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3-78,共6页
Marine Sciences
参考文献18
-
1侯保荣,海洋科学集刊,1995年,36卷,142页
-
2夏伦进,海洋科学集刊,1995年,26卷,131页
-
3侯保荣,海洋科学,1993年,2卷,31页
-
4侯保荣,西方,笃,水流,徹,春山志郎.阴极保护时碳钢的交流阻抗特性和最佳防蚀电位[J].海洋与湖沼,1993,24(3):272-278. 被引量:5
-
5侯保荣,The 6th Asian-Pacific Corrosion Control Conference,1989年
-
6侯保荣,昭和60年春期大会讲演概要集,1988年
-
7侯保荣,昭和62年秋期大会讲演概要集,1987年
-
8杨芳英,海洋科学,1987年,2卷,16页
-
9侯保荣,Chin J Oceanol Limnol,1986年,44卷,3期,293页
-
10侯保荣,海洋科学集刊,1985年,25卷,65页
共引文献4
-
1赵晓栋,段继周,于林,侯保荣.含有硫酸盐还原菌的海泥中阴极保护电位对碳钢腐蚀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23(3):43-48. 被引量:3
-
2范玥铭,李敏,谢香云,周伟明,梁照祥,游双矫.阴极极化对X80钢在含SRB的海水中腐蚀的影响[J].全面腐蚀控制,2016,30(1):70-74. 被引量:2
-
3李言涛,侯保荣.胜利油田浅海石油开发区钢铁腐蚀规律[J].海洋科学集刊,2006(1):101-108. 被引量:3
-
4任杰,王正泉,徐玮辰,李言涛,孙玮璐.海洋钢结构阴极保护下钙镁沉积层的研究进展浅述[J].材料保护,2020,53(8):126-13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83
-
1吴远军,胡晓兵.接地装置阴极保护法及其设计[J].科技风,2009(21). 被引量:1
-
2侯保荣,郭公玉,马士德,张经磊.海洋环境中海-气与海-泥交换界面区腐蚀与防护研究[J].海洋科学,1993,17(2):31-34. 被引量:12
-
3朱相荣,王相润,黄桂桥.钢在海洋飞溅带的腐蚀与防护[J].海洋科学,1995,19(3):23-26. 被引量:23
-
4王相润,黄桂桥,尤建涛.在不同海域长尺电联结低合金钢的腐蚀规律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5,7(1):71-74. 被引量:5
-
5朱相荣,黄桂桥.钢在海洋飞溅带腐蚀行为探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5,7(3):246-248. 被引量:16
-
6侯保荣,西方篤,水流徹.钢材在海水—海气变换界面区的腐蚀行为[J].海洋与湖沼,1995,26(5):514-519. 被引量:20
-
7胡治平,池华建.阴极保护防腐蚀技术在变电所及发电厂的应用[J].江苏电机工程,2006,25(2):82-84. 被引量:12
-
8侯保荣.钢铁设施在海洋浪花飞溅区的腐蚀行为及其新型包覆防护技术[J].腐蚀与防护,2007,28(4):174-175. 被引量:58
-
9黄彦良.一种浪花飞溅区钢铁设施腐蚀防护方法[P].CN1477232A,2004-02-25.
-
10侯保荣.合金元素对低合金铜在不同区带耐腐蚀性能影响研究[J].海洋与湖沼,1985,16(2):116-120.
引证文献6
-
1朱松玲,范新亚,何天香.合金钢腐蚀行为的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6,22(5):108-110. 被引量:1
-
2侯保荣.钢铁设施在海洋浪花飞溅区的腐蚀行为及其新型包覆防护技术[J].腐蚀与防护,2007,28(4):174-175. 被引量:58
-
3刘建国,李言涛,侯保荣.海洋浪溅区钢铁腐蚀与防护进展[J].腐蚀与防护,2012,33(10):833-836. 被引量:17
-
4侯保荣.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技术[J].中国材料进展,2014,33(1):26-31. 被引量:72
-
5邵洪平.基于阴极保护的接地设备耐腐蚀检测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0(6):176-179.
-
6杨海洋,黄桂桥,韩冰,张启富.潮差区-全浸区电联接碳钢试样暴露30d的腐蚀行为[J].腐蚀与防护,2020,41(11):65-6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9
-
1庄宁,杨培杰,郑苗,陈俊舟.码头桩基腐蚀加固的研究情况和展望[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6):145-148.
-
2黄金根,李倩,金龙.盘锦入海液压式垂直升船机设计研究[J].人民长江,2020(S01):173-176. 被引量:1
-
3丁亮,丁道一.港口防护电器金属壳体抗腐蚀技术及其适用性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21,50(S01):56-58.
-
4侯保荣.海工设施防腐蚀技术研究及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S1):5-8. 被引量:6
-
5段继周,侯保荣.海洋工程设施生物腐蚀、污损和防护技术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2010,27(S1):118-121. 被引量:13
-
6邵怀启,韩文礼,王雪莹,李爱贵.海洋飞溅区钢结构的腐蚀规律与防护措施[J].腐蚀与防护,2008,29(11):646-649. 被引量:13
-
7刘海丰,陈国明,林红.老龄自升式平台极限承载能力分析[J].中国造船,2008,49(A02):421-426. 被引量:2
-
8李胜利,李自力,周长李.海洋油气田水线以上设施的腐蚀与防护[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9,26(3):19-22. 被引量:7
-
9吴俊杰,陈国明,陈团海.带储罐老龄导管架平台地震响应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9,38(6):29-33. 被引量:3
-
10申超英,朱凯,王守忠.不同冲击功对中碳合金钢腐蚀磨损的影响[J].腐蚀与防护,2009,30(10):724-726. 被引量:2
-
1惠绍棠,霍树梅.中国海洋仪器设备研究发展的历史回顾[J].海洋技术,1998,17(4):1-6. 被引量:13
-
2周伦彬.关心海洋 认识海洋 经略海洋——国家海洋设备检测中心建设探索[J].中国计量,2014(7):20-22.
-
3忆十五年扎根之路,筑电连接立足之本—2008魏薯米勒媒体日[J].自动化信息,2008(11):6-6.
-
4周慧.别样的六一 别样的精彩——青岛同安路小学“快乐童心 放飞梦想”活动侧记[J].海洋世界,2012(6):16-16.
-
5康寿岭.注重海洋仪器设备的发展 提高海洋监测技术水平[J].海洋技术,1996,15(2):1-5. 被引量:2
-
6综合信息[J].水运文献信息,2005(5):33-33.
-
7青岛 打造船舶海工装备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J].中国机械,2013(2):18-18.
-
8杨静,冯桂力.中国大陆地区雷暴上方的巨大喷流[J].科学通报,2012,57(34):3301-3311. 被引量:1
-
9邱霖生.太阳能海水淡化器[J].中国招标,2005(05M):73-73.
-
10张文祥.当前国际海洋观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J].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98-100.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