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假高梁与同属7种植物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假高梁与同属7种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叶片的结构在假高梁、黑高梁和拟高梁中区别明显;茎、根和根状茎的结构,在不同种中存在一定差异。这些特点对鉴别假高梁与同属种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文中还讨论了假高梁检疫鉴定的程序。
作者
王建书
李扬汉
出处
《杂草学报(内刊)》
1995年第1期27-33,共7页
关键词
植物营养器官
假高粱
高梁属
比较解剖学
分类号
S451.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49
1
印丽萍,邓晟,易建平,邬宏.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同源性研究进展[J]
.植物检疫,2004,18(4):232-236.
被引量:1
2
印丽萍,邓晟,康林,叶军,易建平.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rDNAITS序列同源性分析[J]
.植物检疫,2004,18(5):262-265.
被引量:5
3
张金兰,印丽萍,张遵雄.
杂草黑高粱[J]
.植物检疫,1993,7(2):122-123.
被引量:1
4
余柳青.
美国旱直播水稻稻田杂草综合防治[J]
.世界农业,1989(4):47-49.
被引量:48
5
王建书,李扬汉.
假高粱与同属几种植物的形态学比较研究[J]
.植物检疫,1994,8(4):193-197.
被引量:3
6
蒋青.
应用农业气候相似距分析假高粱在我国的适生范围[J]
.植物检疫,1994,8(5):257-262.
被引量:27
7
许良,苏日塔拉图,席海山,毕开顺,孙乌日娜.
蒙药材珍珠杆及其伪品的紫外/荧光/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3):448-451.
被引量:11
8
GUO Qiong-xia,HUANG Ke-hui,YU Yun,HUANG Zhen,WU Zhen-quan.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Sorghum and Related Species Inferred from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nrDNA ITS Region[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6,5(4):250-256.
被引量:2
9
张金兰 张遵雄 等.杂草假高梁和黑高梁的识别[J].植物保护,1991,17(3):48-48.
10
Monaghan N. The biology of Johnsongrass( Sorghum halepense). Weed Research, 1979, 19 : 261 - 267.
引证文献
6
1
印丽萍,邓晟,康林,叶军,易建平.
假高粱及其近似种rDNAITS序列同源性分析[J]
.植物检疫,2004,18(5):262-265.
被引量:5
2
廖芳,刘勇,杨秀丽,黄国明,牛春敬.
基于Adh1基因分析高粱属的系统进化关系[J]
.遗传,2009,31(5):523-530.
被引量:4
3
孟庆会,黄红娟,刘艳,刘新刚,魏守辉,张朝贤.
假高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化感潜力[J]
.植物保护学报,2009,36(3):277-282.
被引量:18
4
王建书.
假高粱与黑高粱结实器官的形态学比较[J]
.植物检疫,2001,15(5):275-277.
5
刘小慧,邹满钰,印丽萍,郭水良.
检疫性杂草假高粱与近缘植物种子的波谱鉴别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5,41(4):421-427.
被引量:3
6
孙建云,强胜,刁彩华,殷连平.
外来植物“丝克高粱”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特征[J]
.江苏农业学报,2003,19(3):178-181.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张树林,何德,朱高浦,刘杰,莫鹏巧.
生物信息学在农业上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95-6997.
被引量:2
2
王伟,印丽萍,陈沁.
高粱种子醇溶蛋白的提取条件[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3(6):746-750.
被引量:6
3
廖芳,刘勇,杨秀丽,黄国明,牛春敬.
基于Adh1基因分析高粱属的系统进化关系[J]
.遗传,2009,31(5):523-530.
被引量:4
4
刘艳,黄红娟,张朝贤,魏守辉,孟庆会.
假高粱根状茎和须根的化感潜力[J]
.植物保护学报,2010,37(3):273-276.
被引量:3
5
谷守芹,张运峰,范永山,李学彬.
生物数据库中MAPK蛋白质的同源性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3(4):58-66.
被引量:1
6
张红,贾贵芳,王亚男,李群,马丹炜.
加拿大蓬挥发油经不同载体对蚕豆根尖的细胞毒性[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8):1872-1875.
被引量:7
7
杨莉,王春雨,王菡,韩梅,杨利民.
加拿大蓬挥发油化感作用及其释放途径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10):2116-2122.
被引量:10
8
陈子萱,田福平.
我国高梁育种方法研究进展[J]
.牧草与饲料,2011,5(1):21-24.
被引量:1
9
雷军成,徐海根.
外来入侵植物假高粱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分析[J]
.植物保护,2011,37(3):87-92.
被引量:7
10
胡琬君,马丹炜,王亚男,张红,李群.
土荆芥挥发油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化感潜力[J]
.生态学报,2011,31(13):3684-3690.
被引量:46
1
刘英凤,张雷.
涿州市夏玉米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过程浅析[J]
.现代农村科技,2013(7):48-49.
2
郭琼霞,黄可辉.
假高梁及其近似种形态特征观察[J]
.福建稻麦科技,1996,14(3):40-43.
被引量:2
3
张茂伟,鹿世晋.
青岛地区假高梁发生与生育期观察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1994,10(5):41-42.
被引量:1
4
孙洪刚,黄玲玲.
假高粱检疫和监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植物检疫,1996,10(4):243-244.
被引量:1
5
吴建,郑雪浩,蒋自珍.
假高梁不同成熟期种子发芽成苗率试验[J]
.温州农业科技,2000(1):21-22.
被引量:1
6
傅冬良,徐瑛.
宁波首次发现对外检疫对象—假高梁植株[J]
.宁波农业科技,1991(2):20-20.
7
康林,邓琼,金显忠.
丝克高粱和假高粱的氰化物含量比较测定[J]
.植物检疫,1999,13(5):289-290.
被引量:1
8
段勇鹏,尹凯峰,等.
假高粱种子再生性试验简报[J]
.动植物检疫,1992(2):21-22.
9
郭琼霞,黄可辉.
我们是怎样与粮食部门配合进行假高梁处理的[J]
.植物检疫,1992,6(6):468-469.
被引量:2
10
顾锦仙.
拟高梁引种试验初报[J]
.淡水渔业,1983,13(2):8-8.
杂草学报(内刊)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