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浙江统计》
2005年第4期14-15,共2页
Zhejiang Statistics
共引文献26
-
1虞锡君.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互动机制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8):54-56. 被引量:25
-
2禾呈.借鉴国内外经验,构建符合浙江实际的农业保险新模式[J].嘉兴学院学报,2005,17(5):54-58. 被引量:2
-
3邬云玲.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及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10):3-4. 被引量:1
-
4王敏俊,黄祖辉.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目标与消费群体的狭窄性:一个悖论的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7(12):16-21. 被引量:13
-
5田佳佳,王吉恒.黑龙江省农业保险模式探讨[J].现代商业,2008(14):121-121. 被引量:1
-
6谢晓燕,张艳.山东省农业保险制度模式选择[J].山东纺织经济,2008,25(4):142-144.
-
7吴豪,陈希敏.农业保险研究的国际借鉴与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改革,2008(7):99-102.
-
8李选芒,杨卫军,郭晨阳.农业保险的国外经验及启示[J].农业经济,2009(4):79-81. 被引量:3
-
9王敏俊.影响小规模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613户小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09(3):38-44. 被引量:76
-
10郭晨阳,杨卫军,李选芒.农业保险的国外经验及启示——基于政策性视角[J].乡镇经济,2009,25(6):112-11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9
-
1张志暹,李爱萍.甘肃省农业保险问题研究[J].甘肃金融,2005(5):15-17. 被引量:2
-
2宏涛,张梅.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4(10):71-72. 被引量:15
-
3王小平.对农业保险问题的五大思考[J].海南金融,2005(2):37-38. 被引量:7
-
4刘燕.中美农业保险发展之比较[J].江苏农村经济,2005(3):54-55. 被引量:3
-
5孙岚,汪建军,田吉生,王铮.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调查报告[J].保险研究,2006(9):37-41. 被引量:9
-
6魏雅婷.广东农业保险,积极探索多种模式[N].金融时报,2004-09-01.
-
7刘钢,宋晓春.湖南农业保险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保险报,2004(6)
-
8刘冬姣.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研究[C].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研究重点课题湖北农业保险发展研究研究报告,2005(11)
-
9谢家智.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1):31-34.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5
-
1杨英.广东省农业保险体系发展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思路[J].南方农村,2008,24(3):21-23. 被引量:1
-
2魏安源,周秋莲,蒙业平,陈志林.广东农业保险现状与发展思路[J].广东农业科学,2009,36(7):276-279. 被引量:4
-
3伍艳.论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构建:以广东为视角[J].南方金融,2011(3):74-77. 被引量:9
-
4李晓晖.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环境制约因素探讨[J].商业时代,2011(29):84-85. 被引量:1
-
5黄玲.浅论重庆农村保险体系的构建[J].东方企业文化,2011(7X):118-119.
-
1张金辉.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5):26-26.
-
2马艳.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5):1-1.
-
3姜俊臣,乔立娟,胡灵红.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分析[J].农产品加工(下),2008(2):72-74. 被引量:4
-
4程万宝.农村金融机构应该为“三农”振兴做些什么[J].吉林金融研究,2004(10):13-15. 被引量:1
-
5王宗坑.构建我国农业保全机制的思考[J].福建财会,1997(10):36-36.
-
6姚增福,安增龙.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时代金融,2007,0(10X):14-16.
-
7丁春慧.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与防范[J].河南科技,2005,24(8):39-39.
-
8马斌.现代农业呼唤现代农业保险──对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机制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2(2):35-36. 被引量:2
-
9周海滨.嘉吉的管理之道[J].中国新时代,2014(6):76-77.
-
10傅立力.发展融资租赁 服务浙江基础设施建设[J].经济视野,2014,0(16):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