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蒙古四个民族耳垂基因频率
被引量:
10
The Gene Frequency of Lobe of Four Nationalities in Inner Mongol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调查内蒙古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耳垂性状的基础上,计算出上述4个民族的基因频率,并进行了4个民族之间、4个民族与赫哲族、柯尔克孜族之间耳垂显性基因频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北方地区民族群体的耳垂显性基因频率由西向东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作者
郑连斌
李咏兰
陆舜华
机构地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13,共2页
Hereditas(Beijing)
基金
内蒙古教育厅资助课题。
关键词
耳垂
基因频率
民族
内蒙古
分类号
Q987 [生物学—遗传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90
参考文献
2
1
邵兴周,崔静,朱新安,扬振江,吴贵明,赵建新,马德贵,王学信,艾斯海提.
新疆特克斯县柯尔克孜族体质特征[J]
.人类学学报,1987,6(4):315-323.
被引量:58
2
施全德,胡俊清,赵贵新.
赫哲族体质特征[J]
.人类学学报,1987,6(4):336-342.
被引量:56
共引文献
97
1
何国强,周云水,魏乐平,温士贤.
贡山独龙族怒族体质特征研究[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9,22(1):3-8.
被引量:8
2
张振标.
现代中国人体质特征及其类型的分析[J]
.人类学学报,1988,7(4):314-323.
被引量:86
3
何进全,海向军,何烨,汪玉堂,马斌,马卫红,景奇,席焕久.
甘肃乡村汉族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J]
.解剖学杂志,2014,0(3):391-395.
被引量:3
4
崔静,吴晓鸣.
新疆少数民族青年体型及体质特征的比较研究[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5):304-306.
被引量:5
5
陆玉炯,余跃生,戎聚全,罗载刚,岑林,杨家力.
我国20个少数民族群体体质指数特征及其类型研究[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1,14(3):129-132.
被引量:5
6
艾琼华,赵建新,肖辉,许煜和.
哈萨克族的容貌特征观察[J]
.解剖学杂志,1994,17(2):186-191.
被引量:12
7
肖辉,赵建新,艾琼华.
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活体测量比较[J]
.解剖学杂志,1994,17(5):447-451.
被引量:3
8
张淑丽,郑连斌,陆舜华,赵洲,索利娅,杨建辉.
布依族9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196-199.
被引量:43
9
栗淑媛,郑连斌.
中国30个人群头面部指数的聚类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5,34(3):365-368.
被引量:9
10
郑明霞,郑连斌,刘宗愉,栗淑媛.
中国少数民族体质分型初探[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24-2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2
1
邵兴周,崔静,朱新安,扬振江,吴贵明,赵建新,马德贵,王学信,艾斯海提.
新疆特克斯县柯尔克孜族体质特征[J]
.人类学学报,1987,6(4):315-323.
被引量:58
2
施全德,胡俊清,赵贵新.
赫哲族体质特征[J]
.人类学学报,1987,6(4):336-342.
被引量:56
3
邵兴周,王笃伦,崔静,朱新安,赵文海,顾莲子,董肖芳.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体质特征调查[J]
.人类学学报,1984,3(4):349-362.
被引量:90
4
付四清,田虹,胡克清.
湖北汉族10对遗传性状的调查[J]
.中国卫生统计,2004,21(4):250-250.
被引量:31
5
栗淑媛,郑连斌,陆舜华,李咏兰.
内蒙古18个人群13项遗传指标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3):26-29.
被引量:30
6
葛如陵,王育秀.
人体一些单基因性状遗传分析[J]
.生物学通报,1994,29(11):3-5.
被引量:66
7
吴秀云,阿迪亚,苏玉民,周仰威,胡湘莲,张玉莲,谢继峰,肖江,王占龙.
我国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单、双重睑的分布及其遗传规律的初步探讨[J]
.遗传与疾病,1989,6(3):166-168.
被引量:5
8
任光祥,张勋,余跃生.
贵州侗族人群耳垂基因频率[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5,18(3):129-130.
被引量:1
9
余跃生,张勋,赵明未,张艳丽,何学华,曹显明.
贵州布依族、侗族、水族和毛南族头面部形态特征比较研究[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6,19(1):1-4.
被引量:11
10
皮建辉,邓莉,余勇辉,戴丹,雷鸣枝,吴亿中.
湖南苗族10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J]
.生物学通报,2007,42(2):20-2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0
1
焦海燕,彭亮,霍正浩,陈银涛,钟慧军,党洁,陆宏,赵巍,徐方.
宁夏回、汉族11项人类学特征的调查[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27(4):287-290.
被引量:17
2
李嘉祺,赵文婧,段学强,张茜,李萌,姜伟.
吉林通化地区汉族4对人类群体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12):34-34.
被引量:2
3
余跃生,何学华,任光祥.
贵州四个民族耳垂群体遗传学初步研究[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0,13(1):4-6.
被引量:3
4
尹娇杨,于黎明,刘健,王爱冬.
辽宁锡伯族及汉族耳垂基因频率的分布[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8(1):11-11.
被引量:1
5
韩在柱,郑连斌,陆舜华,栗淑媛,李咏兰,孟宪东,旭东,吴光伟,李晶华.
兴安盟3个民族10对性状的基因频率[J]
.遗传,2000,22(4):241-242.
被引量:37
6
栗淑媛,郑连斌,陆舜华,李咏兰,韩在柱,李曙.
蒙古族3个群体7项性状的基因频率[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2):52-53.
被引量:3
7
佘朝文,皮建辉,舒孝顺,贺林,冯国鄞.
湖南汉族、侗族16对遗传性状的调查[J]
.遗传,2001,23(5):406-408.
被引量:66
8
于声,段斯亮,韦忠厅,陶静,莫海英,闭雄杰.
广西汉族、壮族8项遗传学特征的比较[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4):93-96.
被引量:2
9
任光祥,余跃生.
贵州省土家族、家人和白族人群耳垂的群体遗传学特征[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6,36(7):981-983.
被引量:3
10
魏会平,刘继云,李继红,白书伟.
河北汉族、蒙族、满族三民族8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析[J]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19(3):1-2.
被引量:33
二级引证文献
90
1
张庆忠,宋国琴,余跃生.
贵州彝族白族8项群体遗传学性状的特征[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9,30(4):383-387.
被引量:19
2
武红艳,张林,王克杰.
河南汉族大学生12对遗传性状的调查分析[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5):429-431.
被引量:4
3
马媛,龙俊.
山东回、汉民族3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
被引量:2
4
付四清,田虹,胡克清.
湖北汉族10对遗传性状的调查[J]
.中国卫生统计,2004,21(4):250-250.
被引量:31
5
皮建辉,吴亿中,佘朝文.
侗族左交臂人群的掌纹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12(3):203-205.
6
李石旺,许名宗,罗桐秀,刘晶.
汉族男女七对显、隐性性状及基因频率的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1):121-121.
被引量:6
7
张淑丽,郑连斌,陆舜华,赵洲,索利娅,杨建辉.
布依族9项头面部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196-199.
被引量:43
8
王咏星,苏保卫,李飞飞,陈海洋,李菁菁,何小丹,刘立鸿.
新疆3个民族3对性状的遗传学研究[J]
.生物学通报,2005,40(7):14-14.
被引量:4
9
焦海燕,彭亮,霍正浩,陈银涛,钟慧军,党洁,陆宏,赵巍,徐方.
宁夏回、汉族11项人类学特征的调查[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27(4):287-290.
被引量:17
10
孙中芙,张威,葛盛东,刘健.
辽宁锡伯族和汉族前额发际的基因频率[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9):7-7.
被引量:2
1
刘慧芬,魏会平.
不同群体的512例个体耳垂基因调查[J]
.神经药理学报,1997,0(1):20-20+23.
被引量:3
2
施全德,胡俊清,赵贵新.
赫哲族体质特征[J]
.人类学学报,1987,6(4):336-342.
被引量:56
3
魏立群.
赫哲族与鱼[J]
.大自然,2007(1):72-74.
4
魏立群.
赫哲族与狗[J]
.大自然,2006(1):12-13.
5
陈白滨,王琦,薛雅丽,李璞.
中国赫哲族体质人类学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S3):267-267.
被引量:2
6
金刚,李玉清,孟秀莲,王燕,张海国,沈若茞,陈仁彪.
新疆柯尔克孜族肤纹初步研究[J]
.人类学学报,1990,9(1):41-44.
被引量:1
7
何凌云.
向培养终身读者的正确方向前行[J]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2(5):8-9.
8
邵兴周,崔静,朱新安,扬振江,吴贵明,赵建新,马德贵,王学信,艾斯海提.
新疆特克斯县柯尔克孜族体质特征[J]
.人类学学报,1987,6(4):315-323.
被引量:58
9
于会新,郑连斌,陆舜华,刘海萍.
佤族的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87-91.
被引量:14
10
库热西.马木提汗,米珂拉伊.克尤木,徐艳存.
新疆吉木萨尔县回、维、汉族遗传性状基因频率[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84-87.
被引量:5
遗传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