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8期23-24,共2页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3
1 Herrfvrnann M,Bartdls c, Schumacher M,etd. Postacute depressin in there a pathoanatemic Wrrelate for depression in the postacute stage of stroke? [J ]. Stroke, 1995,26: 850.
2 刑治刚 陶思祥.氟西订对脑梗死后伴抑郁症状态患者总体康复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99,25(4):415-415.
3 徐林新,刘群才,王慧.脑梗死后抑郁的机制及临床意义[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5(3):39-39. 被引量:9
共引文献8
1 王慧珍.氟西汀对卒中后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J] .医药世界,2009(4). 被引量:4
2 罗慧杰,李花,赵雯兰.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125-125. 被引量:3
3 杨建设.69例脑卒中后抑郁早期干预性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
4 宋晓丽.脑卒中后抑郁整体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9):90-91. 被引量:3
5 陈建学,袁淑霞,李红,陈晓兵.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7):104-105. 被引量:6
6 林妙君,邵艳霞,唐润东,邱晓佳,游妙玲.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0):1173-1176. 被引量:8
7 刘秀珍,廖紫君,陆少华,曾奕云,周建仪,张迎梅,曹结卿,胡采霞.脑梗死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与体质相关性分析[J] .山东中医杂志,2019,38(10):952-956. 被引量:4
8 王平,赵红宁,侯峰.黛力新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7):111-11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43
1 蒋亚斌,李国成.脑卒中后抑郁及抗抑郁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829-6831. 被引量:47
2 周权,张仲苗,周宏民,宋继芬.3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处方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4):315-318. 被引量:5
3 黄汉津,郑国庆,储莉.社会支持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影响[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4):350-350. 被引量:14
4 孙守景.西酞普兰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 .四川精神卫生,2005,18(3):139-141. 被引量:1
5 陈婷,李竞,韩漫夫.早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 .江西医药,2005,40(7):382-384. 被引量:2
6 崔光琴,李红.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4):350-350. 被引量:9
7 亢勤,白凤菊.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1):62-62. 被引量:5
8 蒋亚斌.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1):74-77. 被引量:5
9 王秀珍.舍曲林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044-1045. 被引量:2
10 许晶,王俊平,刘晶.抗抑郁剂在脑卒中患者中的预防性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3):186-188.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13
1 沈广洪.脑卒中后抑郁症95例相关因素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6):1203-1204.
2 张杰.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9):123-124. 被引量:2
3 赵拥军.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6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1,17(9):32-34. 被引量:8
4 盛利,许可.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42例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575-1577. 被引量:2
5 马强,杨小敏,闫咏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J] .现代中医药,2012,32(5):85-87. 被引量:8
6 许可,丁思德.尼莫地平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4):514-515.
7 王继海,高美玲.黛力新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J] .中国药事,2014,28(1):106-107. 被引量:4
8 郭云洁,严松林,乐如平.精神心理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24):127-128. 被引量:1
9 张英辉.认知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627-1628. 被引量:2
10 刘琴,李春燕,方岩.黛力新与多塞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2):171-175. 被引量:14
1 施媛.高海拔地区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J] .吉林医学,2014,35(31):6910-6912.
2 魏国,齐玉琴,葛才荣.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子的防治[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8):1799-1801. 被引量:2
3 朱其秀.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先兆38例疗效观察[J] .蛇志,2001,13(2):44-45. 被引量:1
4 李爱平,魏彩华,刘英秀.急性脑卒中后抑郁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29(1):75-76.
5 杨建设.69例脑卒中后抑郁早期干预性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7).
6 徐万武,王艺,张艳霞.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0例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01,22(6):370-371.
7 丁辉.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0例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3):106-106.
8 杨海燕,丁钟琴,许霞玉.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心理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79-79. 被引量:4
9 王惠贞.脑卒中后抑郁症30例分析[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6(4):69-69. 被引量:1
10 王凤丽.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焦虑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9,49(45):82-83.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