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江下游的文明化进程及其原因
被引量:
1
Civilization Process and Its Causes o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原始方国是龙山时代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成果之一。三代以来这一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持续推进,但直至两周时期才最终建立本地区最早的国家文明形态———吴、越王国社会。在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既有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的作用,更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群体文化,尤其是来自中原等地的异族文化入侵的作用。
作者
曹峻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98-103,共6页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文明化进程
原因
分类号
K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02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朱诚,宋健,尤坤元,韩辉友.
上海马桥遗址文化断层成因研究[J]
.科学通报,1996,41(2):148-152.
被引量:57
2
王巍.
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J]
.考古,2004(1):67-77.
被引量:74
3
王开发,张玉兰.
根据孢粉分析推论沪杭地区一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J]
.历史地理,1981(1):126-131.
被引量:17
4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唐领余,王富葆,姚檀栋,赵希涛,张丕远,施少华.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J]
.中国科学(B辑),1992,B(12):1300-1308.
被引量:455
5
许倬云.
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变动[J]
.文物世界,1996(2):65-82.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赵春青,顾万发,王文华,武家璧,李卫东.
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1999年试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00(4):3-10.
被引量:48
2
裘锡圭.
■公盨铭文考释[J]
.中国历史文物,2002(6):13-27.
被引量:73
3
李学勤.
论■公盨及其重要意义[J]
.中国历史文物,2002(6):4-12.
被引量:113
4
李零.
论■公盨发现的意义[J]
.中国历史文物,2002(6):35-45.
被引量:50
5
朱凤瀚.
■公盨铭文初释[J]
.中国历史文物,2002(6):28-34.
被引量:38
6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357
7
高炜,李健民.
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
.考古,1983(1):30-42.
被引量:171
8
王巍.
商文化玉器渊源探索[J]
.考古,1989(9):827-833.
被引量:14
9
马学慧,夏玉梅,王瑞山.
我国泥炭形成时期的探讨[J]
.地理研究,1987,6(1):31-42.
被引量:17
10
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30(1):1-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602
1
葛韵.
欧亚大陆东部复合范铜铸件的起源与初步扩散过程管窥[J]
.南方文物,2019(5):91-99.
被引量:1
2
郭立新,郭静云.
从古环境与考古资料论夏禹治水地望[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136-153.
被引量:3
3
夏正楷,杨晓燕,叶茂林.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事件[J]
.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被引量:113
4
曹峻.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宗教信仰的变迁[J]
.学术月刊,2007,39(7):137-141.
被引量:1
5
李兰,朱诚,姜逢清,赵泉鸿,林留根.
连云港藤花落遗址消亡成因研究[J]
.科学通报,2008,53(S1):139-152.
被引量:4
6
马春梅,朱诚,郑朝贵,武春林,关勇,赵志平,黄林燕,黄润.
晚冰期以来神农架大九湖泥炭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研究[J]
.科学通报,2008,53(S1):26-37.
被引量:58
7
曹艳峰,韩军青.
运城盆地全新世时期的野火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2):125-129.
被引量:4
8
韩香花.
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及发展条件[J]
.农业考古,2009(3):11-16.
被引量:1
9
刘祥,侯兰英,王宏伟.
科尔沁沙地环境退化与可持续性发展[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4-36.
被引量:3
10
何勇,董文杰,秦大河.
6 kaBP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模拟[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2):69-7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2
1
曾昭燏,尹焕章.
试论湖熟文化[J]
.考古学报,1959(4):47-58.
被引量:28
2
白云翔,顾智界.
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J]
.考古,1992(6):526-549.
被引量:41
3
肖梦龙.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J]
.考古与文物,1996(6):16-28.
被引量:13
4
陆建方.
初论马桥——肩头弄文化[J]
.东南文化,1990(Z1):58-67.
被引量:13
5
曹锦炎.
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初论[J]
.东南文化,1989(6):104-112.
被引量:21
6
李先登.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8(2):44-50.
被引量:10
7
黄锡之.
论太湖地区塘浦圩田的成因与变迁[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0(1):37-42.
被引量:9
8
张卫国,俞立中,许羽.
环境磁学研究的简介[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5,10(3):95-105.
被引量:92
9
张志立.
古越民族文化源流研究[J]
.东南文化,2005(5):51-54.
被引量:2
10
程亦胜.
早期越国都邑初探——关于古城遗址及龙山墓群的思考[J]
.东南文化,2006(1):31-3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李训鹏,林森,王张华.
浙江余杭跳头遗址晚商-西周早期铸铜活动的沉积地层记录[J]
.第四纪研究,2024,44(1):128-1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冬宜,林森,吴晓桐.
浙江余杭跳头遗址出土商周铜器和土壤沉积物的铅同位素分析[J]
.南方文物,2025(1):175-185.
被引量:2
1
蔡振华,樊成友.
生态 扮靓美丽烟台[J]
.走向世界,2013,0(22):14-15.
2
袁济喜.
论两汉时代的域外观[J]
.人文杂志,1998(1):97-100.
3
舒泥.
巴尔虎秘境[J]
.时尚旅游,2008,0(3):76-79.
4
马季.
从三四十年代的敦煌热看向传统的复归[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0(1):193-194.
5
季羡林.
素描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J]
.21世纪教育,2004(5):52-53.
6
黄明明.
浅析中东古代的文明形态[J]
.青年文学家,2013,0(12X):211-211.
被引量:1
7
彭明瀚.
吴城文化的社会形态与文明进程[J]
.中原文物,2006(5):23-30.
被引量:1
8
本刊记者.
俞源:耕读文明最后的“圣地”[J]
.观察与思考,2000(11):11-15.
9
郑笑然.
晚清教会学校英语教育探析[J]
.兰台世界(上旬),2013(2):93-94.
10
伍潇东.
卷首语[J]
.风景名胜,2002,0(2):5-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