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评述:历史与现实的视角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战略联盟的理论解释,联盟的形成——伙伴选择和治理安排及演进,联盟对管理者角色转变的影响,联盟的稳定性研究等方面对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可能方向。
作者
程林林
机构地区
成都体育学院经济管理系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4,共4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管理者角色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63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16
1
Sumantra Ghoshal & Christopher A. Barlett ,Changing the Role of Top Management:Beyond Structure and Proc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pp86-96, 1995.
2
乔尔·布利克 林燕译.协作型竞争-全球市场的战略联营与收购[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3
秦斌.
企业间的战略联盟:理论与演变[J]
.财经问题研究,1998(3):9-14.
被引量:64
4
袁磊.
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1(9):53-57.
被引量:66
5
薛澜,沈群红.
战略技术联盟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01(6):47-51.
被引量:21
6
樊友平,陈静宇.
公司战略联盟选择的决策方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0(8):102-105.
被引量:35
7
[美]达夫特著 李维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
Jose C Jarillo, On Strategic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9 :pp. 31 - 34,1988.
9
朱泽,谢颖,徐金发.
战略联盟的生命周期和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5):94-96.
被引量:12
10
[英]福克纳C·鲍曼.竞争战略[M].中信出版社,1997..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陈守煜,赵瑛琪.
模糊优选(优化)理论与模型[J]
.应用数学,1993,6(1):1-6.
被引量:65
2
裴惠玲.二元对排序新算法.系统工程与决策[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3
单汨源,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5卷,1期,60页
4
陈清泰,公司战略联盟组织与运作,1999年,4页
5
戈德曼,灵捷竞争者与虚拟企业,1999年,207页
6
李忠鹏,企业联盟,1998年,43页
7
Hwang P,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7年,39卷,3期,101页
8
徐耀玲,中国软科学,1999年,5期,91页
9
裴惠玲,系统工程与决策,1995年
10
于寅(译),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2001年
共引文献
263
1
张继明.
国际视野中高校战略联盟的运行、效能与治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视角[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3(2):75-90.
2
胡志群.
航空战略联盟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z1):80-83.
被引量:3
3
郭华玲,喻金田.
国内外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的演变及我国的差距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24-28.
4
黄锐,陶学明.
不完全信息下房地产开发商联盟合作机制研究[J]
.四川建筑,2008,28(6):208-209.
5
唐建民.
战略协同研究回顾与展望[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107-111.
被引量:6
6
彭坤,周贤良.
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的战略联盟[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45-48.
被引量:7
7
徐薇,程新章.
战略联盟的动因及其生命周期[J]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0(2):21-23.
被引量:2
8
刘鹭妍,袁颖.
有色金属资源产业战略联盟:合作特征、障碍与对策[J]
.市场周刊,2010,23(7):32-35.
9
武发德.
企业核心经销商联盟稳定性的博弈分析[J]
.消费导刊,2009,0(10):39-40.
被引量:1
10
房茂涛.
跨国战略联盟区位选择分析[J]
.消费导刊,2008,0(13):75-75.
同被引文献
45
1
袁庆明,刘洋.
威廉姆森交易成本决定因素理论评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5):16-20.
被引量:37
2
陈乐章.
建立战略联盟提升港口企业竞争力[J]
.中国港口,2003(4):15-15.
被引量:5
3
李再扬,杨少华.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的新发展:一个综述[J]
.经济学家,2003(3):99-103.
被引量:40
4
董洁霜,范炳全,刘魏巍.
现代物流发展与港口区位合作博弈分析[J]
.经济地理,2005,25(1):113-116.
被引量:16
5
赖磊,郭建国.
企业战略联盟的制度经济学解释[J]
.生产力研究,2005(4):26-27.
被引量:3
6
刘长庆.
大船推动大联盟[J]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6(2):54-56.
被引量:6
7
尼尔·瑞克曼 等(1995).合作竞争大未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8
路易斯·普特曼 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9
威廉姆森·E·奥利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
Doz,Yves L & Hamel,Gary.联盟优势 Alliance advantage:the art of creating value through partnering[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4
1
陈剑.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港口物流联盟模式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08-112.
被引量:10
2
李健,金占明.
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竞合关系与联盟绩效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1):161-166.
被引量:45
3
戴军,王霞.
基于灰色关联的服务外包链合作伙伴柔性选择[J]
.统计与决策,2013,29(18):43-45.
被引量:4
4
张玮,戴军.
基于灰色关联的云会计服务提供商实证选择[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6):104-106.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吕为山,梁新宁.
企业联盟知识共享与保护平衡机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4):24-25.
被引量:4
2
陈乐章.
建立战略联盟提升港口企业竞争力[J]
.中国港口,2003(4):15-15.
被引量:5
3
顾波军,阳立军.
港口物流系统虚拟经营模式及其二维空间逻辑结构[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11):78-83.
被引量:1
4
林筠,孙晔,刘伟.
基于资源观的创业导向与联盟中组织学习绩效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3):219-221.
被引量:2
5
丁燕,郭军升.
港口群物流系统的研究综述[J]
.物流科技,2009,32(8):54-56.
被引量:3
6
陈芬.
解析虚拟联盟中竞合关系的平衡[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63-67.
被引量:2
7
罗娜,江可申.
对我国民营航空公司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
.价值工程,2009,28(11):4-7.
被引量:2
8
陈婷婷,李南,林敏.
伙伴选择机制对高技术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09,22(6):52-55.
被引量:1
9
崔文婷,郭焱.
自主创新联盟中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121-123.
被引量:1
10
袁剑波,刘婷,关宏信.
战略联盟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公路与汽运,2010(4):229-232.
1
徐锡惠,林珊珊.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概述[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2):30-33.
被引量:3
2
郝志强.
管理者的三个代表[J]
.机电新产品导报,2003(2):19-20.
3
李建军.
如何提高基层组织的执行力[J]
.兵团工运,2009(12):15-15.
4
张明.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及其战略[J]
.当代经济管理,2012,34(11):73-77.
被引量:29
5
加强资本运作 加速国有资本经营管理者角色的到位[J]
.财务与会计,1999(5):11-12.
6
马德富.
农业与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考察及其现实意义[J]
.南方农村,2009,25(6):39-44.
被引量:5
7
申云立,王立辉.
战略联盟理论对中国企业战略联盟的启示[J]
.活力,2003(12):64-64.
8
吕惠明.
基于资源观的战略联盟理论探析[J]
.商业时代,2005(17):25-26.
9
戴桂林.
战略联盟理论探讨对我国企业实践的启发与行动策略[J]
.经济研究参考,2007(12):29-29.
10
王萌.
战略联盟理论对企业营销的影响[J]
.市场营销导刊,2009(1):50-54.
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