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旅游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景观不协调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旅游业的持续与健康发展。本文以连云港市为例,分析旅游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促进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旅游城市特色,建立健全旅游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强化环保意识和公众参与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旅游信息网络系统,走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等。
作者
许梅
沈山
机构地区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出处
《理论界》
2005年第8期54-56,共3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对策研究
环境优化
信息网络系统
环境问题
旅游业发展
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
健康发展
连云港市
科学规划
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
城市特色
准确定位
评价体系
环境影响
建立健全
管理体系
公众参与
环保意识
发展道路
生态旅游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F12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马晓冬,毛卫东.
连云港旅游开发的一体化战略探讨——与日照旅游业发展的比较[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2):83-87.
被引量:4
2
江苏省政府--世纪宏图.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
3
黎洁.
旅游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与旅游业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兼与敖荣军等同志商榷[J]
.旅游学刊,2002,17(2):35-38.
被引量:31
4
明庆忠,李宏,徐天任.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类型及保育对策[J]
.经济地理,2000,20(4):114-117.
被引量:55
5
刘瑶.
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及其方向[J]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153-155.
被引量:13
6
匡林.
旅游业与环境:旅游研究中一个不老的话题[J]
.旅游学刊,2000,15(4):75-76.
被引量:6
7
钱澄.
浅析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J]
.中国环保产业,2004(4):46-4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敖荣军,韦燕生.
中国可持续旅游的资源环境政策思考[J]
.旅游学刊,1999,14(5):58-61.
被引量:57
2
崔凤军.
旅游环境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J]
.旅游学刊,1998,13(5):35-39.
被引量:56
3
周玲强.
可持续发展——杭州旅游业跨世纪发展的根本原则[J]
.旅游学刊,1998,13(3):32-34.
被引量:3
4
崔凤军,刘家明,李巧玲.
旅游承载力指数及其应用研究[J]
.旅游学刊,1998,13(3):41-44.
被引量:65
5
周延亭.
略论我国的旅游环境保护[J]
.旅游学刊,1986,1(1):29-35.
被引量:14
6
保继刚,彭华.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J]
.人文地理,1994,9(2):4-9.
被引量:107
7
刘振礼.
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试论旅游与环境的辩证关系[J]
.旅游学刊,1989,4(4):37-40.
被引量:46
8
赵红红.
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J]
.城市规划,1983,7(3):46-53.
被引量:120
9
杜炜.
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J]
.旅游学刊,1994,9(3):49-52.
被引量:37
10
吴承照.
黄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现状与调控[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3,12(3):57-61.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05
1
赵立民,魏敏.
基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补偿机制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19):71-73.
被引量:1
2
朱琳,赵英伟,刘黎明.
我国草地旅游资源及其合理开发保护[J]
.商业研究,2004(14):169-172.
被引量:16
3
翁钢民,吕智.
秦皇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3):63-66.
被引量:6
4
方一平,曾勇,李仕明.
螺髻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设计与产业化组织[J]
.山地学报,2004,22(B09):157-163.
5
陈智文,张清.
提升丹东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战略思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15-17.
6
卞显红.
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研究模式的构建及其分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11-15.
被引量:10
7
赵路,郑向敏.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3(3):23-27.
被引量:3
8
谢清蕊.
鸳鸯溪旅游资源初探[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7(2):152-153.
被引量:1
9
刘丽丽.
北京灵山地区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95-100.
被引量:8
10
耿庆汇.
论旅游生态系统及其平衡与调控[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5,24(3):28-3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8
1
崔凤军.
旅游环境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J]
.旅游学刊,1998,13(5):35-39.
被引量:56
2
陈泓吟.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研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2):71-73.
被引量:6
3
冯海燕.
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初探[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0):86-88.
被引量:7
4
冯新灵,谭颖.
四川省旅游环境优化的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5):88-92.
被引量:1
5
谢红梅.
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J]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2):118-120.
被引量:3
6
秦远好,谢德体,魏朝富.
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J]
.经济地理,2006,26(3):504-510.
被引量:14
7
臧德霞,黄洁.
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辨析与认识[J]
.旅游学刊,2006,21(12):29-34.
被引量:41
8
卞显红,张光生.
旅游目的地环境竞争力及其提升研究[J]
.生态经济,2006,22(11):92-94.
被引量:11
9
杨振之,陈顺明.
论“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J]
.旅游学刊,2007,22(2):27-32.
被引量:43
10
Tanja Mihalic.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a Tourism Destination: a Factor of Tourism Perspective [ M ]. Manila : CAB International, 2003.
引证文献
2
1
阚如良,闫秦勤.
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3):96-100.
被引量:4
2
赵永峰.
新疆绿洲旅游环境管理优化对策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360-36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曹诗图,汪胜华.
对发展当阳关公文化旅游的战略思考[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2):60-62.
被引量:1
2
阚如良,孔婷,孔祥德,梅雪.
论低碳旅游及其实现途径[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4):52-55.
被引量:2
3
初晓丹.
关于建立旅游市场体系的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1(6X):166-166.
被引量:1
4
宋晓霞.
我国体育广告的语言特色及生成逻辑[J]
.宜春学院学报,2017,39(5):74-77.
1
张秀杰.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项目”信息网络系统[J]
.首都信息化,1998(11):16-19.
2
孙德林.
网络经济—中国奶业新的经济增长点[J]
.北京奶牛,2001(1):9-11.
3
岑蜀娟.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
.中国内部审计,2002(4):53-53.
被引量:1
4
周敬文.
试论统计信息[J]
.财经研究,1987,13(7):44-47.
5
张沛.
寻求与跨国公司的共同发展[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7(6):44-46.
6
张鸿兴.
宁波市国债资金建设成就[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02(2):73-73.
7
杨方伟,王祖喜.
全国三级国有资产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启动[J]
.国有资产管理,1996(10):30-31.
8
曹明华.
浅谈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及防范[J]
.金融与经济,2001(8):58-59.
被引量:1
9
张永宏.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J]
.图书情报知识,1997,14(3):55-56.
10
翁雷.
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J]
.农村金融研究,1996(2):54-58.
理论界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