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原鼢鼠繁殖指数探讨 被引量:8

An Approach to Breeding Index of Myospalax bailey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原鼢鼠的性比、妊娠率、平均胎仔数的综合分析,对高原鼢鼠的繁殖指数作出了基本估计,认为高原鼢鼠的繁殖能力较强。种群密度调节问题作为阐明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方面,现已引起生态学界很大关注,并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各种探讨。密度调节作用首先反映于繁殖的调节,对于高原鼢鼠来说,雌雄鼠性比、妊娠率、胚胎数及繁殖指数等又成为反映种群繁殖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并被认为是决定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根据四川省若尔盖县1990~1992年的鼠情监测资料对高原鼢鼠的繁殖指数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为高原鼢鼠种群数量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sexual and gestational ratios as well as average number of infant anima-bat a litter were made in trial to evaluate the breeding index of highland zokor,Myospalax baileyi.The resultshowed that its breeding ability was somewhat better,anyway.
机构地区 四川省草原总站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61-68,共8页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基金 "八.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繁殖指数 高原鼢鼠 Breeding index,Myospalax baileyi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王权业,樊乃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的挖掘活动及其种群数量统计方法的探讨[J]兽类学报,1987(04).
  • 2杨荷芳,王淑卿.鼠类种群密度、性比对其数量的调节作用 Ⅰ.不同密度、性比对雌小白鼠繁殖的影响[J]兽类学报,1984(04).
  • 3郑生武,周立.高原鼢鼠种群年龄的研究 Ⅰ.高原鼢鼠种群年龄鉴定的主成分分析[J]兽类学报,1984(04).
  • 4樊乃昌,施银柱.中国鼢鼠(EOSPALAX)亚属分类研究[J]兽类学报,1982(02).
  • 5梁杰荣,蔡桂全,梁俊勋,王祖祥.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J].动物学杂志,1982,22(3):13-16. 被引量:4
  • 6萧运峰,梁杰荣,乐炎舟,谢文忠.木格滩地区中华鼢鼠的分布及其对草场植被的影响[J]兽类学报,1981(01).
  • 7孟广荣.围场县北部鼢鼠的生态观察[J]动物学杂志,1966(02).
  • 8姚崇勇,王庆瑞.天祝原鼢鼠的生物学特徵及其对草甸植被影响的調查研究[J]动物学杂志,1963(01).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175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6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