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纪人》
2005年第6期24-25,共2页
Broker
同被引文献6
-
1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J].人口研究,2004,28(5):2-11. 被引量:457
-
2殷泓.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发展空间巨大[N].光明日报,2008年4月15日2版.
-
3UN Population,Neil Howe.The graying of the Middle Kingdom,The Demographics and Economics of Retirement Policy in China,2004.
-
4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课题组,马力,桂江丰.以科学发展为主导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2010,34(5):12-21. 被引量:24
-
5王清.调整我国退休年龄的依据分析[J].经济纵横,2000(6):29-30. 被引量:20
-
6骆勤.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职责[J].财政研究,2004,20(4):49-51.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77
-
1李佳臻.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城乡差异特点及经济发展战略综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3(11):26-28. 被引量:1
-
2孙爱军,刘生龙.人口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1):37-46. 被引量:62
-
3李玉周,王蕊.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593-2596. 被引量:1
-
4陈亮,姬乃春,郑永才,徐景彩.论人口负债期的健康老龄化——陕西农村老年人体质健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66-167. 被引量:3
-
5刘莉.中国老龄化成本的特征与风险防范体系构建[J].浙江社会科学,2013(12):92-98. 被引量:1
-
6马力,桂江丰.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J].人口研究,2012,36(1):45-51. 被引量:10
-
7冯永华.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5):64-66. 被引量:10
-
8张丽杰.人口红利相关问题综述[J].当代社科视野,2012(5):5-9. 被引量:1
-
9刘晓梅.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及路径选择[J].人口研究,2012,36(5):104-112. 被引量:133
-
10王爱华.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再审视[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91-96. 被引量:25
-
1齐哲.魔鬼辞海[J].杂文选刊,2008,0(1):16-17.
-
2王先霈.可备一格的诡异[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8(8):6-6.
-
3周国勇.商机,来自灵敏的嗅觉[J].意林(原创版),2008,0(4):49-49.
-
4小轩.乾隆爷的选婿心得[J].八小时以外,2009(5):70-71.
-
5赵雪.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J].中国石油石化,2016,0(6):30-31.
-
6张锐.跨界和融合:我理解的客厅革命[J].青年记者,2013(23):13-13. 被引量:1
-
7丁川陈妍.拉奥尼奇我是一个喜欢掌控大局的人——专访加拿大90后巨星拉奥尼奇[J].网球天地,2013(11):42-43.
-
8姜望.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的破灭[J].群文天地,2012(A12):157-157.
-
9王兴刚,王云青.《指环王》的启示(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6):53-54.
-
10闫会才.用美丽的诗句为醉人的山水留照——微型山水诗写作方法例说[J].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9(3):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