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管花蒲公英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
7
Tissue Culture of Neo-Taraxacum siphonanth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杨晓杰
李波
王萍
机构地区
齐齐哈尔大学生物系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485,共1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金
齐齐哈尔市科技局项目(407112)。
关键词
蒲公英
组织培养
植物名称
分类号
Q943.1 [生物学—植物学]
S6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作者简介
E—mail:yxjlyc@sina.com,Tel:0452-2728891 2004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48
1
唐蓉,韦梅琴,熊增宏.
蒲公英试管培养中芽形成的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62-65.
被引量:5
2
陈华,李平,刘晶,李银心.
药蒲公英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2):244-249.
被引量:15
3
高启书,杨晓杰,李春艳,李江华.
水分胁迫环境对管花蒲公英体内POD活性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1):74-76.
被引量:5
4
刘用生,李友勇.
植物组织培养中活性炭的使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14-217.
被引量:190
5
陈惠娟.
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的产生机理及克服措施[J]
.植物保护,2005,31(2):79-82.
被引量:52
6
葛胜娟.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104-107.
被引量:20
7
杨晓杰.
管花蒲公英的引种栽培(简报)[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4):66-66.
被引量:1
8
张俊莲,张志豪,魏瑛.
当归愈伤组织低温保存试验[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6,31(2):175-177.
被引量:13
9
夏铭,吴绛云,张丽梅.
红豆杉组织培养中褐变问题的研究[J]
.生物技术,1996,6(3):18-20.
被引量:59
10
杨晓杰,张洪伟.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管花蒲公英的保护作用[J]
.植物研究,2006,26(2):222-224.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7
1
孙怀娟,魏小弟.
蒲公英的组织培养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08,28(3):4-7.
被引量:6
2
胡芷维,唐瑞琪,王艇,徐娜,姜长阳.
刺儿菜的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5):58-61.
被引量:3
3
黄葳,施玉婷,杨微,宁淑香,张冬艳.
小花鬼子针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7):9-12.
被引量:4
4
杨微,贾宝林,钟程,徐娜,姜长阳.
雏菊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J]
.北方园艺,2011(12):110-112.
被引量:8
5
徐畅,姜朋,孔迪,徐娜,姜长阳.
石胡荽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J]
.特产研究,2011,33(4):16-19.
被引量:1
6
杨晓杰,杨卓,付学鹏,刘林馨,刘苏漫.
管花蒲公英及近缘种孢粉学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
.种子,2020,39(5):69-72.
被引量:2
7
王肖肖,覃碧,杨玉双,甘霖,聂秋海,马勇,刘实忠.
橡胶草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20,18(17):5826-583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安晓云,慈嘉,申琼.
鹿药组织培养的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3-15.
被引量:9
2
李丹妮,孙艳,赵长吉,张冬艳,姜长阳.
水苦荬婆婆纳无性系建立的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4):7-9.
3
李响,王剑华,李鑫,徐娜,姜长阳.
花蔺无性系建立的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82-85.
被引量:1
4
明月,李琦,王哲,徐娜,姜长阳.
红莲子草耐寒无性系选育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9-21.
被引量:1
5
梁钻姬,潘超美,赖珍珍,郑芳昊,夏静,刘欣.
药用植物华泽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报,2012,48(1):85-89.
被引量:13
6
章志红,张钰,郭世荣.
不同基质对雏菊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60-162.
被引量:4
7
石云平,黄宁珍,唐凤鸾,付传明,赵志国.
鹅不食草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J]
.种子,2012,31(8):126-128.
8
章志红,张钰,郭世荣,孙天舒.
复合肥和营养液对雏菊生长和开花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186-187.
被引量:3
9
李茜茹,周清,荆婷,杨文新,姜长阳.
当药组织培养及无性系建立的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2013,29(3):9-10.
被引量:2
10
孙佳,柏彦伸,朱雪峰,李洪艳,姜长阳.
婆婆针愈伤组织及试管苗培养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80-81.
1
王守军,杨晓杰,葛继荣,付学鹏.
3种蒲公英的核型与进化[J]
.高师理科学刊,2007,27(6):49-52.
被引量:4
2
杨晓杰.
管花蒲公英的引种栽培(简报)[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4):66-66.
被引量:1
3
杨晓杰,张洪伟.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管花蒲公英的保护作用[J]
.植物研究,2006,26(2):222-224.
被引量:22
4
林有润,孙秀殿.
菊科一新属,管花蒲公英属和菊科舌状花亚科的补充记载[J]
.植物研究,2001,21(2):175-176.
被引量:7
5
高启书,杨晓杰,李春艳,李江华.
水分胁迫环境对管花蒲公英体内POD活性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1):74-76.
被引量:5
6
翟大彤.
新疆蒲公英属(Taraxacum Weber)植物小志[J]
.八一农学院学报,1991,14(1):63-71.
被引量:8
7
邵志广,吴国荣,张卫明,陆长梅,宰学明,顾龚平,张小明.
不同生态环境对蒲公英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3):20-21.
被引量:7
8
林春梅.
蒲公英中绿原酸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的优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97-4100.
被引量:8
9
杨丽民,谢静华,杨极元.
蒲公英的开发利用[J]
.宁夏农林科技,2005,46(5):78-78.
被引量:11
10
赵亚波,宁伟,赵鑫,高维凡,曹珍,邓静.
11种蒲公英亲缘关系聚类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41(4):403-406.
被引量:3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