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制氢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概述了氢气的重要性,对生物制氢的方式、产氢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筛选构建高效产氢菌株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目前生物制氢存在的问题。
作者
夏晓峰
曾如意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福建轻纺》
2005年第7期5-10,共6页
The Light & Textile Industries of Fujian
关键词
生物制氢
产氢机理
影响因素
高效产氢菌株
分类号
TQ116.2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47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6
1
王艳辉,吴迪镛,迟建.
氢能及制氢的应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化工进展,2001,20(1):6-8.
被引量:76
2
杨素萍,赵春贵,曲音波,钱新民.
生物产氢研究与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22(4):44-48.
被引量:28
3
Woodward J,Mark O,Kimberley Cordray, et al. Nature,2000,405,6790:1014-1015.
4
Biohydrogen production deserves serious funding. Nature Biotechnol,1996,14(7):199.
5
LaMer A. Science,1995,267:613.
6
Nandi. R,Sengupta S. Crit Rev Microbiol,1998,24(1):61-84.
7
韩志国,李爱芬,龙敏南,韩博平.
微藻光合作用制氢——能源危机的最终出路?[J]
.生态科学,2003,22(2):104-108.
被引量:14
8
Appel J,Schulz R 1998. Hydrogen metabolism in organisms with oxygenic photosynthesis:hydrogenases as important regulatory devices for a proper redox poising? [J]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B:Biology,47:1-11.
9
左宜,左剑恶,张薇.
利用有机物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1):97-99.
被引量:29
10
任南琪.有机废水处理生物产氢原理与工程控制对策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1993.
二级参考文献
115
1
徐向阳,郑平,俞秀娥,冯孝善.
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有机废水过程产氢的研究——Ⅱ.红假单胞菌菌株D利用有机物光产氢的特性[J]
.太阳能学报,1993,14(4):288-294.
被引量:17
2
任南琪,王宝贞.
有机废水处理生物制氢技术[J]
.中国环境科学,1994,14(6):411-415.
被引量:73
3
刘文鹏,王新林.
我国开展燃料电池研究开发设想[J]
.电站系统工程,1995,11(2):3-6.
被引量:2
4
马放,戴爱临,任南琪,曾莉,崔雅珊.
产酸相最佳发酵类型[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5,28(5):63-68.
被引量:10
5
元英进,史春梅,韩金玉.
生物法制氢[J]
.现代化工,1995,15(7):8-11.
被引量:13
6
李乃朝,衣宝廉.
国外燃料电池研究发展现状[J]
.电化学,1996,2(2):128-135.
被引量:16
7
赵一章.产甲烷细菌及研究方法[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8
陈因 方大惟.蓝藻(Anabaena7120)的光合放氢和参与放氢的酶[J].植物生理学报,1985,11(1):33-41.
9
顾天青 王发珠.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整体细胞放氢特性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1984,10(1):1-9.
10
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学教研室.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247
1
尹爱国,林汉森.
生物制氢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51-53.
被引量:3
2
刘荣厚,郝元元,叶子良,王远远,沈飞,武丽娟.
沼气发酵工艺参数对沼气及沼液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S1):85-88.
被引量:84
3
荆艳艳,周雪花,李遂亮,张全国,陈亮,李刚.
光合细菌产氢系统产热速率影响因素[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3):184-188.
被引量:6
4
侍霞,薛志根.
生物制氢的前景展望[J]
.科技经济市场,2007(11):132-133.
被引量:1
5
陈小粉,柳娴,李小明,杨麒,曾光明,王冬波,郑峣.
微生物电解产氢新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9):82-86.
被引量:3
6
刘杨,杨平.
从废水中回收沼气能及氢能与电能[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0):133-139.
被引量:5
7
严晓娟,陈朋,广忠勇,郭天力,胡先望,梁宁.
微生物制氢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2011,21(6):91-96.
被引量:1
8
沈燕飞,胡岚,张咏.
有机废水生物制氢资源化技术进展[J]
.环境与发展,2013,25(8):135-139.
被引量:2
9
陈书明,陈玮.
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的影响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117-119.
被引量:1
10
乔春珍.
含碳能源制氢的现状及发展[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0,6(2):40-4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2
1
顾钢.
国外氢能技术路线图及对我国的启示[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7(4):34-37.
被引量:26
2
王丽,陈卫平.
纤维质原料制燃料酒精的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2005(3):57-60.
被引量:26
3
邵玉艳,尹鸽平,高云智.
氢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电源技术,2005,29(6):410-415.
被引量:14
4
司利增,边耀璋.
生物柴油特性分析与应用[J]
.交通标准化,2005,33(10):89-92.
被引量:4
5
赵宗保,华艳艳,刘波.
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11):1-6.
被引量:137
6
钟小兰.
推广农村沼气池 建设节约型社会[J]
.广西节能,2005(4):44-45.
被引量:2
7
资树荣,雷朝阳.
发展农村沼气产业 建设节约型新农村[J]
.理论学刊,2006(1):49-50.
被引量:9
8
王孟杰,谭天伟,朱卫东.
中国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发展[J]
.中国科技产业,2006(2):80-84.
被引量:8
9
张全国,师玉忠,张军合,杨群发,周磊.
太阳光谱对光合细菌生长及产氢特性的影响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7,28(10):1135-1139.
被引量:9
10
张立宏,周俊虎,陈明,程军,刘建忠,岑可法.
活性污泥分离混合菌的光合产氢特性分析[J]
.太阳能学报,2008,29(2):145-15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2
1
申进玲,周俊.
纤维素与清洁能源[J]
.科技资讯,2006,4(9):188-189.
被引量:2
2
周雪花,王毅,徐广印,荆艳艳,张全国.
光合细菌小分子酸醇产氢试验研究[J]
.太阳能,2009(7):36-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翟继辉,周慧秋.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20-24.
被引量:21
2
于清涛,李赞.
哈尔滨市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54-56.
被引量:1
3
张桂芝,邵承斌,王星敏,景佳佳.
序批式光合细菌产氢过程中底物的消耗特征[J]
.应用化工,2017,46(12):2408-2411.
被引量:1
1
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J]
.金属功能材料,2014,21(1):62-62.
2
生物化学工程[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13(2):16-16.
3
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研究获进展[J]
.当代化工,2014,43(2):212-212.
4
齐中,王熙,李来胜,董海太.
基于水热法制备的TiO_2/MoS_2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制氢活性[J]
.环境化学,2016,35(5):1027-1034.
被引量:14
5
朱建良,冯有智.
固氮类微生物产氢机理研究进展[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1):102-106.
被引量:17
6
林明,任南琪,马汐平,王爱杰,马放,王相晶.
产氢发酵细菌培养基的选择和改进[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4):398-402.
被引量:44
7
李冬敏,陈洪章,李佐虎.
生物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3,19(4):1-5.
被引量:47
8
林明,任南琪,马汐平,马放,王爱杰,王相晶,李建政.
混合菌种非固定化技术制氢反应器产氢效能[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34(6):815-819.
被引量:8
9
李雯,宋倩雯,张念慈,曹逸坤,许享,郭贝贝,潘欣语,李永峰.
光发酵制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
.化工进展,2010,29(S1):79-83.
被引量:2
10
李建政,任南琪,林明,王勇.
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中试研究[J]
.太阳能学报,2002,23(2):252-256.
被引量:66
福建轻纺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