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井间抽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二连油田注水开发进入中后期,部分地区储层孔隙结构逐渐变差,导致单井产能降低,造成能源浪费,维护费用增加,影响了油田开发效益。本文从实际出发,应用液面恢复法,对部分低产低效井实施间开,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
作者
姜燕
张嘉友
王朝辉
郑大铳
机构地区
二连油田工程技术研究所
二连油田地质研究所
二连油田质检站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5期172-173,共2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二连油田
低产低效井井
液面恢复法
间抽
开发效果
应用
油田注水开发
技术
井间
孔隙结构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33
1
严庆雨,缪建成.
间抽井间抽周期制定方法研究[J]
.小型油气藏,2004(2):45-46.
被引量:8
2
吕幸幸,李金堂,谭芝政,任建博,何文勇.
影响胡庆油田抽油机系统效率的因素[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23(7):2-3.
被引量:1
3
向瑜章,梁广江.
抽油井间抽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
.石油钻采工艺,2004,26(6):68-70.
被引量:13
4
石在虹,魏兆胜,陈家琅,张玉生.
抽油机井泵效的影响因素及井下能量损失[J]
.石油钻采工艺,1994,16(1):66-70.
被引量:7
5
陈兴元.
从合理配置源头提高机采系统效率[J]
.节能与环保,2005(3):39-41.
被引量:17
6
张麦云,白学东,姚艳芳,张修荣,庞振宙.
低产油井间歇生产工作制度的确定方法[J]
.钻采工艺,2005,28(3):68-70.
被引量:15
7
关宁,欧阳华章,李华.
抽油机低效间抽井产液变化规律[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2):17-18.
被引量:19
8
刘海涛.
低液面抽油机井合理间抽周期方法的确定[J]
.中国科技信息,2006(4):98-98.
被引量:2
9
李明,樊军,何英,杨志帮.
抽油机智能间抽设备的研制[J]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6,19(2):100-101.
被引量:7
10
蒙晓灵,张宏波.
低产油井间开模式定量优化及应用[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3):38-4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9
1
薛国锋,王立杰,屈艳飞,周春玲.
新型实时智能间抽控制仪研究与应用[J]
.特种油气藏,2009,16(1):99-101.
被引量:4
2
卢成国,杨红艳,王秋实,刘仰东,朱元胜.
低渗透油田机采井节能降耗配套技术应用[J]
.中外能源,2011,16(9):94-98.
被引量:7
3
阳小英.
利用效益评价结果降低稠油老区操作成本[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14):58-60.
4
张志龙,鄢丽梅.
抽油机井间抽技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石油石化节能,2012,2(12):12-14.
被引量:7
5
郭丽影.
低产低渗油田合理间歇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1):81-84.
被引量:13
6
娄治生,李长生.
不停井间抽技术在葡萄花油田的应用与认识[J]
.石油石化节能,2018,8(3):12-15.
被引量:1
7
卢毅.
低产低效井间抽制度研究与应用[J]
.化工管理,2019(12):217-218.
被引量:5
8
孟泽天,于艳晖,王永强.
萨北油田过渡带低产井间抽治理方法实践及评价[J]
.石油石化节能,2021,11(8):20-22.
被引量:3
9
王波,邓永洪,詹先波,姚伟龙,邸冲,李波.
中浅层煤层气井游梁式抽油机间抽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J]
.石油工程建设,2024,50(6):51-55.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李军亮,廖锐全,陈晓春.
抽油井间抽周期的灰色预测[J]
.断块油气田,2012,19(5):634-637.
被引量:8
2
张义东.
机采井节能技术与效果分析[J]
.中国化工贸易,2013,5(1):202-202.
3
刘从领,狄敏燕,吕永科,袁杰,陈波.
江苏油田间抽井智能控制生产技术探索[J]
.石油石化节能,2014,4(3):23-25.
被引量:1
4
张刚.
低渗透油田机采井节能降耗配套技术应用分析[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12):63-64.
被引量:3
5
峁向涛,刘战刚,韩亮,赵淼,谷瑞涛.
低产低效井实施间歇采油的研究与应用[J]
.辽宁化工,2015,44(3):322-324.
被引量:4
6
赵莹.
大庆油田机械采油节能技术现状及展望[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44):362-362.
7
芦超.
苏北油田低产低效井节能变频柜应用研究[J]
.石油石化节能,2015,5(8):4-6.
8
黄亚男.
国外抽油机技术专利分析[J]
.石化技术,2015,22(8):271-272.
被引量:1
9
周志斌,王杰祥,王腾飞.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6,29(1):31-34.
被引量:8
10
刘海英.
优化抽油井间抽制度[J]
.化工设计通讯,2016,42(4):37-37.
1
刘红新,王培中,刘利生,谷俊峰.
浅析柳泉区块低产井间开生产制度的可行性[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10):122-124.
被引量:1
2
殷良.
油井间抽的实践及认识[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40(4):50-52.
被引量:5
3
候建鑫,张志林,杨沭.
低产低效井井堵原因及防堵解堵措施浅析[J]
.河北企业,2017,0(1):162-163.
4
陈继光,李杰.
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低产油井间开制度规律研究及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13):128-129.
被引量:1
5
倪士霞.
液面恢复法量油技术[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7):81-81.
被引量:2
6
王刚,赵彪,王舟洋,王彬.
耿83区油井合理间开制度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3(13):143-143.
被引量:1
7
缪立南.
提高液面恢复法量油准确性[J]
.石油仪器,2013(3):75-77.
被引量:1
8
李英湛.
葡萄花油田低产低效井间抽自动控制技术应用[J]
.石油石化节能,2013,3(8):17-18.
被引量:1
9
唐鑫,杨兆中,李秀锦,杨逸,杨维宗.
低渗透油藏油井间开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3):44-48.
被引量:21
10
刘正奎,翟恰,杨占鹏,王亚红,周建华,李铁恒.
宝浪油田液面恢复法测压技术研究与应用[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4,19(5):55-56.
被引量:2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