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对产量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
3
Grey Relation Analysis of Agronomic Character of High Protein Soybean with Y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高蛋白大豆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效应,提出了高蛋白大豆提高蛋白质含量,适度延长生育期,增加营养生长量,主攻单株生产力的高产育种原则。
作者
王立华
赵心忠
栾建辉
机构地区
通化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通化市农业信息中心
柳河县职业教育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05年第3期162-164,共3页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蛋白大豆
农艺性状
产量效应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蛋白质含量
单株生产力
大豆品种
生育期
生长量
营养
种原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5
1
彭玉华,王金陵,孟庆喜.
大豆单株蛋白质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因素的相关分析[J]
.中国油料,1989,11(4):27-30.
被引量:2
2
邱丽娟,王金陵,杨庆凯.
大豆高蛋白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的研究——Ⅰ大豆杂交F_2、F_3、F_4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特点[J]
.大豆科学,1990,9(4):271-277.
被引量:30
3
陈新,朱成松,顾和平,等.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特点及早世代选择效果的研究[C].中国农业科学学术年报,1997.
4
山东农学院.怎样做田间试验(作物育种分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7.8~12,28~30,122~172,197~199.
5
邓聚龙.农业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88.39~7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戴瓯和,周守年,刘春来,宋学芬.安徽省夏大豆籽粒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变异和遗传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6(04).
2
孟庆喜,武天龙,杨庆凯.大豆高蛋白育种双列杂交分析[J]大豆科学,1988(03).
共引文献
32
1
彭宝,孟庆福,付艳华,王雪飞,陈恒鹤.
大豆油分含量在杂种F_2—F_5的遗传变异特点[J]
.中国油料,1993(4):8-10.
2
程显伟.
大豆品质育种途径[J]
.作物研究,1993,7(3):46-48.
3
王丕武,张晓玲,刘宗昭.
大豆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Ⅱ.杂种后代的遗传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4,16(1):4-8.
被引量:4
4
王雅珍,张伯东,董友魁,刘德恒,王树宇.
中油82~10的应用及高蛋白高产育种方法探讨[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1):92-94.
被引量:1
5
朱洪德,余建章,周可金,李贺,徐敏.
大豆脂肪和蛋白含量双高育种研究[J]
.作物学报,1994,20(5):614-620.
被引量:9
6
王新风,富健,孟凡刚,马巍.
高蛋白大豆杂交F_2代与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2):42-44.
被引量:6
7
王新风,富健,孟凡钢,马巍.
影响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因素及其改良途径[J]
.大豆科学,2008,27(3):515-520.
被引量:8
8
宋伟,朱洪德,李洪林,刘敏.
高油大豆杂交F2代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大豆科学,2009,28(1):90-96.
被引量:3
9
王文斌,宋书宏,武丽石,董丽杰,张丽,张力军,沈德胜.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辽豆20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科学,2009(3):67-68.
10
徐元刚,乐光锐.
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黔豆3号、4号选育过程及方法的分析探讨[J]
.种子,1998(3):18-2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樊景胜.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育种上应用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3):27-29.
被引量:7
2
黄文,李光发,马云波.
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及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稳定性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1995,20(4):38-42.
被引量:3
3
王大春,龚继满.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科技,2005,23(6):349-350.
被引量:5
4
静广利.
株高与小区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06,26(3):67-68.
被引量:12
5
辛大伟,陈庆山,单继勋,刘春燕.
不同大豆品种品质性状的动态积累[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5):592-595.
被引量:13
6
徐冉,张礼凤,王彩洁,李伟.
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242-247.
被引量:23
7
汪宝卿,张礼凤,慈敦伟,李伟,徐冉.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J]
.大豆科学,2010,29(2):255-259.
被引量:48
8
谢冬微,韩英鹏,李文滨.
不同环境条件下大豆脂肪酸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大豆科学,2010,29(3):403-407.
被引量:12
9
成雪峰.
黄淮海大豆高产优质育种的灰色关联分析[J]
.大豆科学,2010,29(5):751-755.
被引量:6
10
王淑荣.
灰色关联分析在大豆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0(3):15-17.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3
1
石桂双.
关于对灰色关联分析结果问题的探讨[J]
.种子科技,2007,25(3):43-45.
被引量:3
2
张守兵,谢春华.
中高密植条件下春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平均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1):38-41.
被引量:2
3
辛秀珺,于凤瑶,张代军,周顺启.
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大豆科技,2012(3):8-1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杨小胡,陈永忠,彭邵锋,王湘南.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油茶无性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3):152-158.
被引量:9
2
王海潮,肖红旭,王小红,李厚华,张建平,邓根生,陈汉俊.
陕南杂交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6):20-22.
被引量:14
3
张星,张天林.
夏大豆高产育种的农艺性状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0):64-66.
被引量:1
4
郭昌贤.
夏大豆高产育种的农艺性状选择[J]
.大豆科技,2015(2):18-22.
被引量:3
5
何树红,汤欣雨,王帅平,尤丽霞,王倩.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风雹灾害经济损失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
.经济师,2016(10):179-180.
6
黄建斌,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
黔豆08002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17,37(1):19-21.
7
刘明,卜伟召,杨文钰,武晓玲.
山东间作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40(3):344-351.
被引量:36
8
连晓荣,陈苍.
高密植条件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18,49(3):3-6.
被引量:7
9
杨宁,孔令刚,甄铁军,夏珍珍,杨慧,王洛彩,郑国喜.
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农学学报,2020,10(11):37-42.
被引量:9
1
杜心田.
植物群落育种[J]
.作物杂志,2002(6):10-11.
被引量:1
2
丁秀琦,罗新青,杨菁,文绍金,李兰.
西宁地区引种大豆生长发育特性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8,7(4):78-81.
被引量:2
3
朱建华,龚林根,周纪平.
适期播栽水稻 实现避螟高产[J]
.江苏农业科学,2002,30(2):43-44.
被引量:1
4
丁伟,田慧梅,程鹏.
水稻专用肥配方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8(5):8-11.
5
田志来,孙光芝,赵艳华,王秋影,谭云峰.
玉米螟白僵菌高致病性菌株筛选[J]
.玉米科学,2010,18(6):115-118.
被引量:7
6
张培通,徐立华,杨长琴,杨德银.
无土育苗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5):8-11.
被引量:8
7
喻义珠,杨正山,张梅生,蔡瑞生,肖伯群,问才干,刘宝喜,徐冰.
甘蓝型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8,19(3):28-32.
被引量:8
8
孙万仓,武军艳,方彦,刘秦,杨仁义,马维国,李学才,张俊杰,张鹏飞,曹建明,孙佳.
北方旱寒区北移冬油菜生长发育特性[J]
.作物学报,2010,36(12):2124-2134.
被引量:71
9
王阳,郑笑微,叶曙光,兰成子.
块根块茎膨大素和多效唑对马铃薯效应的研讨[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7,11(Z1):32-33.
被引量:1
10
朱晓敏,路杨,高悦,鲍润泽,高月波,赵宇,田志来.
水稻二化螟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筛选[J]
.吉林农业科学,2013,38(5):44-47.
被引量:6
种子科技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