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胭脂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胭脂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周亮(四川宜宾地区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地方名黄排,属鲤形目,胭脂鱼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及今后三峡大坝的阻隔,将导致其资源量大大...
作者
周亮
机构地区
四川宜宾地区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
出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Freshwater Fisheries
关键词
胭脂鱼
人工繁殖
繁殖
分类号
S965.12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59
1
严安生,李诗模,王其和.
鲤鱼和团头鲂精子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Ⅱ.钙、镁对精子活力的影响[J]
.淡水渔业,1993,23(5):5-7.
被引量:23
2
冯健,贾刚.
饵料中不同脂肪水平诱导红姑鱼脂肪肝病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1):61-64.
被引量:53
3
余志堂,陈金生,刘家寿.
胭脂鱼人工繁殖和资源增殖的研究[J]
.水利渔业,1993,13(2):5-9.
被引量:8
4
潘宪章.
产后亲鱼的护理与培育[J]
.内陆水产,1993,19(6):16-16.
被引量:2
5
余志堂,邓中粦,蔡明艳,邓昕,姜华,易继舫,田家元.
葛洲坝下游胭脂鱼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初报[J]
.水生生物学报,1988,12(1):87-89.
被引量:12
6
严安生,宋贵文,闫拥军.
鲤、团头鲂精子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Ⅲ.单糖和渗透压对精子活力的影响[J]
.淡水渔业,1995,25(2):3-5.
被引量:31
7
李林春.
鱼类繁殖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淡水渔业,1995,25(3):25-26.
被引量:4
8
周剑光,吴国犀,杨德国,王志玲.
胭脂鱼常见鱼病防治方法[J]
.淡水渔业,1995,25(6):26-28.
被引量:4
9
刘乐和.
胭脂鱼生物学特征的研究[J]
.水利渔业,1996,16(3):3-6.
被引量:15
10
周剑光,杨德国,吴国犀,王志玲,刘乐和.
胭脂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J]
.淡水渔业,1996,26(4):36-4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万全,李飞.
胭脂鱼精子低温保存及其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22-1123.
被引量:4
2
王朝明,罗莉,张桂众,尚卫敏,颜忠,刘本祥.
饲料脂肪水平对胭脂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淡水渔业,2010,40(5):47-53.
被引量:35
3
刘双全,王明建,刘齐德,陈小康,石磊,胡秋元,马金刚,何晏开,龚世园.
胭脂鱼苗种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9):328-330.
被引量:6
4
陈兵,罗森.
黑条丽鱼(Cichlasoma nigrosciatum)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2001,28(4):181-183.
5
张涛,庄平,章龙珍,张征,刘鉴毅,Boyd Kynard.
胭脂鱼早期生活史行为发育[J]
.中国水产科学,2002,9(3):215-219.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王文娟,孟骞骞,李美静,姚祖兵,王宇江,吴满瑭,张梦勤,王文秀.
日粮脂肪水平对鲤生长、血清生化指标、糖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23,39(9):1908-1916.
被引量:7
2
杨星,杨军峰,汤明亮,邵雪玲,杨德国,刘思阳.
长江中国胭脂鱼群体的遗传分化[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52(4):503-507.
被引量:6
3
杜启艳,陈丽丽,南平,常重杰.
胭脂鱼生长激素基因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J]
.水利渔业,2007,27(5):12-14.
被引量:1
4
潘莹,唐文乔,张饮江.
胭脂鱼幼鱼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研究[J]
.淡水渔业,2007,37(6):48-51.
被引量:15
5
李萍,庹云.
岩原鲤早期行为习性的初步观察[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65-566.
被引量:7
6
王武,李伟纯,马旭洲,何丽,叶斐菲.
水温与光照对瓦氏黄颡鱼幼鱼行为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8,27(5):791-796.
被引量:24
7
柳琪,区又君.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摄食行为研究现状[J]
.南方水产,2006,2(1):71-75.
被引量:14
8
袁勇超,杨慧君,王小康.
胭脂鱼的人工养殖[J]
.江西水产科技,2008(4):45-47.
9
万全,张家男.
3种渔药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27-18228.
被引量:10
10
郑凯迪,陈桂来,孙彬,王祥川,许莉佳,李云.
胭脂鱼仔鱼的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变化[J]
.淡水渔业,2010,40(6):9-14.
被引量:5
1
万松良.
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
.农村养殖技术,2004(1):20-22.
被引量:3
2
任卫东.
胭脂鱼成鱼养殖及病害防治[J]
.北京水产,2000(6):49-49.
被引量:1
3
李骏珉.
胭脂鱼的人工繁殖试验报告[J]
.淡水渔业,1991,21(4):16-18.
被引量:5
4
邬国民,李恒颂.
胭脂鱼的养殖技术[J]
.珠江水产,2000(2):19-23.
5
李年文.
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技术(上)[J]
.科学养鱼,1999(7):12-13.
被引量:4
6
李年文.
胭脂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技术(下)[J]
.科学养鱼,1999(8):11-12.
被引量:1
7
王耀富.
人工养殖的好鱼种——胭脂鱼[J]
.农村科学实验,2001(6):39-39.
8
朱士祥,吴绍栋,汤寿吉,申万坤,刘生美,汤峰.
美国大口胭脂鱼出血病的防治[J]
.科学养鱼,1998,20(5):26-26.
被引量:1
9
叶奕佐,顾阿三.
美国大口胭脂鱼人工繁殖实用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1999(7):31-33.
10
万松良,裴家田,刘兴国.
胭脂鱼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初步研究[J]
.淡水渔业,2002,32(1):6-8.
被引量:10
淡水渔业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