,2018(6):43-47. 被引量:6
-
6马瑞萍,韦泽秀,卓玛,曲航.氮磷配施对青稞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6):2577-2585. 被引量:21
-
7王颖,廖允成.氮磷钾配施对尼木县春青稞产量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6,62(9):46-48. 被引量:5
-
8卓玛,曲航,马瑞萍,韦泽秀.NP营养对藏青2000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J].西藏农业科技,2018,40(A01):20-25. 被引量:5
-
9卓玛,曲航,马瑞萍,韦泽秀.N、P、K、Si营养对青稞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J].西藏农业科技,2018,40(A01):65-71. 被引量:7
-
10朱明霞,白婷,靳玉龙,强小林.施肥水平对青稞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9,39(2):171-178. 被引量:5
-
1汪丽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青海农牧区经济建设[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S2):9-10.
-
2本刊编辑部.固本强基谋发展 凝心聚力促和谐——我省农牧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综述[J].党的生活(青海),2009(12):19-21.
-
3高明森.青海新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5-8. 被引量:2
-
4任治.青海农牧区经济透视[J].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1):34-35.
-
5唐晓萍.加快电气化建设 促进青海农牧区经济发展[J].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06(8):35-37.
-
6甘生龙.对青海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6,22(6):48-50. 被引量:1
-
7任治.青海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J].青海农林科技,2004(3):32-34.
-
8梁明海,陈广君.青海农牧区经济发展谋略[J].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2002(5):27-30.
-
9朱琳,费胜章.青海农牧区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3,0(3X):105-106. 被引量:1
-
10马起雄,杨军,甘晓莹.推进青海农牧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7(2):34-40.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