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控制技术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多年的林间观察与研究,掌握了松墨天牛在信阳生活史及发生规律,摸索出一套针对其不同生长阶段的防治与控制技术措施,效果较好。
作者
何贵友
付觉民
高富先
李志强
机构地区
光山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信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潢川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河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53-54,共2页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控制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1
1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82
1
杨俊华.
白僵菌防治桃蛀螟试验[J]
.江西林业科技,2005,33(4):26-26.
被引量:3
2
洪宜聪.
竹小斑蛾防治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53-54.
被引量:9
3
毕华明,张海,潘湘海,朱晓青.
两种线小卷蛾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
.河北林果研究,2006,21(1):81-82.
4
史胜利,徐正会.
云南松害虫分类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6(1):35-43.
被引量:6
5
戴普灿,孙道枢,邵登坤,周蓉,李学春.
中华松针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J]
.中国森林病虫,2006,25(3):33-35.
被引量:13
6
李桂香.
华坪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及危害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A02):154-156.
被引量:3
7
赵仁友,江土玲,徐真旺,陈德良,吴智敏,杨少丽.
丽水山区竹子害虫种类调查与为害评估[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4):58-63.
被引量:10
8
马建鹏,涂国信,孔暄,和瑞花,王卫国.
梨豹蠹蛾防治技术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6,25(6):28-30.
被引量:1
9
曾彩云,王兰新,余东莉.
乌桕大蚕蛾的人工养殖技术[J]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78-80.
被引量:1
10
师国洪.
河北省园林植物常见天牛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
.河北林业科技,2006(6):50-52.
同被引文献
103
1
邹庆旭,王日龙.
肿腿蜂繁育及其应用技术[J]
.山西林业,2001(5):24-25.
被引量:12
2
郭文超,阿克旦.吾外士,马祁,帕尔哈提.买买提,吐尔逊.阿合买提,Ashidov Murod Ibragimovich.
乌兹别克斯坦棉铃虫的生物防治[J]
.世界农业,2004(7):45-47.
被引量:10
3
王玲萍.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23-26.
被引量:73
4
赵宇翔,董燕,徐正会.
云南省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4,23(5):13-16.
被引量:23
5
李大岔.
松墨天牛在马尾松上的垂直分布及防治要点[J]
.林业勘察设计,2004,24(2):88-89.
被引量:4
6
张克斌,胡木林.
黄斑星天牛人工饲料研究[J]
.林业科学,1993,29(3):227-233.
被引量:16
7
赵锦年.
松墨天牛幼虫生息坑道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1):62-65.
被引量:14
8
安榆林,刁彩华,郑安民,邰明,焦国尧.
进口木材天牛幼虫饲养试验[J]
.植物检疫,1994,8(3):156-159.
被引量:8
9
郝德君,张永慧,戴华国,王焱.
松墨天牛对寄主树木的产卵选择[J]
.昆虫学报,2005,48(3):460-464.
被引量:30
10
郭萌.
北京公布九种高危林业害虫名单[J]
.中国林业产业,2005(4):4-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1
1
姚松,汪来发,朴春根,束庆龙.
林分因素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3):411-415.
被引量:11
2
陈明华,周祖基.
天牛的饲养及寄生蜂的复壮[J]
.辽宁林业科技,2008(5):40-42.
被引量:2
3
徐正会,段艳,郭萧,陈龙官,冯士明.
云南省不同地区松墨天牛生活史比较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4):53-58.
被引量:9
4
高娜,姚洪锡,李超,于丽颖,卢希平.
松褐天牛产卵刻痕在黑松树干上分布规律的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33-38.
被引量:9
5
李祥康,黄焕华,范军祥,黄咏槐,伍建榕.
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引诱剂诱捕效果的影响[J]
.中国森林病虫,2013,32(6):21-23.
被引量:15
6
许柏林,苏廷.
松褐天牛成虫数量波动影响因素调查[J]
.林业科技情报,2017,49(3):20-22.
被引量:1
7
黄丹,王荣蛟,唐平,李桂珍,彭建勇,王守凤,朱俐遐.
攀枝花市松墨天牛龄级划分及各龄期的规律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2018(10):29-31.
被引量:1
8
时鹏,王壮,曾辉,石娟.
低温条件下松墨天牛在我国适生区分布预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34(4):156-161.
被引量:11
9
黄丹,李桂珍,王荣蛟,李录山,柴晓虹,唐平,朱俐遐.
攀枝花市松墨天牛生活史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2021(1):40-42.
被引量:2
10
任金,于正伦,吴让伟,李国耀,陈小平,李山琦,杨兴伟,付俊雪.
四川达州市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措施最佳时机的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21,42(6):46-5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张红梅,张剡,罗振宇,陈国胜,吴呈侠.
杭州西湖景区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研究[J]
.浙江园林,2023(1):86-89.
被引量:1
2
谢美崇.
松枯死木清理对松墨天牛数量的影响[J]
.林业勘察设计,2013,33(1):97-98.
3
陈顺立,杜瑞卿,高宛莉,吴晖,余培旺,赵秋红.
影响武夷山景区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变化的因素分析[J]
.昆虫学报,2010,53(4):427-435.
被引量:18
4
徐正会,姜海波,褚姣娇,段艳,王玲.
测定松墨天牛林间虫口密度的简易方法及其运用[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5):58-64.
被引量:8
5
黄信金.
松墨天牛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数量分布的影响[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1,7(3):175-181.
被引量:1
6
柳建定,李百万,王菊英,赵宝安,舒金平.
浙江省余姚地区松褐天牛的生活世代[J]
.应用昆虫学报,2012,49(5):1282-1286.
被引量:5
7
高娜,姚洪锡,李超,于丽颖,卢希平.
松褐天牛产卵刻痕在黑松树干上分布规律的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33-38.
被引量:9
8
李祥康,黄焕华,范军祥,黄咏槐,伍建榕.
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引诱剂诱捕效果的影响[J]
.中国森林病虫,2013,32(6):21-23.
被引量:15
9
王文琪.
赣北松墨天牛成虫发生及产卵规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4):170-172.
被引量:7
10
张勃龙,窦虹,谢燕梅,刘仪君,杨松.
松褐天牛的一种室内饲养方法[J]
.林业科技通讯,2016(1):39-40.
被引量:1
1
联合防治控制桑瘿蚊危害[J]
.江苏蚕业,1992(4):31-32.
2
张广伦,王兴堂,卢文会,王淑艳,刘红艳,刘红梅,代宝贵.
蛋鸭喹乙醇中毒的诊治[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9):77-77.
3
张亚林,操继跃,姬国政.
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J]
.畜禽业,2004,15(12):60-62.
被引量:1
4
梅永生.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方法[J]
.中国科技纵横,2012(9):247-247.
5
刘竣铎.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与控制[J]
.新农业,2004(4):51-51.
被引量:3
6
Leeanne E. Bargen,沈权.
“猪地方性肺炎及其防治控制”专栏五:生长/肥育猪爆发气喘病时的全面应对措施[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3):17-19.
被引量:1
7
Eileen L. Thacker,魏晓锋,李春华.
“猪地方性肺炎及其防治控制”专栏三:猪肺炎支原体的诊断[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3):10-12.
被引量:1
8
包锡峰,盛福辰,周正度.
对症防治控制鳖鳃腺炎暴发[J]
.科学养鱼,1998(1):22-22.
被引量:2
9
陶阿祥.
生猪“高热病”的防治与控制[J]
.新农村(黑龙江),2013(18):225-225.
10
秦翠绿.
射阳县近几年桑螟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
.蚕桑通报,2006,37(1):62-63.
河南林业科技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