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耐低钾水稻的钾营养特性
被引量: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低钾培养液中生长的耐低钾水稻,其植株相对干重大,植株体内钾的临界浓度低,钾的利用率提高,且随着钾浓度的提高,耐和不耐低钾水稻品种之间的此种差异逐步消失。在低于100μmol/L钾浓度下耐低钾水稻品种的根干重大于不耐低钾的品种。
作者
安林昇
倪晋山
李共福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5年第4期257-259,共3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耐低钾
钾营养
分类号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33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98
参考文献
3
1
李共福,谢少平.
水稻耐低钾能力及其鉴定法研究[J]
.作物研究,1991,5(1):4-9.
被引量:19
2
谢少平,倪晋山,李共福.
耐低钾籼稻幼苗根部的K^+(^(86)Rb^+)运输和通量分析[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89,15(4):377-381.
被引量:27
3
M. R. Sari?. Progress since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Genetic aspects of plant mineral nutrition’, Beograd, 1982, and perspectives of future research[J] 1987,Plant and Soil(1):197~209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谢少平,植物生理学报,1988年,14卷,67页
2
谢少平,植物生理学报,1987年,13卷,410页
3
谢少平,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年,5期,6页
4
刘亨官,刘振兴,刘放新.水稻耐低钾品种(系)鉴定筛选及其吸钾特性的研究[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87(02).
5
李共福.耐低钾水稻品种筛选利用研究Ⅲ.水稻品种耐低钾的生理学特性[J]湖南农业科学,1986(05).
6
李俭安.空心莲子草作为生物钾肥应用于水稻生产的研究[J]湖南农学院学报,1986(04).
7
李共福.耐低钾水稻品种筛选利用的研究 Ⅰ.水稻不同品种在低钾条件下的产量差异及耐低钾品种对钾的吸收利用特点[J]湖南农业科学,1985(03).
共引文献
34
1
王爱英.
钾素对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浅析[J]
.山西化工,2005,25(1):35-36.
被引量:16
2
符建荣,詹长庚,姜丽娜,余同海.
两个籼稻品种的钾素生产效率与若干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1994,8(2):85-90.
被引量:4
3
刘国栋,刘更另.
论缓解我国钾源短缺问题的新对策[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1):25-32.
被引量:114
4
符建荣,詹长庚,姜丽娜,倪竹如.
不同品种连作晚稻钾素生理效率差异机理的初步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3):193-199.
被引量:6
5
汪自强,董明远,吴善臻,鲍爱芳.
供钾水平对春大豆生育和营养体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3):289-293.
被引量:2
6
刘国栋,刘更另.
水稻耐低钾基因型筛选方法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6,33(2):113-128.
被引量:49
7
文锦芬,邓明华,萧浪涛,彭克勤,戈振扬.
商陆DNA导入水稻后代钾营养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264-266.
8
刘贵富,韩立德,吴跃进,郑乐娅,徐文章.
耐低磷、低钾水稻品种的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3):199-202.
被引量:15
9
宋桂云,徐正进,陈温福,张文忠,贺梅,张喜娟.
田间低钾对不同穗型水稻钾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6,21(6):89-94.
被引量:12
10
涂玉成.
宇宙本体之大尺度效应[J]
.酒钢科技,2006(4):65-68.
同被引文献
233
1
胡泓,王光火,张奇春.
田间低钾胁迫条件下水稻对钾的吸收和利用效率[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6):527-532.
被引量:38
2
李永夫,罗安程,王为木,杨长登,杨肖娥.
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筛选指标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19-124.
被引量:50
3
唐劲驰,曹敏建.
2个大豆基因型钾效率的比较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6(1):7-10.
被引量:6
4
刘飞虎,崔国贤,梁雪妮.
不同苎麻品种叶部钾素营养初步分析[J]
.土壤肥料,1993(5):39-41.
被引量:6
5
台德卫,张效忠,苏泽胜,王元垒,罗彦长,夏家发.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核心种质资源耐低钾品种的苗期筛选[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4):356-359.
被引量:13
6
王家玉.
以钠代钾在水稻上的效应及其机理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1993,5(4):197-202.
被引量:5
7
徐照本,李延,李小菊,温德福,秦遂初.
次生石灰性土壤水稻缺素僵苗问题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1993,9(4):33-36.
被引量:1
8
董延瑜,洪亚辉,任春梅,张学文,刘春林,赵燕,严钦泉,莫爱华,董秀云.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研究[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4,20(6):513-521.
被引量:17
9
黄建国,袁玲.
大麦和小麦吸收Cl^-、H_2PO_4^-、K^+的动力学研究[J]
.土壤通报,1989,20(1):37-39.
被引量:16
10
蒋德安,翁晓燕,洪健,陆庆,谢学民.
低钾营养条件下水稻源叶碳同化物输出的障碍[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4,20(2):137-144.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1
1
贾彦博,杨肖娥,王为木.
不同供钾水平下水稻钾素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基因型差异[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64-67.
被引量:34
2
文锦芬,邓明华,萧浪涛,彭克勤,戈振扬.
商陆DNA导入水稻后代钾营养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264-266.
3
李良勇,崔国贤,邹喜明,刘峰.
低钾胁迫对不同钾效率苎麻基因型根系发育及纤维产量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246-249.
被引量:11
4
涂玉成.
宇宙本体之大尺度效应[J]
.酒钢科技,2006(4):65-68.
5
彭志红,彭克勤,萧浪涛,胡家金,李合松.
水稻耐低钾变异后代的苗期钾营养特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1):5-8.
被引量:7
6
库文珍,彭克勤,萧浪涛,周浩,沈志锦,苏益,黄欣,张雪芹,陈立德.
水稻钾营养基因型差异研究进展[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2):95-99.
被引量:1
7
崔国贤,李宗道.
植物钾营养基因型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1997,11(1):43-48.
被引量:7
8
宋永斌,陆其通,李丹,周梅,王维屯,刘巧,房爱红.
钾素肥源的施用效果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6):36-38.
9
赵尚文,于海秋,于泳,黄瑞冬,曹敏建.
低钾胁迫对不同耐低钾玉米自交系钾素吸收和积累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40(3):264-268.
被引量:11
10
张国新,王省芬,马峙英,张桂寅,李喜焕,吴立强,迟吉娜,李志坤.
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苗期耐低钾种质筛选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4):583-58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98
1
徐雪,张锐,郭三堆.
耐低钾棉花品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S1):25-29.
被引量:4
2
依兵,于海秋,蒋春姬,刘宇,王晓磊,曹敏建.
玉米自交系根系对低钾胁迫的响应[J]
.玉米科学,2010,18(6):46-50.
被引量:3
3
库文珍,赵运林,董萌,萧浪涛.
低钾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01-5004.
被引量:3
4
陈平,郭阳,喻春明,王延周,陈继康,谭龙涛,熊和平.
氮钾配施对中苎2号植株鲜重及原麻产量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3(2):28-30.
被引量:2
5
谢友,戴林建,徐双红,王翔.
作物不同基因型钾素营养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8,22(S1):315-318.
被引量:1
6
李廷轩,马国瑞.
籽粒苋富钾基因型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4):380-385.
被引量:7
7
姜存仓,王运华,鲁剑巍,徐芳森,高祥照.
植物钾效率基因型差异机理的研究进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4):483-487.
被引量:35
8
胡泓,王光火,张奇春.
田间低钾胁迫条件下水稻对钾的吸收和利用效率[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6):527-532.
被引量:38
9
李永夫,罗安程,王为木,杨长登,杨肖娥.
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筛选指标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19-124.
被引量:50
10
赵仁全,罗光琼,李林,易红.
油菜不同品种施用钾肥的效应[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1):42-44.
被引量:5
1
王永锐,陈玉梅,邓政寰.
耐低钾水稻的幼苗生长及其营养吸收状况[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8(4):68-73.
被引量:18
2
戴高兴,彭克勤,邓国富,萧浪涛,张雪芹.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对耐低钾水稻幼苗的根系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5):865-868.
被引量:8
3
黄建国,袁玲.
再生稻氮、磷、钾营养特性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91,22(4):179-180.
被引量:1
4
吴洵,王晓萍.
龙井长叶种茶树钾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J]
.中国茶叶,1997,19(5):8-9.
5
崔国贤,李宗道.
苎麻不同基因型钾营养特性的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18(3):181-184.
被引量:7
6
韩新爱,杨先泉,杨世民,王西瑶.
不同马铃薯品种(系)钾营养特性的差异[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7,25(4):392-396.
被引量:9
7
徐云,陈仲英,杜光辉,胡华冉,刘飞虎.
钾营养对大麻生长及钾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7):132-136.
被引量:8
8
沈伟其.
水稻耐低钾胁迫特性的研究进展(综述)[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5,9(Z1):18-22.
被引量:1
9
杨美燕,杨秀珍,刘克锋,邵玮玮.
钾施用量对一串红营养生长及钾营养特性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3):76-78.
被引量:5
10
卢颖林,曾巧英,陈迪文,周文灵,黄莹,敖俊华,黄振瑞,江永,李奇伟.
钾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斑茅生长和钾营养特性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38(3):439-445.
被引量:6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