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创业活动对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作用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 ,知识信息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 ,学习终身化等社会变革的需要 ,高校加强创新教育 ,培养新时期创新人才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创新人才理念的认识 ,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工作途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创业活动是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
作者
方正泉
机构地区
江南大学团委
出处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0-32,共3页
Journal of Wuxi Education College
关键词
大学生
活动
创业
科技
学术
创新人才培养
经济全球化
教育大众化
社会变革
创新教育
信息化
知识
改革
分类号
F273.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9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1
郭必裕,沈世德.
对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分析[J]
.南通工学院学报,2002,18(3):71-75.
被引量:21
2
刘云,杨治华,王翚.
工科院校创新教育的观念转变与实施措施[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6(3):45-48.
被引量:5
3
张增凤,丁慧贤,王达.
理工类高校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5):92-93.
被引量:2
4
李银.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机制的思考[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89-92.
被引量:3
5
郑金洲.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0(1):13-16.
被引量:17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陈霈雯.
大学生创业背后的思考[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z1):105-106.
被引量:4
2
叶澜 郝克明.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我的教育观[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336.
3
曲钦岳.研究型大学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215-232.
4
陶国利.教育创新的基本内函及其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1999,(8):33.
5
王建云.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J].同济教育研究,1999,(1):42.
6
[美]克雷奇 周先庚 译.心理学纲要(上册)[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7
[美]吉尔福特JP.创造性才能.施良方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1
8
Guilford J P.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in Psychlolgical Bulletin,1956(4).21
9
[美]索里JM,特尔福特CW.教育心理学.高觉敷,刘范,林传鼎,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96,290
10
Torrance E P,etal.Crea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1970.261
共引文献
199
1
朱文宝.
兴趣、参与和创新——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10):128-130.
2
姜桂兰,凤优游,季桂娟,马玖彤.
要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首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z2):114-115.
3
徐云庆.
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方面因素[J]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94-196.
被引量:2
4
赵双新,王苏敏.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沈阳大学学报,2004,16(5):40-43.
被引量:7
5
朱德超.
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4):52-53.
6
王云,段玉清,朱帜,周越,蔡健荣.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3):118-120.
被引量:2
7
唐剑岚.
数学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及其能力的培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S2):183-187.
被引量:2
8
陆丽娟.
让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同行[J]
.新课程学习(下),2010(8):98-98.
被引量:4
9
孙玉玲,侯亚林.
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魅力中国,2009,0(15):152-152.
10
彭珊珊,朱定和,钟瑞敏,黄国清,李广.
食品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J]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9):116-11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1
1
孟旭琼.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某高校为例[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4):69-71.
被引量:2
2
王斌,刘晓雄.
以学生为本统筹高校“两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4):106-109.
被引量:4
3
庄华洁,周金其.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学改革创新纪实[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108-109.
被引量:138
4
郝宇光.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5(8):33-34.
被引量:11
5
孙德芬.
高校学生课余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定位、机制与前瞻[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4):100-102.
被引量:3
6
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新华文摘,1998(2).
7
李耀辉,牛陇安.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实用人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1):60-61.
被引量:6
8
凤启龙.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96-99.
被引量:63
9
胡长新,蔡金平,凌有铸.
基于产学研结合平台提升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层次的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9):165-167.
被引量:3
10
朱宁,薛艳.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6):46-4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李盛,刘朝晖.
论技能竞赛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1):40-41.
被引量:15
2
覃勇荣,刘旭辉,王春江,谢彦军,邓晰朝.
服务区域发展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探索与实践——以桂西北某地方高校为例[J]
.大众科技,2019,21(8):102-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李慧.
浅谈师范院校技能比赛对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5):219-220.
被引量:2
2
罗乐,杜文静.
技能竞赛对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12(1):74-76.
被引量:6
3
余伟兵.
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实践教学改革[J]
.鄂州大学学报,2014,21(10):89-90.
被引量:9
4
孙静.
竞赛激励促进工科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以EDA课程为例[J]
.科技视界,2014(31):31-31.
5
徐琼.
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积极影响[J]
.对外经贸,2015(6):151-152.
被引量:1
6
唐年庆.
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2):83-86.
被引量:1
7
吴雷,刘晓伟,王静岩,刘东.
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专业教学的影响探析——以苏州经贸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J]
.对外经贸,2016(1):146-148.
被引量:2
8
张爱东.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课赛融合的研究探索[J]
.知识经济,2018(2):166-167.
被引量:14
9
张正良.
烹饪专业技能竞赛对教学影响研究[J]
.教育,2016,0(43):28-29.
被引量:1
10
马弘毅,王旭宏,李瑞斌,王海荣,董作峰.
技能竞赛组织领导体系改革学生基础调查结果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5):186-187.
1
罗伟.
探索第二课堂教育模式 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北京教育(德育),2009,0(Z1):36-38.
被引量:9
2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1):28-33.
被引量:2
3
李敏义.
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教育(高教观察)(中旬),2007,0(1):42-43.
被引量:22
4
娄国栋.
求实创新 培养高素质人才——关于我校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2(1):4-5.
被引量:3
5
娄国栋.
当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五大因素及主要对策[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87-90.
被引量:5
6
周玲.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0(8):76-76.
7
张满堂,成祖松.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2):103-104.
被引量:7
8
专家呼吁: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要从“疑”开始[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6,0(6):58-58.
9
李晋涛,郭玲,吴玉章,王书峰,王莉,杨玓,李俊.
创新人才理念探究及其哲学思考[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5):340-340.
被引量:3
10
毕曼.
创新之花香满园——湖北民族学院信息技术创新基地结硕果[J]
.民族大家庭,2012,0(2):38-38.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