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液膜法分离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近五年来液膜法分离金属离子的研究现状,包括支撑液膜,整体液膜和乳状液膜。介绍液膜法在分析化学中的新应用,为分析测试微量元素提供了良好的预处理手段,引用文献53篇。
作者
贾蕊
朱若华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
出处
《世界元素医学》
2005年第2期24-32,共9页
关键词
金属离子
液膜法
分离
乳状液膜
分析化学
微量元素
分析测试
引用文献
预处理
分类号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R977.4 [医药卫生—药品]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24
1
余晓皎,姚秉华,周孝德.
乳化液膜法处理含Cr(Ⅲ)废水[J]
.化工学报,2004,55(10):1736-1739.
被引量:11
2
李爱琴,唐宏建,王阳峰.
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防治[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1):74-77.
被引量:42
3
江澜.
微生物治理铬污染的应用与发展[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2):132-135.
被引量:15
4
赵堃,柴立元,王云燕,邓荣.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8):1-3.
被引量:82
5
陈任翔.
粉煤灰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37(5):47-49.
被引量:18
6
莫德锋,毛凡,何国求.
还原中和共沉淀法处理实验室铬洗液废水的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347-1349.
被引量:6
7
赵丽,王成端,赵诚,杨晶.
电解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J]
.科技导报,2006,24(11):58-60.
被引量:37
8
屈艳芬,叶锦韶,尹华,彭辉,张娜.
生物吸附剂-活性污泥法吸附处理含铬电镀废水[J]
.生态科学,2006,25(4):335-338.
被引量:11
9
马青兰,刘秀艳,吕俏.
电镀六价铬废水的实用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2):947-949.
被引量:6
10
刘存海,王廷平.
从铬鞣废水中回收硫酸铬技术的研究[J]
.中国皮革,2007,36(1):57-5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刘婉,李泽琴.
水中铬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14(9):5-9.
被引量:33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岳新莲,焦天阳.
盐酸活化凹凸棒对废水中Cr^(6+)的吸附性能的研究[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1):51-55.
被引量:6
2
陶光华,陆少鸣,王健.
饮用水源突发性铬污染去除方法的比较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10,4(1):133-136.
被引量:8
3
朱维菊,高华,李村,吴振玉,方敏.
硅烷偶联剂改性ATT的制备及其对Cr^(6+)吸附性能的研究[J]
.非金属矿,2011,34(3):64-67.
被引量:10
4
梁爱琴,王艳丽,白玉兰.
改性木屑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4):313-317.
被引量:7
5
朱维菊,高华,李村,吴振玉,方敏.
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J]
.应用化学,2012,29(2):180-185.
被引量:7
6
廖姣姣,羊依金,能子礼超,毛佳丽.
污泥/钛铁矿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Cr(Ⅵ)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25(3):367-371.
被引量:1
7
王宁,沈珍秒,施惠芳,张珍.
Fe_3O_4/纳米级Fe^0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21(13):3681-3685.
被引量:2
8
黄天培,张君,苏新华,关雄.
苏云金芽胞杆菌还原Cr(Ⅵ)的转座子突变体库构建和分析[J]
.激光生物学报,2013,22(3):230-236.
被引量:1
9
毕芳.
分类法处理工业园区生产废水[J]
.广东化工,2013,40(16):144-146.
10
孙建德.
含铬废水的处理现状[J]
.湖南有色金属,2013,29(5):59-62.
被引量:22
1
汤洪,马智兰.
用液膜法从黄柏皮中提取黄连素的研究[J]
.中草药,1989,20(2):19-20.
被引量:1
2
韩伟,严忠,吴子生,张河哲.
液膜法提取浓缩氨基酸[J]
.水处理技术,1995,21(2):77-80.
被引量:6
3
柴逸峰,朱臻宇,陈啸飞.
药物分析(Ⅱ)[J]
.分析试验室,2010,29(10):93-122.
被引量:1
4
柴逸峰,朱臻宇,陈啸飞.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10,29(9):78-122.
5
陈刚.
近五年来TDM的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3):127-129.
6
袁晓航,徐卫峰,朱旭祥.
近五年来我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齐鲁药事,2010,29(5):311-312.
被引量:2
7
张书军.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
.中原医刊,2003,30(1):39-39.
8
俞学炜,丁荣敏.
电位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4,50(3):397-400.
被引量:15
9
吐尔洪.买买提,陈坚,艾尔肯.依不拉音,王吉德.
盐酸胺碘酮分析方法进展[J]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6):872-876.
被引量:5
10
朱澄云,袁悦,王中彦,莫凤奎,阎心丽.
乳状液膜法分离赖氨酸动力学[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22(5):324-326.
被引量:2
世界元素医学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