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溴类杀菌灭藻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探讨了溴类杀菌灭藻的主要性能、种类和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溴类杀菌灭藻剂在pH≥7和/或含氨、氮化合物的水中具有高效杀菌活性,用量低。与氯类杀菌灭藻剂混合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氯类杀菌剂的用量,并相应地减少了总余氯量,减轻了金属设备的腐蚀,同时避免了由于废水排放造成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适用于碱性冷却水处理、污水处理、民用水处理等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
韩应琳
机构地区
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8,共4页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关键词
溴类
水处理
杀菌剂
灭藻剂
分类号
TQ085.4 [化学工程]
TU991.25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59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27
参考文献
1
1
何铁林.
国外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进展[J]
.工业水处理,1992,12(4):3-9.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何铁林.臭氧法冷却水处理技术[J]化工进展,1988(05).
共引文献
19
1
陈春明,牛永生,章友发,徐华秀,潘纯燕.
制盐阻垢剂YG-3的研制与应用[J]
.中国井矿盐,2005,36(3):11-13.
被引量:6
2
张振声,孙丽梅,何洪滨,马天忠,刘跃群.
电厂高浓缩倍率循环水稳定处理的试验研究[J]
.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95,22(3):77-82.
被引量:2
3
王洪记.
杀生剂ClO_2及其在氨厂水处理中的应用优势[J]
.中氮肥,1995(6):1-4.
被引量:2
4
林保平,王国力,顾叙元,郭航.
AA/HAPS共聚物阻垢性能研究[J]
.水处理技术,1996,22(1):44-47.
被引量:19
5
郑少波,杜鹤桂.
高炉长寿途径,冷却水的光——磁处理技术的研究[J]
.浙江冶金,1996(4):39-47.
6
何思列.
含磷缓蚀阻垢剂及其发展现状[J]
.湖北化工,1997,14(2):5-7.
被引量:4
7
韩应琳,王卉,马迎军,杨文忠.
一种膦磺酸型水处理剂的合成及阻垢分散性能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1997,17(3):9-10.
被引量:9
8
裴建平,高秀莲.
有机溴杀菌剂工业应用效果与评价[J]
.工业水处理,1998,18(6):40-41.
被引量:6
9
姚成,徐丽娜,王镇浦,王新勇,汪笑丛.
EDTS和DTPS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的评定[J]
.工业水处理,1998,18(5):19-20.
被引量:11
10
张春梅,王沛滋.
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剂的新发展[J]
.广州化工,1998,26(3):35-38.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59
1
刘翠娟,段琦梅,安德荣.
抗真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摇床发酵条件的优化[J]
.微生物学杂志,2004,24(4):12-14.
被引量:40
2
何铁林.
溴化合物在碱性冷却水系统中的杀生作用[J]
.工业水处理,1993,13(3):3-7.
被引量:9
3
陈荣凤,薛广波,顾春英.
卤化二甲基乙内酰脲消毒杀菌剂研究进展[J]
.上海预防医学,1999,11(11):503-505.
被引量:9
4
陈希天,袁爽,曾权先.
新型杀菌剂双C_8烷基季铵溴盐的合成[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3,15(4):58-60.
被引量:4
5
周大石,莫韻玑,张文新,马冬兰.
油田注水井杀菌增注的研究[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3,8(3):60-67.
被引量:3
6
许立铭,刘金霞,唐和清,董泽华.
醛类化合物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抑灭能力[J]
.油田化学,1993,10(3):260-263.
被引量:10
7
邱学青,杨东杰,肖锦.
絮凝-杀菌-缓蚀剂CX-C作用机理研究[J]
.油田化学,1993,10(3):230-233.
被引量:7
8
曹顺民,李英才.
FH系列杀菌剂的研制与应用[J]
.油田地面工程,1993,12(1):41-42.
被引量:3
9
吕翠玲,马卿云,任仨香,陈晓雯,李慧娟,陈灵,梁惠珍.
杀菌灭藻剂U_1的杀菌活性[J]
.石油炼制,1989,20(2):58-63.
被引量:1
10
王永仪,李娜.
二氧化氯杀菌杀藻效果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1994,14(6):12-14.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6
1
郦和生.
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的进展[J]
.工业水处理,1996,16(1):11-13.
被引量:15
2
谢俊斌.
二氯辛基异噻唑啉酮灭藻杀菌性能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06,26(11):42-44.
被引量:3
3
肖慈琼,姜红,程凯,赵以军.
溶藻放线菌AN02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J]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4):11-14.
被引量:11
4
蔡荣华,张家凯,高春娟.
溴氯海因杀生剂的合成研究[J]
.盐业与化工,2008,37(6):9-12.
被引量:6
5
方改霞,单林娜,赵志娟,费学海,郑亚迪.
1株野生光合细菌溶藻功能的初步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6):107-109.
被引量:3
6
聂臻,姚占力,牛自得,王宗玉,李秀伦.
我国油田注水用杀菌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油气田地面工程,1999,18(3):1-4.
被引量:7
7
聂臻,姚占力,牛自得,王宗玉,李秀伦.
油田注水用杀菌剂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9,28(4):304-307.
被引量:34
8
张兴魁,王林,刘延学,张伟,茅云翔.
二溴海因对几种微藻杀灭效应的研究[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1,34(3):179-183.
被引量:5
9
刘传仁,王慧,王宁宁,崔美红,李红新,鲍猛.
溴氯海因的合成及工艺研究[J]
.山东化工,2011,40(11):24-26.
被引量:2
10
李绍全.
循环冷却水用杀菌剂综述[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0,31(2):7-9.
被引量:30
二级引证文献
127
1
智建辉,汤斌,李莉芳,王兰,张宝贵.
四羟甲基硫酸膦的室内空气消毒效果与毒性[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3):156-158.
被引量:1
2
张国华,郑纯智.
戊二醛的制备方法[J]
.云南化工,2001,28(6):31-33.
3
罗胜铁.
新型高效杀菌剂——氯代异氰脲酸类产品的制备和应用[J]
.唐山学院学报,2002,15(3):70-74.
被引量:2
4
郭艳,党娟华,李树斌,郭菊梅.
长庆油田水处理新技术研究[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2):12-15.
被引量:6
5
米晓,邵青.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生物粘泥的控制[J]
.四川电力技术,2004,27(3):35-38.
被引量:7
6
周威,孙家跃,杜海燕,吴爱萍.
稳定二氧化氯的制备、活化及应用[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1-4.
被引量:3
7
许力,董文魁,仲金魁,王莉.
环保型杀生剂THPS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甘肃科技,2004,20(7):54-55.
被引量:9
8
钟云泰.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海生物污染的控制[J]
.华东电力,2004,32(8):30-33.
被引量:24
9
谢从武,郭强,郭艳,谭旭杲,李萍.
长庆油田水处理技术研究[J]
.河南石油,2004,18(6):58-59.
被引量:1
10
朱亮,苗伟红,严莹.
河流湖泊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述评[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59-62.
被引量:31
1
施民梅.
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应用开发[J]
.化学教学,2003(9):47-48.
被引量:2
2
白永忠.
碱性冷却水处理技术的应用[J]
.工业水处理,1991,11(2):41-42.
3
唐传祥.
碱性冷却水处理技术探讨[J]
.西南给排水,1991(3):45-47.
4
鲁逸人,赵林,谭欣,宋正孝,刘宪华.
我国工业用水杀菌灭藻剂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陕西工学院学报,2004,20(3):62-66.
被引量:6
5
施洪昌.
循环冷却水兼作消防水的探讨[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2,33(2):57-59.
6
本省信息[J]
.广东科技,1994,3(5):14-19.
7
刘玮.
化工行业循环冷却水兼作消防水的探讨[J]
.大化科技,2008(2):40-42.
8
郎波,赵晓蕾.
灭藻剂评价法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01,21(4):27-29.
被引量:22
9
宋志伟.
斜管沉淀池的积泥问题及改进措施[J]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1):80-80.
10
董太一.
全有机配方碱性冷却水处理[J]
.化工给排水设计,1990(2):46-52.
工业水处理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