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小学电教(综合)》
2005年第5期50-51,共2页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基金
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二级参考文献15
1 王亚南.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J] .心理科学进展,1996,6(4):34-38. 被引量:31
2 叶浩生.行为主义的演变与新的新行为主义[J] .心理科学进展,1992,2(2):19-24. 被引量:14
3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797.
4 [2]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5 [3]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Z].台北:华东书局.1992.587.
6 [1][美]爱德华·C·托尔曼.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M].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7 [7]杨清.简明心理学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
8 [1]林传鼎.心理学词典[Z].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8.
9 [14][俄]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斯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10 [15]Blumer, H. Society as Symbolic Interaction. In Rose, A. (ed.),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es: A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2.
共引文献670
1 高颖,许晓峰.全效体验式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为例[J] .装饰,2022(12):101-106. 被引量:12
2 蒋雯.从“预制”到“弹性”——“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差异、特点与运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1(10):78-79.
3 韩莉莉.投屏技术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分析与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20,0(5):82-82.
4 刘世辉,惠俊霞.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8):248-249.
5 苏布德.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研究[J] .电子技术(上海),2020,49(5):182-185. 被引量:1
6 张梦一.城市形象推广中叙事性策划的分析[J] .区域治理,2017,0(3):167-167.
7 王永锋,何克抗,王以宁.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论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4):50-58. 被引量:20
8 李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对策[J] .太原科技,2007(4):90-91. 被引量:2
9 石新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航海教育研究,2006,23(4):27-29. 被引量:1
10 曹贤钟.关于“CAI课件制作”课程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05(6):100-102.
同被引文献8
1 储开桂,吴星,徐正群.新课程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调查[J] .化学教育,2004,25(8):43-46. 被引量:7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7-15. 被引量:632
3 苗逢春.信息技术与教学法的整合沿革与现实任务[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17(2):68-68. 被引量:1
4 任建华,冉鸣.全交互智能化化学课件及实现方法浅析[J] .化学教学,2006(9):47-49. 被引量:14
5 林素琴,姜孟.化学课堂气氛“沉闷”的教师主导原因分析及其调控策略[J] .化学教学,2007(6):20-23. 被引量:2
6 程鹏.Flash交互动画在电子技术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24(1):90-92. 被引量:4
7 邓弘,康勇,陈坚.《电力电子学》多媒体交互式虚拟实验的实现技术[J] .现代教育技术,2003,13(3):44-47. 被引量:8
8 薛青峰.实施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及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J] .化学教育,2004,25(5):46-4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8
1 刘源,陈琰君,冉鸣.浅谈化学实验仿真教学课件的开发[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06X):32-34. 被引量:10
2 刘源,蔡军,冉鸣.对物理化学实验课件的分析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2):47-49. 被引量:5
3 黄红梅,严海林,谢康,冉鸣.应用交互智能性教学课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初探[J] .化学教学,2008(3):44-47. 被引量:10
4 马文礼,冉鸣.一种新型化学课件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育,2008,29(1):58-59. 被引量:10
5 吴海燕,刘源,冉鸣.交互仿真智能性课件运用于气体溶解教学初探[J] .化学教育,2008,29(2):53-55. 被引量:10
6 吴海燕,冉鸣.交互智能性化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3):110-111. 被引量:1
7 燕国栋,孙晋海.体育教学领域中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J] .体育科研,2008,29(5):68-70. 被引量:11
8 王晓军,冉鸣,张勇,唐杰.计算机辅助化学探究性学习初步探索[J] .化学教育,2008,29(10):41-43. 被引量:4
9 蒋红霞,张淑华,冉鸣.应用交互仿真智能性课件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J] .化学教学,2009(3):57-58. 被引量:1
10 黎国兰,李松,冉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10):64-65. 被引量:2
1 李风华.Flash MX在中学物理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J] .电脑学习,2007(6):33-34. 被引量:1
2 边联.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以《Flash MV创作》校本课程为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7):105-106.
3 魏延松.浅谈分层教学的实施[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8(5):19-21. 被引量:20
4 熊家昌.谈小学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1):2-2.
5 马立新.探析新时期的师生关系[J] .教育论坛,2005(3):23-24.
6 黄春康.中年教师的困扰[J] .教师之友,2003(2):65-65.
7 冯宗杰.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道德要求[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8 张东觉.情感教育:中学教学的法宝[J] .成才之路,2012(7):51-51. 被引量:1
9 郭书芹.论教师职业道德的层次[J] .河北教育(教学版),1999,0(5):11-12. 被引量:1
10 钱昆明.论CAI和CAL[J] .中国电化教育,1998(10):16-18.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