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参加国际科学史组织的回忆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在国际上有两个科学史组织,一是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AHS),一是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史分部(IUHPS/DHS)。二者本是同根生,成立于192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演变成两个组织。国际科学史研究院由名誉院士、院士、通讯院士组成。名誉院士不一定是科学史家,人数极少,迄今为止,总数不到40人,我国周培源是其中之一(1985年当选)。
作者
席泽宗
机构地区
第二十三届国际科技史大会顾问
出处
《科技中国》
2005年第7期20-22,共3页
China Scitechnology Think Tank
关键词
科学史家
国际
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
科学哲学
研究院
院士
周培源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5
1
柯俊,席泽宗,李佩珊.
参加第十七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情况[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7(6):75-77.
被引量:3
2
席泽宗,华觉明.
第16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简况[J]
.中国科技史杂志,1982,17(1):88-89.
被引量:2
3
傅维康.
60年来的中国医学史博物馆[J]
.中华医史杂志,1996,26(4):225-230.
被引量:8
4
郭金海.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与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成立[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26(3):273-292.
被引量:16
5
傅维康.王吉民[A].李经纬 程之范.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154、157.
6
WONG K C,WU L T.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M]. Shanghai:National Quarantine Service, 1936.
7
王致谱.医学史研究[A].邓铁涛 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1.
8
GARRISON F H. History of Medicine[ M ]. Philadelphia: W. B. Saunders Company, 1914.52.
9
GARRISON F H. History of Medicinel M ]. Philadelphia: W. B. Saunders Company, 1929.73 - 77.
10
《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编委会.前言[A].邓铁涛 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2
1
陈琦.
王吉民、伍连德的《中国医史》及其中译本[J]
.医学与哲学(A),2006,27(1):53-55.
被引量:8
2
尹玉洁,朱慧涓.
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国际科学史大会始末[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9,40(4):468-4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符友丰.
光照世界史坛的中医起源之谜[J]
.中国工程科学,2006,8(9):1-12.
被引量:6
2
马学博.
伍连德学术生涯中的开创性理论建树[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3):73-76.
被引量:5
3
吴静,刘小斌.
伍连德博士与医学史巨著《中国医史》[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6):124-126.
被引量:1
4
陈英云,孙瑜淼.
伍连德精神: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J]
.学术交流,2018(2):50-55.
被引量:2
5
甄艳,蔡景峰.
珠联璧合光辉巨著:纪念《中国医史》作者、近代著名医史学家伍连德140周年、王吉民130周年诞辰[J]
.中华医史杂志,2019,49(6):323-329.
被引量:2
6
甄艳,蔡景峰.
伍连德与嘉里逊[J]
.中华医史杂志,2019,49(6):380-381.
7
何翔钰.
王吉民与中医知识的西向推介(1919—1931)——以《博医会报》为中心的考察[J]
.中医药文化,2023,18(3):254-262.
8
储旭.
20世纪医史书写新范式——以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为中心的考察[J]
.保定学院学报,2024,37(1):72-80.
被引量:1
9
李云逸.
法国科技史建制化时期亚历山大·柯瓦雷中心的创建与早期发展[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3,42(4):499-513.
1
万辅彬.
科学史学家李迪院士[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3):1-1.
2
刘钝.
我所知道的ICHS、IAHS和IUHS[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2):10-12.
被引量:1
3
普.费多谢也夫,未之,祝民合.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普·费多谢也夫的结束语[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59(2):26-31.
4
林瑞超当选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外籍院士[J]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2):17-17.
5
卷首语[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3).
6
热烈祝贺刘钝研究员当选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席[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3):111-111.
7
林万和.
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开门红——记凯德洛夫通讯院士在北京讲学的情况[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60(1):64-65.
被引量:1
8
阎献晨.
科学与哲学——关于哲学对自然科学若干问题的研究[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6,9(1):1-32.
9
中国和白俄罗斯科技合作[J]
.中国科技奖励,2004,12(10):86-90.
10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纪要[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28(1):126-127.
科技中国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