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赣东北中生代晚期盆地特征及地层划分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赣东北中生代晚期盆地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岩性岩相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岩性岩相持征为依据,论述了各类盆地的岩石地层划分。
作者
巫建华
机构地区
华东地质学院地球科学系
出处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Geological Institute
关键词
中生代
盆地特征
地层划分
赣东北
分类号
P534.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1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38
参考文献
6
1
巫建华.
江西信江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轮藻及其地层意义[J]
.微体古生物学报,1995,12(1):79-88.
被引量:20
2
巫建华.
赣东北白垩纪沉积相及其构造意义[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17(4):313-319.
被引量:15
3
许玩宏,张利民,曹双林.
江西信江盆地石溪组生物群及其时代[J]
.地层学杂志,1994,18(3):181-188.
被引量:20
4
巫建华,管太阳.
石溪组标准剖面的沉积相研究及其地层意义[J]
.江西地质,1994,8(2):115-121.
被引量:3
5
巫建华,管太阳.
江西铅山一上饶“石瀑组”的新认识[J]
.地层学杂志,1994,18(1):57-63.
被引量:22
6
张利民.信江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划分初探[J]地层学杂志,1979(04).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巫建华,管太阳.
江西铅山一上饶“石瀑组”的新认识[J]
.地层学杂志,1994,18(1):57-63.
被引量:22
2
巫建华,管太阳.
铅山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划分的新认识[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17(1):35-41.
被引量:1
3
巫建华,管太阳.
石溪组标准剖面的沉积相研究及其地层意义[J]
.江西地质,1994,8(2):115-121.
被引量:3
4
苏德造,李浩昌.
记江西一新的中华弓鳍鱼化石[J]
.古脊椎动物学报,1990,28(2):140-149.
被引量:4
5
王中杰,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7年,8卷,3期,1页
6
团体著者,江西省区域地质志,1984年
7
张利民,地层学杂志,1979年,3卷,4期,272页
8
郝诒纯,中国的白垩系,1986年
9
王思恩,中国的侏罗系,1985年
10
匿名著者,1984年
共引文献
46
1
巫建华.
赣东北白垩纪沉积相及其构造意义[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17(4):313-319.
被引量:15
2
刘行军,巫建华,董业才.
江西贵溪盆地罗塘群层序地层分析[J]
.安徽地质,2005,15(3):175-181.
3
刘行军,巫建华,王正其.
江西贵溪盆地罗塘群沉积体系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8(3):206-215.
被引量:4
4
巫建华.
赣东北鹅湖岭组的再认识[J]
.地层学杂志,1996,20(2):153-160.
被引量:15
5
巫建华.
赣东北石溪组的再认识[J]
.地层学杂志,1996,20(1):64-69.
被引量:18
6
刘行军,董业才.
江西贵溪盆地罗塘群沉积相特征[J]
.江苏地质,2006,30(2):94-101.
被引量:3
7
江新胜,潘忠习,徐金沙,李晓勇,谢国刚,肖志坚.
江西信江盆地晚白垩世风成沙丘的发现及其古风向[J]
.地质通报,2006,25(7):833-838.
被引量:32
8
巫建华.
赣东北上侏罗统鹅湖岭组下界的探讨[J]
.江西地质,1996,10(1):19-26.
被引量:1
9
张敏,巫建华,祝禧艳.
石溪盆地和三百山盆地粗面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52-60.
被引量:10
10
巫建华,张树明,周维勋.
江西菖蒲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的新认识[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8,21(3):206-212.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17
1
黄锡强,陈正乐,王平安,杨农,郅剑.
江西相山铀矿田沙洲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2008,14(2):176-185.
被引量:37
2
刘义茂,许继峰,戴橦模,李献华,邓希光,王强.
骑田岭花岗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科学(D辑),2002,32(z1):41-48.
被引量:164
3
宋彪,张玉海,万渝生,简平.
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J]
.地质论评,2002,48(S1):26-30.
被引量:1193
4
吴元保,郑永飞.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J]
.科学通报,2004,49(16):1589-1604.
被引量:2195
5
许玩宏.
江西信江盆地周家店组的介形类化石[J]
.微体古生物学报,1993,10(3):337-344.
被引量:10
6
许玩宏,张利民,曹双林.
江西信江盆地石溪组生物群及其时代[J]
.地层学杂志,1994,18(3):181-188.
被引量:20
7
巫建华.
赣东北白垩纪沉积相及其构造意义[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17(4):313-319.
被引量:15
8
梁良,刘成东,李建红.
622铀矿床岩矿石的REE地球化学特征[J]
.矿物学报,1994,14(2):181-185.
被引量:7
9
余心起,舒良树,颜铁增,祖辅平.
赣杭构造带红层盆地原型及其沉积作用[J]
.沉积学报,2005,23(1):12-20.
被引量:49
10
范洪海,王德滋,沈渭洲,刘昌实,汪相,凌洪飞.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及中基性脉岩形成时代研究[J]
.地质论评,2005,51(1):86-91.
被引量:69
引证文献
8
1
朱志军,黄宝华,郭福生,郑海峰,姜勇彪.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及其丹霞地貌发育特征[J]
.地球学报,2012,33(3):379-387.
被引量:24
2
陈正乐,王永,周永贵,韩凤彬,王平安,宫红良,邵飞,唐湘生,徐金山.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地质,2013,40(1):217-231.
被引量:75
3
王贤强.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深挖地质信息促进知识旅游[J]
.科技广场,2013(2):116-120.
4
梁伟,陈留勤,郭福生,蒋兴波.
江西抚崇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莲荷组砾石砾组分析[J]
.地质力学学报,2013,19(1):35-44.
被引量:4
5
陈留勤,郭福生,梁伟,蒋兴波.
江西抚崇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砾石统计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2013,27(3):568-576.
被引量:27
6
郭福生,朱志军,黄宝华,姜勇彪.
江西信江盆地白垩系沉积体系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J]
.沉积学报,2013,31(6):954-964.
被引量:31
7
曹姝璐,朱志军,刘腾,刘远超,饶强.
信江盆地白垩纪周田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J]
.四川地质学报,2016,36(3):506-509.
被引量:2
8
李余亮,刘鑫,陈留勤,郭福生,王凤之,李文灏,王宇佳.
江西贵溪塘边组细粒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地层学杂志,2018,42(2):224-23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8
1
丁宏.
广东丹霞山微洞穴景观成因[J]
.冶金管理,2020(9):94-95.
被引量:1
2
郭福生,陈留勤,严兆彬,刘富军,潘志新,张炜强,胡海平.
丹霞地貌定义、分类及丹霞作用研究[J]
.地质学报,2020(2):361-374.
被引量:49
3
刘斌,陈卫锋,方启春,唐湘生,毛玉锋,孙立强,高爽,严永杰,魏欣,凌洪飞.
相山西部牛头山铅锌矿化体成矿物质来源:原位硫同位素的制约[J]
.地球科学,2020,45(2):389-399.
被引量:8
4
李志文,郭福生,孙丽,张文秀.
龙虎山丹霞地貌特征对道教文化传承之影响[J]
.热带地理,2012,32(6):647-651.
被引量:5
5
王贤强.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深挖地质信息促进知识旅游[J]
.科技广场,2013(2):116-120.
6
梁伟,陈留勤,郭福生,蒋兴波.
江西抚崇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莲荷组砾石砾组分析[J]
.地质力学学报,2013,19(1):35-44.
被引量:4
7
陈留勤,郭福生,梁伟,蒋兴波.
江西抚崇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砾石统计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现代地质,2013,27(3):568-576.
被引量:27
8
陈正乐,王平安,王永,邵飞,唐湘生,徐金山,喻建发,韩凤彬,孙岳.
江西相山铀矿田山南矿区控矿构造解析与找矿预测[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3,35(2):8-18.
被引量:22
9
李霞,何庆成,董颖,曹晓娟,王智勇,段学敏.
贵州赤水南部地区丹霞地貌类型特征及成因演化分析[J]
.地球学报,2013,34(4):501-508.
被引量:13
10
郭福生,姜伏伟,姜勇彪,黄宝华.
丹霞地貌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207-212.
被引量:8
1
李奇,李国强.
基于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研究[J]
.科学时代,2013(23).
2
段政,邢光福,余明刚,赵希林,靳国栋,陈志洪.
浙闽边界区晚中生代火山作用时序与过程分析[J]
.地质论评,2013,59(3):454-469.
被引量:38
3
刘春生,纪学燕,曲立才,任长青,刘洋.
徐深气田汪深1—达深3区块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特征[J]
.天然气工业,2009,29(8):15-18.
被引量:2
4
邱余波,伊海生,张占峰,王果,刘俊平,蒋宏,张虎军,李彦龙,郝以泽.
伊犁盆地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下段岩性岩相特征及与铀成矿关系[J]
.沉积学报,2015,33(4):687-696.
被引量:14
5
张新荣,王东坡.
火山岩油气储层特征浅析[J]
.世界地质,2001,20(3):272-278.
被引量:41
6
田军杰.
太贤井田含煤地层岩性岩相特征及控煤因素分析[J]
.陕西煤炭,2016,35(3):60-62.
7
许鸿基.
江苏的华北型岩石地层主要特征[J]
.江苏地质,1999,23(4):197-201.
被引量:1
8
张岩,马宏杰,樊永成,齐岩辛.
浙江遂昌柘岱口地区酸性碎斑熔岩地质特征及成因[J]
.华东地质,2017,38(1):1-11.
被引量:4
9
刘猛.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泥质白云岩岩性岩相特征[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6,29(5):8-10.
10
王培玉.
寺口子组质疑及建议新建岩石地层单位[J]
.地质论评,1999,45(6):571-575.
被引量:2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