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14,共3页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参考文献9
-
1本刊编辑部.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J].纸和造纸,2004,23(B08):1-1. 被引量:1
-
2Alan Rooks.En good things about the paper industry.Solutions,2004,(3):35~3 7.
-
3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1970—2001)[J].科学时报,2004,(10):22-22.
-
4国家林业局公布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J].造纸信息,2005(2):8-8. 被引量:8
-
5王惠玲.中国的竹类资源[A]..2002年中国造纸年鉴[C].,..
-
6中国造纸工业2003年度报告[J].中华纸业,2004,25(5):6-9. 被引量:11
-
7吴福骞.加强林业建设 增加造纸用材[J].中国造纸,2000,19(2):46-50. 被引量:2
-
8吴福骞.欧洲造纸废水零排放的进展[J].中华纸业,2004,25(4):56-59. 被引量:12
-
9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四个方面采取八项措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J].造纸信息,2004(9):1-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9
-
11997AnnualReview,PPI,July,1998
-
2G.Raillle.瑞典造纸的集约经营.PvlpandPaperCanada,1981(6):56-63
-
3王金林.美国利用南方松制浆造纸的技术经验和成就[J].国外造纸,1982,(12):60-71.
-
4MartinBayliss.智利南美雄狮能和亚洲虎相比吗[J].AsiaPacificPapermaker:中文版,1998,:16-19.
-
5Rila Rappens. Chile faces up to financial and forest challences. PPI,April,1999,16~21.
-
6李谦逊.机遇与挑战——福建造纸工业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华纸业,1998,19(5):31-32. 被引量:3
-
7臧春林,侯艳,刘国珍.关于我国木材造纸原料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造纸,1998,17(5):49-51. 被引量:13
-
8蒋忠道.木片生产成为我国一项新兴产业[J].造纸信息,1997,0(6):10-10. 被引量:2
-
9张燕谋.巴西造纸工业见闻[J].国外造纸,1989,8(2):43-4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9
-
1顾民达.论造纸工业节约用水[J].纸和造纸,2004,23(B08):5-10. 被引量:7
-
2陈嘉翔,詹怀宇.废纸回收利用对广东造纸工业发展的贡献[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4,23(6):1-5. 被引量:2
-
3杨鸿章,于晋良.矿物纤维代替植物纤维的应用与展望[J].中华纸业,2004,25(12):56-58. 被引量:35
-
4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二)——保护、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J].中华纸业,2005,26(7):14-17. 被引量:3
-
5郝妮,王海毅.纤维特性与低定量涂布纸原纸质量[J].纸和造纸,2005,24(5):14-17. 被引量:4
-
6刘廷志,胡惠仁,田胜艳,张瑞霞,张盆.SBR技术在箱纸板生产的废水处理及循环回用中的应用[J].中国造纸,2005,24(9):22-24.
-
7罗俊霞,李忠斌.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110-112. 被引量:13
-
8伍胜,李新平,李颖.纸厂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研究进展[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5,24(5):22-25.
-
9熊杰.中国造纸行业集中度及演变态势分析[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5,24(6):18-22. 被引量:2
-
10李忠正.禾草类纤维制浆特性及进一步发展我国非木材纤维造纸的对策[J].中华纸业,2006,27(2):6-11.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28
-
1顾民达.循环经济在我国造纸工业中的应用[J].上海造纸,2005,36(3):3-8. 被引量:3
-
2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二)——保护、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J].中华纸业,2005,26(7):14-17. 被引量:3
-
3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三) 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原料[J].中华纸业,2005,26(8):18-21. 被引量:7
-
4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四)——废纸造纸的进展[J].中华纸业,2005,26(10):18-23. 被引量:11
-
5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五) 减量化制浆新技术[J].中华纸业,2005,26(11):16-21. 被引量:5
-
6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六) 减量化造纸新技术[J].中华纸业,2005,26(12):23-28. 被引量:3
-
7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七)节约用水[J].中华纸业,2006,27(1):17-21. 被引量:7
-
8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八) 制浆节能新技术[J].中华纸业,2006,27(2):12-16. 被引量:3
-
9吴福骞.谈造纸工业循环经济(九) 造纸节能新技术[J].中华纸业,2006,27(3):20-25. 被引量:6
-
10钱燕妮.旧报回收亟待建立正规渠道——由深圳报业集团回收旧报所想到的[J].新闻记者,2006(5):66-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0
-
1张智光.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审视生态文明[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7):108-114. 被引量:19
-
2褚家佳,张智光.森林生态安全与森林食品安全相互作用机理模型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4,34(2):107-112. 被引量:10
-
3张智光,廖冰.中国造纸业国际贸易摩擦的DSIR机理研究[J].中国造纸,2016,35(6):48-55. 被引量:3
-
4郭承龙,张智光,杨加猛.林业低碳产业链的共生系统动力解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0(6):92-96. 被引量:7
-
5王思文,任启芳.循环经济下政府监管与造纸企业排污博弈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9,0(6):58-61. 被引量:5
-
6张智光.绿色经济模式的演进脉络与超循环经济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1):78-89. 被引量:27
-
7Zhiguang Zhang.Evolution paths of green economy modes and their trend of hypercycle economy[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22,20(1):1-11.
-
8张智光,杨加猛,谢煜.中国林业经济系统工程研究40年:历程、规律与展望[J].林业经济,2023,45(6):77-96. 被引量:4
-
9尚丽平,王顺利,李占锋,邱斌,武志翔.基于纸张挺括度音频分析的纸张挺括度检测方法研究[J].激光杂志,2014,35(8):89-92.
-
10邱子轩.造纸业循环经济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24):349-350. 被引量:1
-
1王素莲,方敏.浅谈我国制造业实施MRPⅡ的可行性[J].生产力研究,2002(4):75-76.
-
2王素卿.工程担保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推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J].广东建设信息,2005(11):32-33.
-
3窦菲,张彦才,王丽英,翟彩霞,陈丽莉,曹贵平,李若楠.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保障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4):13-15.
-
4黄雪梅.南宁卷烟厂做好计划性预防维修工作[J].广西烟草,2016,0(10):29-29.
-
5天津科大新技术提高造纸废水回收利用率[J].福建纸业信息,2006(11):11-11.
-
6打开造纸“零排放”三个问号[J].福建纸业信息,2007(15):15-16.
-
7赵云雨.效能监察出效益[J].经营与管理,2002(7):27-28.
-
8牟发章.玖龙纸业三废循环体系运转良好[J].纸和造纸,2009,28(1):77-77.
-
9光伏发电扶贫拥有广阔前景[J].环球财经,2015,0(5):15-15.
-
10吴溪淳.致废钢铁应用协会理事会的信——贺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成立十周年[J].中国废钢铁,2005,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