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清代徽州方志的发展
被引量:
6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records in Huizhou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徽州方志是徽州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是徽州修志的鼎盛期,考察这一时期徽州修志的实践是徽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徽学深入研究的需要。本文试图对清代徽州府县乡镇志、专志的发展概况作简单探讨。
作者
刘道胜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05年第7期28-33,共6页
China Local Records
关键词
清代
方志
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献
发展概况
鼎盛期
乡镇志
徽州府
修志
徽学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3
1
朱万曙.
《新安名族志》的版本及其史料价值[J]
.文献,2005(1):119-132.
被引量:6
2
王政.
安徽方志所见民间演剧史料考论[J]
.文献,2004(3):262-269.
被引量:3
3
蒲霞.
大典本《徽州府志》的编修时间和佚文订误[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25-27.
被引量:3
4
蒋元卿.
徽州黄姓刻工考略[J]
.江淮论坛,1980(4):107-112.
被引量:6
5
卞利.
傅岩《歙纪》及其文献价值[J]
.文献,1997(4):216-222.
被引量:4
6
宫为之.
评章学诚《和州志》[J]
.安徽史学,1996(2):32-35.
被引量:1
7
张长明.
谈《嘉庆合肥县志》[J]
.江淮论坛,1982(4):117-118.
被引量:1
8
刘尚恒.
安徽方志概述[J]
.江淮论坛,1982(1):117-120.
被引量:3
9
吴怀祺.
章学诚与《和州志》[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9(4):83-87.
被引量:3
10
赵华富.
《新安名族志》编纂的背景和宗旨[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3):13-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秦浩翔,谢宏维.
明清时期徽州方志编纂与区域社会文化创造[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2(2):237-254.
2
诸葛计.
志人的亮节与秽行[J]
.广西地方志,2008(4):31-36.
3
蒲霞.
近20年来徽州旧志研究综述[J]
.黄山学院学报,2010,12(2):5-8.
4
张小坡.
民国徽州地方志编纂理念的创新及实践[J]
.中国地方志,2010(11):55-59.
被引量:4
5
张安东.
1949年以来安徽旧志整理与研究综述[J]
.中国地方志,2016(8):53-62.
被引量:3
6
程国栋.
清修四刊本《黄山志》插图考略[J]
.美术学报,2021(5):60-6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巴兆祥,朱丽晖.
民国时期休宁修志的现代转型尝试——以《休宁县志馆第一次报告书》为中心的考察[J]
.徽学,2020(1):148-163.
被引量:1
2
张安东.
1949年以来安徽旧志整理与研究综述[J]
.中国地方志,2016(8):53-62.
被引量:3
3
叶勤.
利用地方文献进行徽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949~2018年期刊辑刊文献的计量与分析[J]
.晋图学刊,2019,0(4):77-87.
被引量:2
4
张安东.
民国安徽修志的组织与管理[J]
.史志学刊,2020(6):36-43.
5
李娜.
中国特色地方志文献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文教资料,2021(2):83-86.
被引量:1
6
王卫平,梁爽.
江南方志文化的成就及特点[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3):48-58.
被引量:2
7
黄文记,苏小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旧志整理开发利用的状况、问题与机制优化策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8(5):57-66.
被引量:4
8
陈明.
社会和文化视野中黄山美术图像嬗变考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53(3):30-39.
9
程国栋.
谁见幽人独往来——晚明画家郑重生平绘事考略[J]
.美术观察,2025(6):89-99.
1
范家全.
略论徽州地方志的特色[J]
.沧桑,2007,0(3):180-181.
被引量:2
2
张健.
徽州方志考[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5):122-124.
被引量:1
3
宋杰.
徽州家谱与徽州方志[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7):95-97.
被引量:2
4
蒲霞.
《永乐大典》所收方志的特点和价值——以徽州方志为考察中心[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64-69.
被引量:1
5
郑小春.
十年磨砺,嘉惠学林——评《徽州方志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5):162-164.
6
黄静静.
徽州地方志中所记物产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5(9):27-30.
7
张健.
明清徽州方志与妇女贞节史料[J]
.沧桑,2011(5):100-102.
被引量:2
8
翟屯建.
民国徽州方志编纂中的创新与守旧[J]
.中国地方志,2010(11):60-64.
被引量:3
9
刘道胜,朱昌荣.
明代徽州方志述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4):456-459.
被引量:3
10
蒲霞.
大典本《新安志》的编修时间和佚文辑补[J]
.中国地方志,2007(1):56-59.
被引量:3
中国地方志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