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研究动态
被引量:
4
Research Situation of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的最新研究动态进行了介绍,指出SHS技术作为一种制备和合成材料的新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经济、材料性能优良等优点,现已成为制备新材料的崭新途径,并提出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
陆大勤
张龙
赵忠民
王建江
机构地区
军械工程学院先进材料研究所
出处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9-63,共5页
Journal of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合成技术
研究动态
高温
蔓延
合成材料
材料性能
研究方向
新技术
新材料
制备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Q225.24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4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75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5
1
王建江,叶明惠,赵忠民,杜心康.
SHS陶瓷内衬复合弯管的制备[J]
.金属热处理,1998,23(12):4-6.
被引量:25
2
张修庆,朱心昆,颜丙勇,程抱昌.
反应球磨技术制备纳米材料[J]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19(2):95-99.
被引量:14
3
王声宏.
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的最新进展[J]
.粉末冶金工业,2001,11(2):26-34.
被引量:23
4
王志伟,施雨湘,杨圣品.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新进展[J]
.材料保护,2002,35(5):1-3.
被引量:9
5
郭文宇,岳振星,周济,李龙土,桂治轮.
Bi_2O_3对自燃烧法合成NiZnCu铁氧体的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压电与声光,2001,23(5):391-393.
被引量:6
6
郭睿倩,李洪桂,孙培梅,李运姣,赵中伟.
轻稀土镧取代M型钡铁氧体超微粉末的合成与表征[J]
.稀有金属,2001,25(2):86-89.
被引量:26
7
朱振峰,王若兰.
自蔓延燃烧合成陶瓷粉体的研究进展[J]
.中国陶瓷,2004,40(1):28-31.
被引量:25
8
熊纲,杨绪杰,王晓慧,陆路德,汪信.
X型六角晶系钡铁氧体纳米晶的制备和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19(9):1467-1470.
被引量:20
9
吴人洁.复合材料[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319-329.
10
Mossino P.Someaspectsin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J].Ceramics Internationa,2004,(30):311-332.
二级参考文献
84
1
丁子上,翁文剑.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材料的进展[J]
.硅酸盐学报,1993,21(5):443-449.
被引量:156
2
殷声,叶宏煜,郭志猛,王绪,赖和怡.
陶瓷内衬钢管的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4,16(4):335-339.
被引量:37
3
卢柯,刘学东,胡壮麒.
纳米晶体材料的Hall—Petch关系[J]
.材料研究学报,1994,8(5):385-391.
被引量:86
4
董远达,柳林.
机械化学反应法制备纳米晶TaC和TaSi_2[J]
.材料研究学报,1994,8(6):543-545.
被引量:6
5
王克智,张曙光.
离心SHS陶瓷内衬复合管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J]
.硅酸盐学报,1995,23(3):286-290.
被引量:27
6
林立,薛群基.
自蔓延高温合成碳化铬金属陶瓷熔覆层[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5,24(1):43-48.
被引量:12
7
段辉平,殷声,赖和怡.
SHS-离心法制备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的成分控制[J]
.粉末冶金技术,1996,14(1):14-18.
被引量:9
8
赵文轸.
溶胶-凝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
.材料导报,1996,10(6):12-15.
被引量:16
9
仝健民,李继红,王春.
添加剂对静态铝热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涂层影响的研究[J]
.机械工程材料,1996,20(3):36-39.
被引量:17
10
徐跃华,徐秀廷,冯守华,庞文琴.
CePO_4的水热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8):1182-118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75
1
李航,陈秀娟,张鹏林.
燃烧合成LiFe1-xMnxPO4正极材料的研究[J]
.粉末冶金工业,2020,30(1):7-11.
被引量:4
2
程花蕾,崔斌,成海鸥,张昊,畅柱国,史启祯.
溶胶-自蔓延燃烧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
.电子器件,2007,30(6):2015-2017.
被引量:8
3
韩志东,董丽敏,吴泽,张显友.
Structure of BaLa_x Fe_(12-x)O_(19)/SiO_2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6,24(z2):75-77.
4
HAN Zhidong,DONG Limin,ZHANG Dawei,WU Ze,ZHANG Xianyou.
Synthesis of BaFe_(12)O_(19)/MFe_(2)O_(4)(M=Co,Mn)by sol-gel method[J]
.Rare Metals,2006,25(z1):462-465.
5
张瑞珠,师素娟.
钙钛矿包容核废物致密化工艺参数优化[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29(3):37-40.
被引量:1
6
赵廷凯,柳永宁,朱杰武.
纳米材料概述[J]
.功能材料,2004,35(z1):2675-2678.
被引量:4
7
王建江,赵忠民,张龙,姚占军.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在铸造领域中的应用[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S1):170-174.
被引量:4
8
于加洋.
反应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J]
.科技资讯,2007,5(19):3-4.
9
许乃岑,宋杰,王丽熙,沈加林,张其土.
镝掺杂W型钡镍铁氧体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J]
.稀有金属,2010,34(2):307-311.
被引量:3
10
李杨.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应用[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40-4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3
1
吴晓东,柴永新,傅小明,傅明喜,戴起勋.
蓝钨制取超细钨粉的研究[J]
.稀有金属,2005,29(4):570-573.
被引量:12
2
蒋久信,陈卫武,王佩玲,程一兵,庄汉锐,严东生.
炉渣α-sialon粉的高温自蔓延燃烧合成及炉渣α-sialon陶瓷性能的研究[J]
.无机材料学报,2004,19(4):953-957.
被引量:11
3
徐利华,连芳,张微,秦龙,徐斌,夏雯.
电厂粉煤灰合成低成本高性能复相陶瓷与耐火材料的研究[J]
.现代技术陶瓷,2004,25(2):13-15.
被引量:3
4
顾幸勇,方东林,袁瑛.
粉煤灰高掺量制备耐火材料的研究[J]
.中国陶瓷工业,2001,8(4):1-6.
被引量:6
5
张彩霞.
超细钨粉高能球磨工艺的探讨[J]
.江西有色金属,2005,19(1):33-34.
被引量:12
6
张立,陈泳华,刘汝模.
以蓝钨为原料制取的粗颗粒W粉、WC粉特性的研究[J]
.硬质合金,1994,11(4):200-204.
被引量:4
7
宿新泰,燕青芝,葛昌纯.
低温燃烧合成超细陶瓷微粉的最新研究[J]
.化学进展,2005,17(3):430-436.
被引量:34
8
马衍军.
日本BOF耐火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J]
.国外耐火材料,2005,30(3):5-11.
被引量:1
9
姜华.
宝钢用后耐火材料的技术研究与综合利用[J]
.宝钢技术,2005(3):9-11.
被引量:19
10
鲁晓勇,张德,蔡水洲.
粉煤灰合成SiAlON粉体研究[J]
.耐火材料,2005,39(4):259-26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邢存章,高菲,吕海亮,谭明臣.
燃烧法制备铝酸锌超细粉体的研究[J]
.现代化工,2007,27(4):44-45.
被引量:1
2
吴椿烽,高里存.
工业废料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J]
.耐火材料,2007,41(4):298-301.
被引量:4
3
欧阳辰鑫,林文松,吴柯夫.
TiB_2靶材及涂层的制备[J]
.热加工工艺,2009,38(24):72-73.
4
张彩霞,周阳.
高性能超细钨粉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上海有色金属,2010,31(4):189-1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吴小贤,房明浩,孙占兴,徐慧铭,赵凯,刘艳改,黄朝晖.
用煤系高岭土制备轻质隔热材料的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2009,38(S1):399-402.
被引量:1
2
彭犇,岳昌盛,巩夏玮,郭敏,张梅.
煤矸石和用后耐火材料合成多孔堇青石[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32(4):499-503.
被引量:11
3
朱玲旭,燕青芝,郎少庭,徐磊,葛昌纯.
钨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研究进展[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22(12):3522-3528.
被引量:24
4
赵明臻,梁锦.
耐火材料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综述[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2,33(4):17-24.
被引量:3
5
何芮,童义平,郑晓丹.
掺铕长余辉铝酸锌荧光粉合成条件研究[J]
.中国陶瓷,2013,49(7):41-42.
6
Wu Xiaowen,Chi Peng,Cheng Bohao,Zhang Yuena,Su Wei,Min Xin,Fang Minghao,Liu Yan’gai,Huang Zhaohu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used refractories:A review[J]
.China's Refractories,2020,29(3):38-47.
被引量:3
7
喻相标,肖杰,郭少毓,肖义钰,廖春发,姜平国.
蓝钨氢还原制备钨粉工艺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21,12(3):35-41.
被引量:8
1
黄矛.
材料科学研究的崭新途径[J]
.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1994(10):22-28.
2
代二去.
如何充分发挥计量确认体系的作用[J]
.工业计量,2000,10(z1):57-59.
3
李革,陈林,武仲河.
添加剂对陶瓷复合钢管力学性能的影响[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26(4):23-24.
被引量:2
4
黄锋,孙书刚,倪红军,朱昱.
SHS技术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热加工工艺,2011,40(14):70-73.
被引量:3
5
李正孝,龚岩.
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J]
.节能与环保,2001(4):22-24.
被引量:8
6
高家化,沈志坚,丁子上.
纳米复相陶瓷[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1(3):142-145.
7
陈建波,曹杨.
双氧水市场分析及预测[J]
.川化,2007(2):25-33.
被引量:3
8
张少冲,严有为.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局限性及其对策[J]
.材料导报,2004,18(F10):198-200.
被引量:1
9
孔祥宇.
气相法白炭黑的发展[J]
.科技资讯,2009,7(33):240-241.
被引量:6
10
何峰,谢俊,程金树.
建筑装饰微晶玻璃的发展动态[J]
.国外建材科技,2008,29(5):12-14.
被引量:5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