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用于抑制艾滋病病毒(HIV)的化学药物存在副作用大、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中医中药能减轻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其寿命.本文就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述.
作者
吕乃达
王禄林
机构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409-410,共2页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患者
化学药物
临床症状
生存质量
副作用
耐药性
分类号
R259.41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34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71
参考文献
5
1
胡超军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114,116,144.
2
危剑安.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A].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叶心.艾滋病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C].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24.
3
陈小平.HIV感染的辅助疗法和替代疗法[A]..北京:中华医学会第1次艾滋病、丙型肝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24,26.
4
陈峥,徐志凯.
天然药物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30(3):166-168.
被引量:22
5
左国营,段德良,张志军,徐筱杰.
抗HIV活性植物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4):208-21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Clerc M. Bull Acad Nail Med,1992; 176(9): 1393 - 1406.
2
Chihara G. Dev Biol Stand, 1992;77:191 - 197.
3
Okai Y et al. Int J Immunopharmacol, 1997;19(6):355 -358.
4
Arad S et el. PCT INT Applwo,97/00689,1997-01-09.
5
Sriwanthana B et al. J Ethnopharmacol, 2001;76(1):125 - 129.
6
Cushman M et al. J Med Chem, 1995; 38:443.
7
Putnam CD et a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 1992;185(1): 85.
8
Robinson Jr WE. Antiviral Res, 1996; 39:101.
9
Min BS et el.Phytother Res, 1999;13(8):680-682.
10
Min BS et el. Phytother Res, 2001;15(6):481 -486.
共引文献
24
1
唐桂兰,吕乃达,杜普.
简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J]
.内蒙古中医药,2005,24(6):33-35.
被引量:8
2
王丽华,肖伟洪.
乙酸乙酯萃取单宁在玻碳电极上示差脉冲伏安研究[J]
.江西化工,2006,22(4):112-114.
3
徐瑶,周则卫.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1):93-95.
被引量:11
4
王珺.
天然药物抗艾滋病现代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2007,47(13):82-82.
被引量:2
5
张代芬,周青.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概况[J]
.江西中医药,2007,38(10):61-62.
被引量:4
6
杨玉兰.
中药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08,23(11):43-44.
被引量:2
7
刘瑞,彭勃.
中药治疗艾滋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09,4(3):175-178.
被引量:19
8
李宁,危剑安,宋春鑫.
艾滋病的传统医药治疗近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6):1051-1053.
被引量:2
9
曹廷智,聂广.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7):61-63.
被引量:10
10
李辉,张琳.
中医药对抗艾滋病高效逆转录病毒疗法毒副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9,18(20):78-80.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234
1
栾文民.
艾滋病口腔表征的诊断和治疗(上)[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36(6):74-76.
被引量:22
2
刘志斌,杨冀平.
试述艾滋病“伏邪积损致虚”核心病机[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8):880-880.
被引量:8
3
季江,崔盘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皮肤病及其治疗[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6):378-381.
被引量:15
4
吴维萍,朱琳,聂勇,郭长河.
灭艾灵汤剂治疗早中期艾滋病70例[J]
.中医研究,2004,17(6):30-30.
被引量:14
5
王艳艳,张晓静,王桂英.
中药单体及复方制剂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
.中医研究,2004,17(6):59-60.
被引量:14
6
黄世敬,危剑安,曹惠云,孙利民,游秀珍,苏小游,黄霞珍,苏诚练,许铣,李国勤,刘国,王健,吕维柏,于智敏,那奥米,夏邬丽.
中医辨证治疗艾滋病729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04,45(9):680-682.
被引量:27
7
卢耀增,吴小闲,涂新明,何伏秋,张永蓉,苏树芸,陈中,潘勇,宋怀燕,施慧君,佟巍,刘增华,刘亚莉,朱华,丛王欣,秦川,魏强,贾锐胜.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猴模型的建立[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1994,2(2):94-101.
被引量:28
8
徐淑玲,王慧,关崇芬.
中研Ⅱ号对猴感染SIVmac251T细胞亚群及β_2-微球蛋白变化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33-36.
被引量:7
9
向楠,李晓东.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4):92-93.
被引量:8
10
王健,刘颖.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治疗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6-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8
1
张朝勃,赵根全.
中西医治疗以皮肤病为首发的5例艾滋病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S1):57-57.
2
王文川,杨志云,毛羽,李峰,王玉光,赵红心.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258-3259.
被引量:3
3
王艳春,胡丹华,张洪新,彭勃.
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08,40(8):91-93.
被引量:2
4
黄剑雄,李峰,倪量.
国内艾滋病中医文献的证候研究评价[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3.
被引量:11
5
陈晓蓉,杨宗国,张云鹏.
中医药辨治艾滋病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2):73-76.
被引量:5
6
郭晓辉,谢世平,彭勃,许前磊,任聪颖,左刚.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0,25(3):534-535.
被引量:10
7
何艳英,郑培秋,梁飞立,邓福球,吴曙粤.
中药含漱液在预防艾滋病口腔病损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61-362.
被引量:4
8
陈莉华,郭会军.
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概况[J]
.光明中医,2010,25(10):1952-1952.
被引量:2
9
陶怡,赵莺,陶铮.
艾滋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J]
.陕西中医,2011,32(11):1495-1497.
被引量:2
10
陈剑涛,李茂清,符林春.
灵长类动物模型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3):203-20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王莉,和丽生,杨玉琪,李钦,孙俊,蒲亚萍,高文俊.
康爱保生丸治疗艾滋病402例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99-102.
被引量:5
2
汤艳莉,王阶.
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概况及思路[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5):649-652.
被引量:4
3
郭晓辉,谢世平,彭勃,许前磊,任聪颖,左刚.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0,25(3):534-535.
被引量:10
4
夏瑾瑜,洪仲思,周耀勇,陈惠丽,黄杏.
中药复方对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J]
.热带医学杂志,2010,10(9):1084-1086.
被引量:4
5
黄达春,吕元聪.
艾滋病防治研究现状[J]
.应用预防医学,2010,16(5):314-316.
被引量:1
6
陈晓蓉,杨宗国,沈芳,王江蓉,卢洪洲,巫善明.
复方芪术汤对脾虚型艾滋病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及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6):40-42.
被引量:21
7
何艳英,郑培秋.
艾滋病口腔病损的研究现状[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28-2130.
被引量:5
8
洪仲思,夏瑾瑜,周耀勇,陈惠丽,黄杏.
中药复方对艾滋病病人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1):1-3.
被引量:9
9
洪仲思,夏瑾瑜,周耀勇,陈惠丽,黄杏.
复元解毒汤对艾滋病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11,29(1):73-75.
被引量:10
10
胡振杰,杨晓娜.
艾滋病阴虚内热证的生物学相关性研究[J]
.中医学报,2011,26(9):1025-1026.
1
蒋天佑.
中医药治疗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进展[J]
.山西中医,1992,8(1):48-50.
被引量:1
2
孙明瑜.
慢性鼻窦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0,2(1):46-47.
3
周晓慧,高宏,殷东风.
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2):40-41.
被引量:1
4
冯春兵,黄贵华,林华胜,曾飞剑,梁皎.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2016,32(11):58-59.
被引量:15
5
耿珊珊,赵智强.
中医药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现状与展望[J]
.国医论坛,2006,21(5):51-53.
被引量:1
6
傅文录,苗怀亮.
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1995,4(1):36-38.
被引量:1
7
奉红梅.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药治疗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13-114.
被引量:1
8
苏巧珍,孙玉芝,曾亮,连新福,雒晓东,杨志敏.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
.光明中医,2008,23(4):542-543.
被引量:7
9
傅文录.
尿道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
.医学综述,1996,2(9):463-465.
10
张万岱.
加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
.新医学,2002,33(9):517-518.
被引量:1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