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近况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近况湖南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郭爱枝,黄炎辉(415003)黄褐班在《外科正宗》中称“黑斑”;《医宗金鉴》称“黑黯”;现代称“黄褐社”、“妊娠斑”、“蝴蝶斑”。是一种常见的色表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黄褐色、暗褐色、深咖啡色.多发于中青年女性...
作者
郭爱枝
黄炎辉
机构地区
湖南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8-21,共4页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黄褐斑
中医疗法
色素沉着
分类号
R275.984.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1
1
谈煜俊,单敏洁,魏跃钢,王晓华.蛇油霜治疗黄褐斑等皮肤病328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1993(11).
2
邵凯彬.加味逍遥汤治疗黄褐斑[J]新中医,1993(06).
3
刘立华,唐正秀.刺五加片治疗黄褐斑有效[J]中成药,1993(04).
4
黄蜀.
电鍉针与子午流注选穴治黄褐斑对照观察[J]
.四川中医,1993,11(3):47-48.
被引量:6
5
巢伯舫,王寒茹,巢建中.
女性黄褐斑80例治疗小结[J]
.北京中医,1992,11(6):34-35.
被引量:4
6
李茂兴,张桂兰.
活血化瘀法治疗黄褐斑49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1992,14(5):9-10.
被引量:4
7
李秀红,田庆敏,韩玉民.中药面膜 按摩治疗蝴蝶斑36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2(02).
8
袁今奇,聂桂兰,翟文华,杨百景.针刺为主治疗黧黑斑21例观察[J]四川中医,1991(09).
9
王乐善,王铁铮.黧黑皯(黑曾)的治疗[J]新中医,1991(07).
10
徐树棠.皮肤褐斑治验方[J]新中医,1991(03).
共引文献
11
1
闫丽萍.
近年来针灸治疗黄褐斑概况[J]
.中国针灸,1995,15(5):50-52.
被引量:1
2
杨秋铭.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3):20-23.
被引量:2
3
傅杰英.
近年黄褐斑的中医治疗概况[J]
.新中医,1995,27(7):58-59.
被引量:2
4
李莉.
黄褐斑中医治疗概况[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2):141-143.
被引量:3
5
徐红,刘又香.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J]
.湖北中医杂志,1997,19(2):55-56.
6
常俊梅.
黄褐斑中医治疗进展[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74-75.
7
蒲永文,蒲永蕙.
温肾助阳治疗黄褐斑[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56-56.
8
江海燕,郑蓉.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46-48.
被引量:1
9
陈粤.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J]
.中医药研究,1998,14(3):55-57.
被引量:1
10
袁敏芳,刘涛峰.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2):149-15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1
1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440.
被引量:313
2
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440.
被引量:802
3
张素洁.
黄褐斑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6):663-663.
被引量:29
4
王国丽,李慕庄,宋翔,陶晓萍,李绍兴.
黄褐斑患者血中过氧化脂质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初探[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23(3):129-130.
被引量:28
5
叶林,毛海燕.
人参、黄芪及四君子汤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观察[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3):195-195.
被引量:13
6
刘邦民,张涓,陶春蓉,艾儒棣.
祛斑汤防治黄褐斑的实验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1):67-69.
被引量:12
7
张子平,施秀明,刘茁,吴长珠,刘友尧.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患者血液SOD、LPO、GSH-Px GSH测定及意义初探[J]
.皮肤病与性病,1997,19(3):8-10.
被引量:18
8
林新瑜,周光平,李利.
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血清酶学及血液流变学初步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26(6):359-361.
被引量:70
9
雷铁池,朱文元,夏明玉,张美华,范卫新.
89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上调作用[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3):147-149.
被引量:113
10
李洪武,朱文元.
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2):93-95.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3
1
胡冰.
艾儒棣教授圣愈汤加减方治疗黄褐斑56例[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32-33.
被引量:14
2
刘道芳,袁敏.
“退斑汤”治疗黄褐斑14例[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2):20-20.
被引量:1
3
刘林峰.
氨甲环酸联合圣愈汤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分析[J]
.四川医学,2018,39(1):86-8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蒋文波,成万雪,孙金肖,张大威.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06,21(11):55-57.
被引量:3
2
郑金发,韩建锋.
中医治疗黄褐斑概述[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2):130-131.
被引量:2
3
罗红柳,王家陟.
中医治疗黄褐斑概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9):610-611.
4
刘吉凤,谢梦洲.
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的规律探析[J]
.中医药导报,2008,14(12):12-14.
被引量:9
5
宋文萍.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综述)[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25(5):115-116.
6
周黎霞,张恩虎.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4360-4362.
被引量:5
7
赵菊花,祝彼得.
圣愈汤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新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2):208-210.
被引量:13
8
袁敏芳,刘涛峰.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2):149-151.
被引量:4
9
李艳,艾儒棣,肖桦,郝平生.
祛斑汤对小鼠皮肤黑素合成影响的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3):15-18.
10
李艳,艾儒棣,肖桦.
祛斑汤对小鼠皮肤优黑素及褐黑素合成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46-147.
被引量:2
1
上官林鹏.
血府逐瘀汤新用[J]
.河南中医,1999,19(4):62-62.
被引量:1
2
姜兆友.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4例[J]
.光明中医,2011,26(6):1154-1154.
被引量:3
3
廖晓红.
针灸治疗黄褐斑74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6):23-23.
被引量:3
4
陈博.
女性脸上长斑需警惕妇科病作怪[J]
.人人健康,2013(3):53-53.
5
纪丽萍,潘淑敏.
综合疗法治疗粉刺68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6,8(17):77-77.
6
金春平.
复方粉刺霜的制备与疗效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05,3(7):78-79.
7
唐茂清.
当归四逆汤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32例[J]
.山西中医,2001,17(6):19-19.
被引量:5
8
蔡亮亮,侯勇,王建民,方笑丽,王祥惠,李玉林.
肛周毛母细胞瘤1例[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3):406-407.
9
李亦,任新瑜,孙菲,王平,赵久良,吴庆军,曾小峰.
第456例——多关节肿痛、干咳、活动后气促[J]
.中华内科杂志,2017,56(5):388-392.
被引量:1
中医药信息
199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