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统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59,共2页
China Statistics
同被引文献19
-
1彭红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及其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84-86. 被引量:8
-
2阎建东.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述评[J].南开经济研究,1994(1):57-61. 被引量:13
-
3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43. 被引量:338
-
4吴先明.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求创造性资产[J].世界经济研究,2007(5):64-68. 被引量:33
-
5J. H. Dunning. Studise in International Inuestment [M].London :Allen and Union , 1970.
-
6J. EDunning. Towards a General Paradigm of Foreign Oirectand 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 [J].Y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1999,(01).
-
7吴先明.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创造性资产的分析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7(9):52-57. 被引量:51
-
8姚建敏.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19-22. 被引量:6
-
9熊伟,熊英,章玲.论制度全面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以修正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J].改革与战略,2008,24(6):17-19. 被引量:7
-
10王冬.基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国际化方式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8):102-10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2
-
1汪行东,贾荣.承接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产业转移——基于上海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20,39(1):39-50. 被引量:5
-
2贾晓琳,蔡宁,赵德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合作效率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21(1):87-91. 被引量:2
-
3无,刘从九,杨莲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棉花产业合作的研究报告[J].中国棉麻产业经济研究,2019,0(3):8-50. 被引量:3
-
4唐坤.“一带一路”视域下中韩产业园建设研究[J].韩国研究论丛,2019(2):209-220. 被引量:2
-
5李薇.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困境分析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218-218. 被引量:4
-
6谢晓娟,陈中彬,陶红军.国际资本投资中国猪肉市场现状和动机分析[J].中国猪业,2016,11(4):21-30. 被引量:1
-
7徐高彦,吕慧,胡世亮.产业政策激励的信息传递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9(2):86-98. 被引量:6
-
8李庆雯,李倩颖,张正杰,王静.“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思考——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J].中国商论,2017,0(27):85-86. 被引量:1
-
9贺正楚.产业链培育与建设视角的制造业发展策略:长沙市例论[J].城市学刊,2018,39(6):38-50. 被引量:1
-
10贺正楚,张雪琳,潘红玉,吴艳.产业链培育、产业链招商引资和产业链融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1):84-98. 被引量:11
-
1马拴友.论逃税的经济后果[J].税务研究,1995(7):24-26.
-
2马桂云,金东辉.浅谈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J].煤炭技术,2004,23(9):126-126. 被引量:1
-
3刘艳涛.在“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寻找机会 典当业的困与兴[J].环球财经,2010(6):84-86.
-
4戴长春,韩娇.税收遵从成本问题浅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5(9):39-41. 被引量:5
-
5朱磊.台商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实证分析[J].台湾研究,2004(5):46-53. 被引量:2
-
6凌超,俞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差额的传导机制研究[J].经济论坛,2008(16):31-33. 被引量:2
-
7周智涛.企业文化是空气[J].软件工程师,2004(12):1-1.
-
8黄雄.人身保险利益有关问题[J].经济与法,2002(7):6-9.
-
9杨雪冬.韦德评关于亚洲危机起因的三种解释[J].国外理论动态,1999(3):14-17.
-
10梁峰.发展中小银行 壮大中小企业[J].政策与管理,2002(6):25-2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