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55-56,共2页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参考文献6
-
1陈志清,杨更发,林军明.微生物检验净化实验室的设计建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4):514-515. 被引量:10
-
2张聪恪.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保证的方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5):649-649. 被引量:7
-
3.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
4沈德新,封志纯,杜江.一种实用菌种的保存方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6):757-757. 被引量:5
-
5金春光,徐景野.细菌检验室间质控12年回顾[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1):104-104. 被引量:5
-
6赖秀云.透过一株盲样考核菌株看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2):234-23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霍乱防治手册》编写组.《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M].,..
-
2孟昭赫主编.《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注解》(微生物部分)[M].,..
-
3.GB/T.1996:16292—16294.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S].,1996..
-
4.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S].,2001..
-
5.GB4789—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
6Codex,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azant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 System. Rome, Codex Alimentarius Conmmission FAO, 1993.
-
7ICMSF, Sampling far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nd, 1986.
-
8F奥斯伯 R布伦特 等.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25-657.
-
9陈秀英.菌种保存方法的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12(2):231-231. 被引量:25
-
10陈剑刚.GB/T15481-2000标准在卫生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12(4):487-488.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32
-
1李大鹏,吕春雷,李乃义,翟真真,齐峥,李静.做好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人员感染防护工作的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3(12):1144-1145.
-
2林增文,卓绮玲,邹伟民.广东省2002年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248-250. 被引量:1
-
3卢秀琼,钱桂平,赖诗韵,李晓敏.微生物室间质控考核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271-1272.
-
4黄霞云.人工传代、低温与超低温法保存菌种的效果比较观察[J].现代医院,2006,6(8):73-74. 被引量:8
-
5李磊.调味品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的方法[J].中国调味品,2006,31(10):54-56. 被引量:1
-
6林军明,魏兰芬,潘协商,陆龙喜,黄良.洁净手术部的综合性能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3):261-262. 被引量:4
-
7胡小玲,杨更发.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标样在微生物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2):2320-2321. 被引量:9
-
8纪双利,王焕珍.空气中毒物测定的质量保证[J].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37-2338.
-
9赵玲玲.微生物检验应当注意的几个因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2):106-106.
-
10李大鹏,刘文清,王永清,杨德利,李乃义.医院动物实验设施消毒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6):680-681.
同被引文献19
-
1李志勇,谢钧宪,许龙岩,翁文川,王志强,易敏英,高东微.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检验检疫科学,2004,14(4):5-9. 被引量:37
-
2陈文胜,刘礼平,罗建波,胡寒雁,胡少明.卫生微生物实验室间质量评价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5):624-625. 被引量:11
-
3兰中伟,何玲,袁桢,孙桂君.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初步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85-1185. 被引量:4
-
4马清霞.县级疾控中心卫生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75-1776. 被引量:5
-
5李苏英.盲样菌株微生物室间质控考核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 被引量:8
-
6朱伟光.实验室间微生物检测能力比对质控报告[J].江苏预防医学,2006,17(2):59-61. 被引量:3
-
7周红雨.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9):1150-1152. 被引量:11
-
8黄薇,蔡炯,黄剑屏,苗艳芳.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与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134-136. 被引量:44
-
9卫生部.GB/T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s].北京:卫生部,2008.
-
10蒋卫平.参加实验室室间微生物检测能力比对的体会[J].江苏预防医学,2007,18(3):70-7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6
-
1王福,于洋.论如何加强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J].口岸卫生控制,2007,12(6):7-8.
-
2孙杰.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初探[J].中外医疗,2009,28(18):139-139. 被引量:2
-
3高强.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及其应用[J].科技资讯,2011,9(28):239-239. 被引量:7
-
4程小迎,张梅.2009-2011年扬通徐镇泰五市疾控机构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11):1016-1019. 被引量:3
-
5张玉芬,关玉鑫,夏宗聪.一次微生物混合菌种盲样鉴定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A02):33-34.
-
6刘梅.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12):177-17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5
-
1闵敏,张梅,赵姝旻.2012-2023年仪征市疾控实验室微生物室间比对结果分析[J].实验室检测,2024(2):125-129. 被引量:1
-
2赵惠,刘勋.临床微生物学室内质量控制的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757-758. 被引量:2
-
3陈超敏,陈继道.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与生活,2012(4):160-160.
-
4毕艳明.浅谈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几点因素[J].科技与生活,2013(4):213-213.
-
5王治国.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J].当代医学,2014,20(7):147-148. 被引量:12
-
6张毅.关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分析[J].中外食品工业(下),2014(4):56-56. 被引量:2
-
7张海英.2007年-2016年微生物室间质控结果分析与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6):911-912. 被引量:1
-
8汪艳玲,赵怀荣,刘纯成,侯海燕.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评价标准探讨及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8):2302-2304. 被引量:2
-
9吴青,马芳.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J].食品安全导刊,2019(15):101-102. 被引量:2
-
10于晓丹.影响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的因素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30):65-66.
-
1曹玉芹,马嵩,汤斌.对现行有效标准规范的几点疑惑及建议[J].职业与健康,2004,20(1):122-123.
-
2车文忠,杨江民.医院微生物室检验人员职业暴露与自我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69-969. 被引量:2
-
3王绥家,黄宏星.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557-2558. 被引量:17
-
4彭诗雨.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工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0):269-270.
-
5李明育.实验室中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概述[J].中外医疗,2012,31(5):175-176. 被引量:8
-
6孔秀珍.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1):1395-1396. 被引量:1
-
7赵玲玲.微生物检验应当注意的几个因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2):106-106.
-
8石帮辉.计量认证复审合成密码水样检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20(8):34-35.
-
9谌模武.实验室资质认定中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探讨[J].健康必读(下),2011(5):90-90.
-
10郭晓红,陈曙光.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机构的几个问题[J].卫生软科学,2001,15(3):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