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
被引量:
15
Discussion about model of rain utilization project in the north 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邯郸市雨水利用为例,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的潜力和经济效益,探讨了适合北方城市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的两种雨水利用工程模式: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雨水收集利用模式。两种工程的运用很大程度上缓解北方城市用水紧张状况,减轻雨水排放管网负荷,经济效益可观。
作者
郭凤台
朱磊
机构地区
河北工程学院水电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Water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基金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2Z4281-07)
关键词
雨水利用
工程模式
北方城市
经济效益
气候特点
利用模式
雨水收集
收集利用
经济发展
城市用水
雨水排放
邯郸市
屋顶
管网
分类号
TU991.114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TN929.5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118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80
参考文献
3
1
陈玉恒.
城市雨洪利用的构想[J]
.水利发展研究,2002,2(4):32-33.
被引量:10
2
丁跃元,马智杰,周子昌,刘卫东,曹波,黄玉璋.
城区雨洪利用中可渗透路面砖配合比的最优化研究[J]
.北京水利,2003(1):12-13.
被引量:5
3
汪慧贞,车武,胡家骏.
浅议城市雨水渗透[J]
.给水排水,2001,27(2):4-7.
被引量:89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郭凤台,朱磊.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4):9-11.
被引量:15
2
张静,何俊仕,王本德.
城市排涝体系优化规划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4):544-549.
被引量:18
3
顾正斌,侯毅凯,王慧勇.
邯郸市城区雨水利用途径探索[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6):12-14.
被引量:4
4
胡家骏.我国传统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原则初探[J].中国给水排水,1987,3(4):30-32.
5
胡家骏,中国给水排水,1987年,3卷,4期,30页
6
城市防洪课题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防洪规划,2001(03).
7
董文虎.浅谈水资源水权与水利工程供水水权,2001(01).
8
高湘,王国栋,张明.
浅谈规划中的城市雨洪利用[J]
.山西建筑,2008,34(26):180-181.
被引量:3
9
胡德胜,马兴华,左其亭,胡晓栩.
绿地规划建设模式与城镇雨洪资源利用[J]
.水利水电技术,2008,39(9):12-15.
被引量:5
10
刘世虹,崔香娥,郭凤台,孙红,于振红.
北方城市雨洪径流水质和利用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647-1564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01
1
胡震峰.
雨水资源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J]
.山西建筑,2004,30(15):19-20.
被引量:7
2
赵飞,张书函,陈建刚,孔刚,龚应安.
透水铺装雨水入渗收集与径流削减技术研究[J]
.给水排水,2011,37(S1):254-258.
被引量:55
3
兰鸣,杨建英.
浅谈北京市城区道路积水原因及防治对策[J]
.给水排水,2009,35(S2):71-73.
被引量:4
4
徐翘,邵卫云.
浅议生态化的城市排水系统[J]
.市政技术,2004,22(6):385-387.
被引量:6
5
陈娟,叶闽,杨国胜.
绿色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研究[J]
.住宅科技,2004,24(10):44-46.
被引量:21
6
张元勋.
城市雨水资源化技术[J]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1):28-31.
被引量:9
7
化全利,吴海山,白国营.
2004年7月10日北京城区暴雨分析及减灾措施[J]
.水文,2005,25(3):63-64.
被引量:9
8
赵莹,李鹏.
浅议城市雨水资源利用[J]
.山东水利,2005(10):4-4.
被引量:2
9
马智杰,徐小元,居江.
区域良性水循环的探讨和示范[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5,3(3):216-221.
被引量:6
10
戚玉丽.
雨水直接排放给嘉兴城市所带来问的题[J]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6):75-7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8
1
张书函,陈建刚,丁跃元.
城市雨水利用的基本形式与效益分析方法[J]
.水利学报,2007,38(S1):399-403.
被引量:59
2
赵慧芳,苏德荣.
北方高尔夫球场雨水资源的利用模式[J]
.北京水务,2008(1):24-26.
被引量:2
3
张大伟,赵冬泉,陈吉宁,王浩正.
城市暴雨径流控制技术综述与应用探讨[J]
.给水排水,2009,35(S1):25-29.
被引量:21
4
杨晚生,张艳梅,张吉光.
城市雨水利用与蓄水屋顶防热节能[J]
.节能,2004,23(7):17-19.
被引量:7
5
陈娟,强桂芬.
呼和浩特市雨洪资源利用前景[J]
.内蒙古水利,2004(1):112-113.
被引量:4
6
侯立柱,丁跃元,张书函,廖日红,陈建刚.
北京市中德合作城市雨洪利用理念及实践[J]
.北京水利,2004(4):31-33.
被引量:15
7
王娟,蔺银鼎.
城市绿地生态效应[J]
.草原与草坪,2004,24(4):24-27.
被引量:37
8
李俊奇,车伍,池莲,刘松.
住区低势绿地设计的关键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给水排水,2004,30(9):41-46.
被引量:44
9
侯玉玲,张艳红,李春辉.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4(6):11-13.
被引量:12
10
张军锋,何俊仕.
沈阳市城区雨水利用对策[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546-54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5
1
崔忠义,石宇,霍惠玉.
沈阳市雨水资源利用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8):122-122.
被引量:2
2
张志政,张迪,王惠.
西安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53-15155.
被引量:1
3
刘世虹,崔香娥,郭凤台,孙红,于振红.
北方城市雨洪径流水质和利用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647-15649.
被引量:5
4
张崇厚,高晓磊.
中国北方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生态设计[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794-797.
被引量:26
5
赵慧芳,苏德荣,赵会娟.
水泥混凝土路面集雨产流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3):229-232.
被引量:10
6
汪斌,周培军.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模式探讨与研究[J]
.河南建材,2009(5):150-151.
被引量:4
7
裴青宝,张建丰,吴继强,李涛.
西安市城市雨水利用方式探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5):123-126.
被引量:3
8
陈善彦,张亚群,陶伟.
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项目雨水利用工程技术探讨[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3):21-23.
9
贾艾晨,许士国,张情.
大连地区城市雨水利用前景分析[J]
.中国防汛抗旱,2012,22(1):43-45.
被引量:2
10
林文博,张泽中,徐晨光.
人工暗河城市雨洪蓄排系统[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71-16774.
二级引证文献
80
1
姜楠,朱天平,赵继伟,袁月.
城市房地产项目水土流失评价[J]
.建筑经济,2021,42(S01):308-311.
被引量:2
2
郭凤台,朱磊.
北方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模式探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4):9-11.
被引量:15
3
张静,何俊仕,王本德.
城市排涝体系优化规划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4):544-549.
被引量:18
4
顾正斌,侯毅凯,王慧勇.
邯郸市城区雨水利用途径探索[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6):12-14.
被引量:4
5
高湘,王国栋,张明.
浅谈规划中的城市雨洪利用[J]
.山西建筑,2008,34(26):180-181.
被引量:3
6
胡德胜,马兴华,左其亭,胡晓栩.
绿地规划建设模式与城镇雨洪资源利用[J]
.水利水电技术,2008,39(9):12-15.
被引量:5
7
刘世虹,崔香娥,郭凤台,孙红,于振红.
北方城市雨洪径流水质和利用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647-15649.
被引量:5
8
薛丽芳,谭海樵.
城市化进程中的洪涝灾害与雨水水文循环修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58-11061.
被引量:9
9
胡庆华.
城市雨水排水与雨洪利用[J]
.东北水利水电,2009,27(9):45-46.
被引量:2
10
鹿新高,庞清江,邓爱丽,王伟锋.
城市雨水资源化潜力及效益分析与利用模式探讨[J]
.水利经济,2010,28(1):1-4.
被引量:22
1
王艳芳,杨国利.
论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在雨水收集利用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
被引量:1
2
张书函,丁跃元,陈建刚.
德国的雨水收集利用与调控技术[J]
.北京水利,2002(3):39-41.
被引量:35
3
陈丽,周围.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浅析[J]
.北方交通,2014(S2):56-59.
被引量:5
4
水工.
绍兴市小舜江供水二期工程启动[J]
.给水排水,2004,30(6):92-92.
5
廖燕华.
城市降噪排水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J]
.河南科技,2014,33(10):164-164.
被引量:4
6
赵华,郜猛,胡胜,徐俊杰.
热水供热枝状管网负荷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J]
.建筑技术开发,2016,43(2):58-60.
7
刘丽华.
对供热管网网损的分析[J]
.天津电力技术,2001(1):25-26.
8
贺坤,张志国,白露.
上海地区屋顶绿化创新性设计及营建研究[J]
.北方园艺,2016(6):80-84.
被引量:8
9
章涛.
DDS倒闭风波[J]
.新世纪周刊,2010(6):72-74.
10
赵冬泉,王浩正.
数字排水技术研究与应用(九)——用于污水管网负荷与布局连通分析[J]
.给水排水动态,2010(2):20-22.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