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物育种原理──2.竞争与产量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产量与竞争力之间呈负相关,因此植株被分成了两个极端类型,即理想的高产-弱竞争型(Yc)和不受迎的低产-强竞争型(yC).在负竞争占主导地位的密植条件下,yC型超过了Yc型,而在无竞争条件下情况正好相反.因此,要获得Yc型品种,必须在无竞争条件下进行选择.无竞争也是直接和同时选择生产力、品质和稳产性的理想条件.若能保证X和s的无偏估计,那么综合指标CC=X(X-s/s)则是联合选择生产力和稳产性的最有效标准。
作者
王君
出处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5年第3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作物
育种
竞争
产量
分类号
S3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5
1
杜雄明.
适应当前及21世纪育种需要的印度棉花种质资源[J]
.中国棉花,1993,20(1):46-46.
被引量:3
2
朱绍琳.
棉花高产育种的探讨[J]
.中国棉花,1994,21(4):11-13.
被引量:9
3
王庆华,失绍琳,李宗岳,姚凤腾,华国雄,陈旭升.
中美陆地棉育种系统品种(系)性状比较[J]
.中国棉花,1994,21(8):28-29.
被引量:3
4
朱安灿.
乌兹别克斯坦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1994,21(11):6-7.
被引量:3
5
承泓良,陆作楣.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四)[J]
.种子科技,1994,12(5):42-43.
被引量:1
6
傅小琼,赖鸣冈.
中美棉花品种第二轮联合试验结果剖析[J]
.中国棉花,1995,22(2):17-18.
被引量:5
7
刘国强,周忠丽,张秀芳.
澳大利亚和巴西棉花推广品种的试种[J]
.中国棉花,1995,22(11):38-39.
被引量:2
8
周有耀.
棉花高产育种中收获指数的作用[J]
.中国棉花,1995,22(12):4-6.
被引量:2
9
靖深蓉,邢朝柱,刘少林,袁有禄,王海林,郭立平.
抗虫杂交棉简介[J]
.中国棉花,1996,23(3):26-26.
被引量:10
10
陈仲方,谢其林,承泓良,滕传元,沈端庄,肖庆芳,胡廷馨,顾立美.棉花产量结构模式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应用的意义[J]作物学报,1981(04).
引证文献
1
1
崔世友,韩世杰.
论棉花高产育种[J]
.棉花学报,1996,8(6):286-291.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张培通,朱协飞,郭旺珍,张天真.
陆地棉衣分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和QTL分子标记[J]
.江苏农业学报,2005,21(4):264-271.
被引量:10
2
崔世友,蔡立旺,高文翔.
棉花产量研究及其育种利用[J]
.中国棉花,1997,24(12):2-4.
被引量:2
3
王斌,费德友,杨洪理,任胜茂.
棉花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合力分析[J]
.中国棉花,1998,25(8):8-9.
被引量:4
4
杨伯祥,周宜军,王治斌.
陆地棉产量结构因素分析[J]
.江西棉花,1998(4):7-10.
被引量:1
5
杨伯祥,周宜军,王治斌.
四川棉花育成品种产量结构分析[J]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15(3):22-25.
6
买买提.莫明,李雪源,艾先涛,王俊铎,吐逊江,多里坤.
新疆棉花超高产育种技术初探[J]
.中国棉花,2010,37(4):5-7.
被引量:5
7
韩世杰,何林池,袁春新,崔世友,刘水东,徐纪嘉,邱启程,严春阳,张一琳,姜筱珍,韩广琴,郝德荣,韩娟.
棉花生态育种的实践与认识[J]
.江西棉花,2011,33(2):9-12.
被引量:3
8
米换房,李文蕾,翟雷霞,李继军,权月伟,唐光雷.
丰产 早熟 优质棉花新品种邯7860的选育[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8):60-62.
被引量:3
9
韩世杰,韩娟,何林池,刘水东,崔世友,郝德荣,徐纪嘉,袁春新,邱启程,严春阳,张一琳,姜筱珍,韩广琴.
棉花品种间杂交育种关键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84-85.
被引量:1
10
崔世友,何林池,缪亚梅.
通棉系列棉花品种选育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0(1):26-28.
被引量:1
1
赵锁劳.
作物育种原理──3.试验设计与后代选择[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3):10-12.
2
侯文胜,杨宏.
作物育种原理──1.竞争与密度[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2):17-18.
被引量:1
3
W.G.Hughes,周发松.
冬小麦高产稳产联合选择[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89(2):1-3.
被引量:1
4
Faso.,,赵锁芳.
作物育种原理[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5):12-15.
5
翟玉兰,杜秀兰,闫静,李艳军.
蔬菜田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J]
.吉林蔬菜,2004(3):26-26.
6
翟玉兰,杜秀兰,闫静,李艳军.
蔬菜田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J]
.吉林蔬菜,2016(11):25-25.
7
赵锁劳.
作物育种原理──6.有害基因对作物育种的影响[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6):2-5.
8
Faso.,AC,赵锁芳.
作物育种原理[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6(1):9-12.
9
王敏.
《作物育种原理》教学改革探索[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5(1):73-75.
10
潘学彪,陈宗祥,张亚芳,朱建,纪雪梅.
水稻抗纹枯病育种成效的初步评价[J]
.中国水稻科学,2001,15(3):218-220.
被引量:27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