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壤多糖在肥力上的意义(二)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土壤多糖在肥力上的意义(二)王俊儒,尉庆丰,曲东,龚月桦(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四、土壤多糖的稳定性及其在肥力上的意义1.土壤多糖的稳定性在数月的培养实验中,通常观察不到土壤多糖总量的减少,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既包括化学的,也包...
作者
王俊儒
尉庆丰
曲东
龚月桦
机构地区
西北农业大学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74-275,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关键词
土壤
多糖
土壤肥力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2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97
同被引文献
292
1
蒋先军,李航,谢德体,魏朝富,熊海灵.
分形理论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J]
.土壤,2007,39(5):677-683.
被引量:23
2
陈翠玲,蒋爱凤,介元芬,李来泉.
土壤微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及有效氮、磷、钾的关系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3,32(4):7-9.
被引量:12
3
郑德勇,安鑫南.
植物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3):113-118.
被引量:23
4
张青.
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J]
.食品信息与技术,2004(11):56-56.
被引量:9
5
李江涛,张斌,彭新华,赖涛.
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颗粒有机物形成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4,41(6):912-917.
被引量:75
6
杜昌文,周健民,王火焰.
高分子载体控释尿素的研制[J]
.土壤学报,2004,41(6):969-972.
被引量:5
7
尉庆丰,邹美娥,晋艳.
土壤多糖与结构的稳定性[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5):7-13.
被引量:7
8
魏朝富,车福才,高明,邓春.
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土壤结构与肥力特征研究[J]
.生态学杂志,1989,8(1):22-26.
被引量:14
9
А.И.卡尔布辛,华珞.
配位化合物在土壤发生、植物营养及环境中的功能与作用[J]
.核农学通报,1994,15(5):221-225.
被引量:1
10
陈恩凤,周礼恺,武冠云.
微团聚体的保肥供肥性能及其组成比例在评断土壤肥力水平中的意义[J]
.土壤学报,1994,31(1):18-25.
被引量:207
引证文献
12
1
王清奎,汪思龙.
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J]
.土壤通报,2005,36(3):415-421.
被引量:328
2
朱玲,李辉信,刘宾,陈小云,胡锋.
老化和风干处理对蚓粪微生物学性质和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7,27(1):120-127.
被引量:3
3
赵从凯,宋爱荣,袁辉,隋方功.
利用粗多糖制作缓释肥料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2):348-350.
被引量:1
4
董红霞,朱雪志.
长江流域大棚黄瓜春提早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09(8):164-166.
被引量:1
5
夏燕飞,张文会,王荣,黄翠香,韩甜甜,沈向.
土壤有机营养对“红富士”苹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4):868-877.
被引量:12
6
李娜,韩晓增,尤孟阳,许玉芝.
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3,22(9):1625-1632.
被引量:101
7
全小龙,乔有明,段中华,梁海东.
黄河源区湿地及邻近草甸土壤糖类含量比较[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6):6-10.
被引量:1
8
杨坤,于季红.
土壤多糖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6):222-225.
被引量:8
9
史奕,陈欣,沈善敏.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1491-1494.
被引量:112
10
史奕,陈欣,沈善敏.
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1495-1498.
被引量:110
二级引证文献
697
1
李娟,郭振,徐艳.
秸秆和生物炭对黄绵土稳定性能影响的研究[J]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9,0(10):47-53.
被引量:3
2
刘慧屿,娄春荣,韩英祚,王秀娟,何志刚.
秸秆生物炭与减量氮肥配施对玉米氮素利用率及土壤结构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20(5):1180-1188.
被引量:27
3
黄璐璐,王站付,邱韩英,杨业凤,王振旗,薄玉华.
施用稻秸沼渣肥料对西蓝花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22(20):76-83.
被引量:3
4
李嘉,刘楠,韩进斌,赵建儒,刘敏.
冻融对五台山典型林线植被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0(5):140-146.
被引量:9
5
陈燕,于辉,张欢,周志勇.
施氮对油松林土壤可溶性糖及微生物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10):9-17.
被引量:2
6
郭菊花,陈小云,刘满强,胡锋,李辉信.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的分布及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J]
.土壤,2007,39(5):787-793.
被引量:66
7
张晓冬,史春余,隋学艳,陈晓光.
基质肥料缓释基质的筛选及其氮素释放规律[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62-66.
被引量:16
8
高飞,贾志宽,韩清芳,杨宝平.
有机肥对宁夏南部旱农区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分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7):105-110.
被引量:29
9
朱凤荣,穆瑞瑞.
信叶高速公路沿线湿地土壤物理因子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6):3805-3807.
10
王文婷,王云海,赵景联.
有机膨润土在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
.化工进展,2011,30(S1):571-574.
被引量:4
1
贾新民,殷奎德,隋文志,李国兰,赵萍,刘永春.
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多糖研究初报[J]
.大豆科学,1996,15(2):170-174.
被引量:13
2
贾新民,房玉宝,赵伟全,于秀梅.
大豆重迎茬条件下土壤多糖提取时间及含量比较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9,11(2):7-10.
被引量:4
3
杨坤,于季红.
土壤多糖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6):222-225.
被引量:8
4
尉庆丰,邹美娥,晋艳.
土壤多糖与结构的稳定性[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5):7-13.
被引量:7
5
王俊儒,尉庆丰,曲东,龚月桦.
土壤多糖及其在肥力上的意义(一)[J]
.土壤通报,1995,26(5):239-240.
被引量:11
6
杨坤,王作敏.
土壤多糖对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中各级微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5,5(3):50-53.
7
郑海霞,齐莎,Kolbl Angelika,赵小蓉,李贵桐,林启美.
氮肥和羊粪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多糖含量及组成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8,39(6):1298-1301.
被引量:17
8
尉庆丰,阎永利,王俊儒.
土壤多糖的氧化及Gt组微团聚体的分离[J]
.土壤通报,1998,29(2):67-70.
被引量:3
9
辛国荣,李雪梅,杨中艺.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根际效应研究 Ⅳ.黑麦草根际土壤性状及其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1):62-66.
被引量:15
10
贾新民,宋义军,娄战胜,姜洪海,于国锋.
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多糖组成的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9,11(4):12-17.
被引量:4
土壤通报
199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